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國內首例機器人激光腫瘤切除手術成功進行

    星之球激光 來源:未知2013-08-29 我要評論(0 )   

    神奇的手術機器人達芬奇從患者嘴巴進入,用激光將舌根腫瘤完整地摘除。昨天上午,記者在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手術室目擊了整個手術的過程。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王秋...

       神奇的手術機器人“達•芬奇”從患者嘴巴進入,用激光將舌根腫瘤完整地摘除。昨天上午,記者在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手術室目擊了整個手術的過程。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王秋萍教授和許風雷主任醫師一起,挑戰人類的“喉部禁區”,成功地進行了國內首例機器人激光腫瘤切除手術。

      手術:機械臂咽腔內摘除腫瘤

      昨天上午,記者在觀摩室看到了手術的過程,患者是一位80歲的老大爺,他患有舌根癌,5個月前發生吞咽困難,經檢查確診為二期舌根癌。

      全身麻醉后,手術專家使用喉鏡打開患者咽腔,王秋萍教授坐在控制臺前控制機器人系統,在助手的幫助下將機器人的兩個機械臂及攝像系統置入口腔;許風雷主任醫師則控制著“最靈巧的手腕”——用手(通過操作兩個控制器)和腳(通過腳踏板)遙控機械臂執行手術操作。

      隨后,機器人“達•芬奇”的“手臂”攜帶激光光導纖維,在患者狹小的咽腔內,輕松靈活并精確地依次完成了一系列復雜的動作:準確定位腫瘤、分離周邊組織、激光切割病灶止血……順利地完成了國內首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下咽部腫瘤激光切除術。

      對比:傳統手術要劈開下顎骨

      手術結束后,許風雷主任醫師感慨地說,機器人激光手術,是將機器人技術和激光技術完美結合的手術方式。“達•芬奇”機器人的手臂超乎想象的靈活、精確和穩定,整個手術過程輕松而精確。三維立體畫面的高清晰度和>10-15倍的放大,使得組織以及每根血管神經都清晰的展現在眼前,視覺的沖擊令人震撼;機器人手臂將激光光導纖維導入手術部位,能進行360度全方位的精細切割,周圍組織創傷能達到微米極精度,出血量極低,從而達到準確的切除腫瘤又完整的保留功能的目的。

      而傳統的手術,必須要將下顎骨豎著劈開,再切開其他部位,直到暴露腫瘤,傳統手術需要耗時三四個小時,創傷很大。而機器人激光手術就直接利用人體的嘴巴這個天然腔道進入,手術時間僅僅40分鐘。

      恢復:第二天病人就能吃飯

      這次手術最大的亮點就是使用了激光。機器人激光手術有什么不同之處?王秋萍教授介紹,把激光和機器人結合起來做咽喉頭頸腫瘤是國內首創的,軍總也是世界上第3家可以做此類手術的醫院,另外2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和比利時。

      這個手術是很先進的,對于全世界來說都是很超前的。“所以我們認為機器人手術和機器人激光手術結合在一起是能夠達到創傷最小,恢復最快的目的。以前的手術要術后2周才能開始喝水吃飯,但是這個手術第2天就可以吃飯,三天內即可出院,而且創傷、出血以及術后疼痛感都被大大降低。”許風雷主任醫師說。

      疑問:手術費用有沒有增加?

      機器人激光手術貴嗎?專家表示,手術費用增加了,但是總體費用沒有顯著增加,當天的耗材費用增加了一倍,但是住院天數可能也縮短了一半,用藥也減少了很多。整個性價比較劃算,創傷恢復較快。

      激光手術會不會完全取代傳統手術?對于機器人激光手術的前景,王秋萍教授介紹,機器人激光手術在整合了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技術條件,在功能性微創性手術方面創造了新的高度,能在狹窄的空間完成多種復雜動作,是人類所無法企及的。因此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特別是下咽及喉部的手術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有著廣泛應用的前景。不過,每種手術有自己的優勢,猶如旅游,可以選擇飛機,也可選擇火車或者自行車,要看具體的情況,傳統手術也不會因此消失。

      “達•芬奇”機器人到底是什么?

      “達•芬奇”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手術系統,是將計算機技術、視頻顯微技術、遠程通訊技術及現代醫學技術進行充分結合,以全新的視角和微創效果將手術的精確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手術時,其機械臂通過套管,從微小的切口進入病人體內,在病變部位大顯身手。手術中,“達•芬奇”的操作臂與電腦控制臺相連,醫生坐在離病人較遠的操作臺旁,他的手臂、手腕和手指動作被直接復制到機器手臂上,然后,機械手便可在人體內進行操作。因此可以說,手術的主角依然是醫生。

      “達•芬奇”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能夠突破人眼局限、突破人手局限和無需開腹等多種優勢。首先它突破了人眼的極限,可以進入人體內部的機器鏡使手術視野放大20倍;其次,突破了人手的極限,原來人手伸不進的區域,機械手卻可以在360度的空間下靈活穿行,完成轉動、挪動、擺動、緊握等各種動作,而且沒有顫抖,操作更安全;另外,在手術創傷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只需在胸壁打幾個小孔就能完成手術,大大降低了創傷,大部分病人不需要輸血,也幾乎不發生感染,在術后短時間內即可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最后,機器人可以隨時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它的刀是又快又準,而且時間再長也不會疲累或手酸。

      當然,和其他手術一樣,機器人做手術也要有其適應癥,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外科手術都能應用此項技術。機器人外科目前還只是初期發展階段,雖然其發展前景與未來還難以預料。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