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制造業協會年會近日在河北滄州舉行。年會間隙,美國Stratasys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汪祥艮表示,該公司客戶此前主要是企業客戶,目前正在從企業客戶向個人客戶拓展。針對3D打印對傳統制造業的影響,他認為,3D打印和傳統制造業更多的是形成互補而不是沖擊。
向個人客戶拓展
汪祥艮表示,目前Stratasys在工業級3D打印市場占具領先地位,客戶比較高端,為了滿足大眾消費市場需求,公司剛剛收購了MakerBot,MakerBot主要提供桌面級3D打印服務。去年MakerBot在紐約開設體驗店,用戶可在線下打出自己的3D頭像。這次收購將彌補Stratasys在大眾消費級市場的短板。收購完成后,MakerBot將成為Stratasys的子公司并保持獨立運營。
Stratasys目前主要客戶為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等,專業化需求比較高。汪祥艮介紹,公司超過90%的客戶集中在工業設計領域。他表示,未來3D打印機將進入普通家庭,不過打印出的產品主要還是設計領域,而不是終端產品。隨著個人需求的增加,未來將出現更多3D打印店。
不管是針對企業客戶還是個人消費市場,部分A股上市公司已經嗅到其中的商機。有預測稱,中國將在2016年成為全球最大3D打印市場,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保持持續增長,本土企業有望受益市場需求的爆發。光韻達近日公告,鑒于國家對3D打印技術的重視及扶持,公司擬參與設立上海光韻達三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3D打印業務。深圳惠程也有意涉足3D打印,公司總經理桑玉貴在近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在進行3D打印方面的調研工作。
材料是產業化核心
汪祥艮還展示了一款3D打印制造的防毒面具,“3D打印可以做出終端產品,但主要應用領域不是批量生產終端產品,而是在設計、制作樣品等前端環節。”雖然與傳統制造方式相比有很多優勢,但3D打印存在速度慢、制作終端產品成本高等劣勢。而在設計環節,3D打印則具有傳統方式無法相比的優勢。汪祥艮介紹,傳統方式需要先做模具,通過模具制造出樣品,再進行多次修改,最后制作出滿意的樣品。但是3D打印不需要通過模具,可以幫助設計師快速做出樣品,比傳統方式速度快很多,并節省成本。“3D打印和傳統制造業是互補關系,傳統制造業工藝難以做到的可以借助3D打印來完成,但是3D打印對傳統制造業帶來的沖擊有限。3D打印不會取代傳統制造業,更多的是工藝上的促進。”
在實際應用方面,3D打印目前在航空、軍事和醫療等領域的作用比較明顯。汪祥艮認為,目前對于3D打印的關注度有點過熱。“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推進3D打印的發展,甚至一個城市中幾個不同的開發區都在做3D打印項目。高科技技術形成產業需要研發和制造業結合起來,需要專業機構。目前各地發展缺乏整體規劃,缺乏理性。”
在汪祥艮看來,3D打印對材料多樣化的要求比較高,其所需材料是推進產業化的核心,材料種類越多,應用領域越廣。而只有更多行業使用3D打印技術,應用市場需求增加,產業化才有可能。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