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評論文
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使我國國民經濟穩(wěn)步增長。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和穩(wěn)定的社會格局令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的品味和質量。僅以東莞為例,2012年東莞全市汽車新車上牌量達到167129輛,較2011年增長6%,汽車代步以成為時尚。另一方面,汽車從商,旅游、物流、客運、交際等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工具,甚至現(xiàn)代化部隊的裝備都離不開高質量的汽車配備。擁有安全、輕便、高品質、外觀漂亮的汽車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普遍追求,也是國防軍事建設的需要。
汽車品牌大多采用了激光技術
國際汽車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正是有機地結合了激光技術的廣泛應用。
早在90年代初期,美國就把激光技術引入到汽車行業(yè),在一個加工中心地區(qū)就有40多家激光加工廠家,專門用于對汽車的一些金屬材料進行切割或者是對齒輪焊接。以前一輛汽車改型會花費5年時間,但是現(xiàn)在只需要短短的2年時間就能完成。而就美國通用汽車來說已經有22條激光技術加工生產線了。
13年前福特公司就已經有一般的電焊被激光焊接技術代替。并使用激光技術結合機器人焊接,使轎車的車體成本大大降低。
在我國,大眾汽車可以說是最早把激光焊接技術應用到國內的汽車工業(yè)的,曾經激光焊接技術是大眾汽車的專利,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目前國內一些車型也開始采用車身激光焊接工藝了。
激光加工技術的優(yōu)勢
激光技術具有加工應用范圍廣、工藝靈活多樣、加工精度高、質量好、生產清潔、易實現(xiàn)自動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等優(yōu)點,并隨著激光器件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汽車工業(yè)中應用越來越廣泛。
激光技術主要用于車身拼焊、焊接和零件焊接。激光拼焊是在車身設計制造中,根據(jù)車身不同的設計和性能要求,選擇不同規(guī)格的鋼板.通過激光裁剪和拼裝技術完成車身某一部位的制造.例如前擋風玻璃框架、車門內板、車身底板、中立柱等。
采用激光焊接技術不僅降低成本,還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新型激光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證,其故障停機率極小,防護極為可靠。激光焊接時需要工件接觸而緊密吻合,雖在工藝上不易實現(xiàn),但目前先進的夾持方法和適合激光焊接的凸緣設計使該問題得到解決。
有統(tǒng)計資料表明:在歐美日工業(yè)發(fā)達國家中,有50%一70%的零部件都是采用激光技術加工完成。新的激光技術將開辟新的工業(yè)市場。例如在遠距離激光焊接中,CO2板狀激光器與掃描光學元件一起用于焊接汽車部件。與傳統(tǒng)的機器人點焊接相比,其效率顯著提高。目前激光器正進入三維激光材料去除(與火花腐蝕競爭),用于工具維護的激光沉積焊接等領域,此外還可用于太陽能電池的微加工。
激光焊接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少變形,省去了二次加工。激光焊接加速了用沖壓零件代替鍛造零件的進程。采用激光焊接,可減少搭接寬度和一些加強部件,還可壓縮車身結構件本身的體積。而且激光焊接技術能保證焊點連接達到份子層面的接合,有效提高了車身的硬度和碰撞安全性,同時有效降低了車內噪聲。
據(jù)非官方統(tǒng)計,采用激光焊接技術的車身強度要比普通焊接技術的車身強度高,強度大概可以提升40%左右,同時,激光焊接技術也非常美觀。
激光技術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門綜合性科學,激光加工和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有機結合一起。利用CAD/CAM等相關技術,進行激光快速成型,可以突破傳統(tǒng)的設計和制造模式,可以大大改觀汽車制造業(yè)的面貌。激光加工計算機數(shù)控與柔性制造技術相結合,在汽車模具的制造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激光切割、激光表面處理、激光熱處理等工藝技術,使原來制作模具周期從28周縮短為4—6周,滿足了汽車快速改型的需要。汽車生產企業(yè)對市場獲得更大的主動權。
國內外激光企業(yè)看準汽車制造市場
新世紀,汽車工業(yè)將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在國內,盡管去年汽車產量已達1900萬輛,居世界第一,但目前汽車行業(yè)上激光技術使用率不到15%,與國際水平差距較大。面對廣闊的汽車市場,國內不少激光企業(yè)聞風而動,瞄準汽車激光加工領域,開發(fā)前沿技術,搶吃行業(yè)蛋禚。
2013年7月10日,上海團結普瑞與蘇州麥格納汽車系統(tǒng)有限公司成功簽訂合作項目。蘇州麥格納公司(加拿大麥格納國際集團在中國三十多家工廠中的一家。)將從團結普瑞瑪公司引進價值一千多萬的汽車激光加工設備,此次項目是團結普瑞瑪公司有史以來簽訂的最大項。
2013年7月16日晚間,華工科技公告稱,公司下屬子公司武漢法利萊切割系統(tǒng)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為上汽集團旗下的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武漢K211車身項目激光焊工位”公開招標項目的中標單位,中標金額為2153.6萬元。
2013年7月31日下午5時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與德國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接集團面向全球同時公開宣布:武鋼已全面完成對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業(yè)務的收購工作。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接集團是激光拼焊板的發(fā)明制造商,主要從事激光拼焊板產品的研發(fā)、制造與銷售,最近的年銷售額達到7.4億歐元。已經占有全球激光拼焊產品40%的市場份額。
德國機床與激光巨頭通快集團一向把汽車制造作為一大客戶源,長期為德國寶馬、大眾、奧迪等制造商提供大量激光源和設備。
而過去三年,IPG光子公司也在汽車制造市場上開拓了新領地,繼寶馬mini英國工廠選定采用IPG激光產品后,IPG陸續(xù)在法國某汽車制造商、俄羅斯、日本等國家汽車制造商取得訂單。今年上半年,IPG還宣稱從歐洲某汽車制造商獲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訂單,同時,IPG也注意到了中國汽車制造商激光使用率較低,未來有較大的開發(fā)空間。
總結
綜上所述: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有力推手,正是激光先進制造及加工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著汽車工業(yè)的前進步伐,使我國汽車工業(yè)進入了一個科學發(fā)展、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階段。
激光制造商情 新聞中心供稿
劉綿柳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