近日,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先后宣布進行100G OTN設備集采招標,這表明國內三大運營商100G大規模商用部署開始步入加速階段。作為國內100G技術和產業化的領先企業以及運營商主流合作伙伴,烽火通信在100G商用部署上積累了豐富的建設經驗。為全面充分展示烽火通信在100G OTN等領域的強大綜合實力,本期我們組織了烽火通信100G技術專題,供廣大讀者參考。
自去年以來,100G在海外運營商中獲得大規模部署,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也先后加快了100G技術的商用招標。業內主流觀點一致認為,100G將成為目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傳送網轉型升級的主導性技術。近日,烽火通信公司副總裁、CTO楊壯在與人民郵電報記者的交流時,全面闡述了烽火通信作為主流供應商,對100G相關技術和商用部署的看法。
談及100G在國內外的商用部署以及100G的應用前景,楊壯表示十分看好。他用一句話概括了烽火對于100G技術的認識:100G技術至少持續十年,將開創一個偉大的傳送時代。相對于原有的10G、40G傳輸技術而言,100G是一個全面的技術革新,它實現了技術與性能的完美融合。用內行話講,100G是 一個“翻墻”技術,它不但融合了傳輸技術的精華,而且很好地借鑒了很多無線通信的信號處理理念,把相干處理、高性能調制、編碼技術等首次引入光通信中,保證了100G技術的先進性。
楊壯指出,目前,國內外運營商都在明顯加快100G的部署,僅從國內來看,繼中國移動完成一干東部環招標后,中國聯通也相繼完成了兩條一級100G干線的部署。中國電信馬上要啟動全球最大的100G設備招標,規模超2500塊板卡。所以,無論從運營商的建網策略以及用戶的需求來看,100G無疑成為當今最主流的技術,應用場景為,首先在一干部署解決干線流量瓶頸,接下來在二干以及本地城域網的核心層都將全面鋪開。
100G作為傳送網今后的發展方向,其產業鏈現狀是否成熟,運營商很關注。對此楊壯認為,如果從上游到下游將100G產業鏈排序,大概可以這樣認識:光通信器件商位于金字塔最頂端,光通信設備商采購器件進行集成應用,運營商則是最終的光通信“消費者”。時至今日,100G產業鏈無論在光通信器件領域、設備供應商領域都已相當成熟,每個領域都有至少3家以上的提供者,也從另一個方面促進了產業鏈的成熟和不斷完善。從光通信產業的發展歷史上可以看出,正是因為各種光器件技術的不斷演進、成熟,光通信系統才得以屢次實現飛躍。
與其他業界友商相比,烽火100G系統后來居上,贏得了運營商的普遍青睞。楊壯坦率地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的奧秘。他說,相對于業界其他友商而言,烽火主要集中于光通信產業,公司的整體規模并不大,但烽火自己定位于做光通信專家,立志精耕細作于光傳送領域,所以相對其他公司而言,烽火是一個小而專的公司。
楊壯進一步介紹,早在2007年前后,烽火已經開始了對100G的預研,在100G設備以及子系統方面進行了相關的產業部署,這也是烽火能夠后來居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目前烽火所推出的100G OTN系統,不但解決方案豐富,同時擁有軟判決、硬判決等多種技術,而且在方案的先進性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采用了第二代的軟判決技術,相對于第一代提升了約40%的傳輸距離;首次引入28nm工藝芯片,功耗相對于業界典型值低三分之一;采用了模塊化設計技術,設備集成度業界第一,首次實現了只占兩個盤位的100G收發合板卡的設計,遠低于業界的平均占用3個或4個盤位,大大節省了機房空間。此外,烽火100G系統采用96波設計方案,傳輸容量相比業界平均值多出20%的額外容量。當然,除了在技術上的優勢外,烽火在100G產業鏈的上下游都作了一定布局,因此在器件、系統整體上具有競爭優勢。總之,烽火立志為客戶提供富有卓越性價比的100G產品,能夠服務好客戶,實現雙贏。
100G在大規模建設過程中,在線路設計、系統架構和運維方面都將迎來新挑戰,而烽火擁有一系列成功案例,可以同廣大客戶分享。楊壯表示,2013年,100G即將進入規模建設階段。烽火在2012年年初全系列產品開始釋放,到目前為止,已經為數十個運營商承建了100G網絡。從國外的100G骨干傳送網到國內一級干線的部署,烽火的100G產品已經走過了試商用、商用的過程,產品不斷完善。其間積累了很多現網部署經驗,烽火愿意將這些經驗與客戶分享。
首先,在100G的線路設計、站型設計、非線性控制方面,烽火已經通過實踐摸索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在系統的架構和設計上幫助客戶設計100G網絡;其次,在100G的運維、性能監測方面,烽火根據前期部署100G系統客戶的反饋,不斷完善100G的綜合性能監測功能,使100G網絡更可維可管;最后,在100G供電、散熱、機房的設計等方面烽火也積累了很多實際經驗,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在實際的網絡設計中與廣大客戶分享。
光傳輸技術突飛猛進,100G的部署正在進行,而業界對于超100G技術的研究已經展開了一場無聲的時間競賽。關于對100G技術生命周期的擔憂,楊壯認為大可不必。他說,100G將是光通信革命性的技術,它用的DSP、調制技術、接收技術都將讓光通信技術上一個新臺階。100G技術的生命周期預計將至少持續十年,首先部署在一級干線中,解決日益突顯的容量問題;其次會在二干、本地網、城域網中逐漸鋪開,解決容量和業務的調度保護問題。
楊壯進一步談到,受電子速率瓶頸的限制,超100G實現方案需采用多子載波結合雙偏振態的調制方式來實現。業內普遍認為,超100G系統需要以100G技術為基礎并在調制和接收方式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才可以實現。目前,靈活柵格功能的WSS器件、小體積,低功耗的客戶側和線路側光模塊、低損耗,超低損耗光纖以及寬譜低噪聲光放大器也是業內的討論熱點。實現超100G所需的技術很多,無論是400G技術還是1T技術,目前業界的研發還主要停留在實驗室的水平,距離走向商用至少需要3年至5年的時間。烽火一直致力于超100G的研發,目前已經取得了多項世界領先的成果,包括在業界首次實現了30.7Tbps相干光OFDM傳輸系統和單波道1.031Tbps普通標準單模光纖12160公里的傳輸系統實驗,這些都標志著烽火正在繼續引領超100G技術的潮流和發展方向。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