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激光技術,是20世紀能夠與原子能、半導體及計算機齊名的四項重大發明之一,激光技術走過了50年的快速發展路程,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激光技術的不斷發展,激光應用已經滲透到科研、產業的各個方面,在汽車制造、航空航天、鋼鐵、金屬加工、冶金、太陽能以及醫療設備等領域都起到重要作用。激光產業在我國發展了五十多年,已經與多個學科形成了不同類型技術應用,比如光電技術,激光醫療與生物光子學、激光加工技術、激光檢測與計量技術、激光全息技術、激光光譜分析技術、非線性光學、超快激光學、激光化學、量子光學、激光雷達、激光制導、激光分離同位素、激光可控核聚變、激光武器等。
激光器及其配件在激光產業的整個產業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屬于技術和專業性都很強的產業。激光通信、激光存儲和激光顯示主要應用在信息領域。激光加工(包括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標、激光鉆孔等)和激光醫療則在醫學和工業上應用廣泛。
1、中國激光產業分布
我國激光可以分為五個產業帶,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華中地區、環渤海地區和西北地區。這五個產業帶側重點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機為主,長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設備為主,環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態激光為主,西北地區以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為主,以武漢為首的華中地區則覆蓋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設備。每年和激光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可是高達上萬億美元!2011年,全國激光產業總產值約1100億元。其中,激光設備銷售收入約300億元,產業鏈下游的激光加工服務業約350億元,激光制品約450億元。
這四大產業帶中,以華中地區尤其是武漢最具代表性。東湖高新區是我國最大的激光產業基地,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11年超過50%.大功率激光器、大型激光切割設備、大型激光焊接設備、激光精密微細加工設備、激光醫療設備、激光圖像防偽產品等國內領先,激光連鎖加工、激光加工工藝、激光醫療等應用服務發展迅速。有華工激光、楚天激光、團結激光、梅曼激光、銳科激光等企業。
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協會、聯盟等中介組織作用,深化與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合作,以激光產業園為載體,以激光材料、關鍵器件和激光器的研發生產為核心,大力發展高端激光設備及系統,加快發展激光應用服務,形成完整的激光產業鏈,將東湖高新區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激光產品(服務)創新和產業化基地。
重點發展項目:高功率、高光束質量的光纖激光器、碟片激光器、光纖耦合輸出半導體激光器、射頻激勵CO2激光器、綠光激光器、紫外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飛秒激光器等。推動大型成套激光裝備研發和產業化,大力發展基于高功率激光器的激光切割、焊接、毛化、熱處理、再制造等激光加工成套設備,發展基于中小功率激光器的精細激光加工設備和基于短波長、窄脈寬激光器的微納激光加工設備,促進激光設備在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行業的應用。發展激光診斷、激光治療、激光美容等健康用激光設備。加快發展激光連鎖加工服務、激光加工工藝開發、激光醫療美容、激光表演、激光裝飾等新業態。
2、中國激光進出口狀況
激光加工產業在國內市場廣泛。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國內加工設備將逐步升級,激光設備行業的發展將更為迅速。特別是汽車、半導體和電子制造產業的發展使中國的激光市場極具潛力。
國內已出現多家從事研制、生產和經營激光器和激光加工設備的研發機構和企業。至少有5個以上國家級激光技術研究中心,10多個產品研發機構。已有100多家從事激光加工的制造企業,其中一些是由激光技術應用研究所建立的,另外一些是新興的私人擁有的民營激光公司,主要分布在武漢、上海、江蘇、北京、西安等省市。這些公司已成為國內激光加工市場的主力,他們制造的工業激光器、元器件和激光加工系統(激光標記、劃線、微調、切割、焊接、表面處理、微加工、直接成型)約占國內總市場90%以上份額。
中國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自2006年起就保持穩步增長,在當時的3.99億美元增長到今年預計22億美元。其中也出現了一點波折,在2009年增長相對緩慢,僅有7.4億美元,而之后四年都發展迅速。
在過去三年里,激光系統的進口平均達到8億美元,而近兩年逐漸減少,這說明中國的激光系統已部分實現自給,但國內市場仍被外國公司占主導。
2003年至今,我國激光設備出口持續保持增長勢頭,主要出口到香港、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2007年出口總額已超過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4%。2010年出口9800萬美元,2011年則有1.34億美元,2012年高達2.02億美元。
在激光器類型上,中國公司采購較多分布是低功率CO2激光源(10-60W,15000臺),中等與高功率CO2激光器(100W到千瓦級,2300臺),低功率光纖激光器(<50W,13000臺),高功率光纖激光器(>1KW,300臺),以及DPSSL系統(6000臺)。
3、中國激光醫療產業
在激光醫療器械方面,傳統以來都是美國、歐洲、以色列和日本則暫居世界領先地位。尤其是在美國,其激光醫療設備不僅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大量出口海外市場,為美國每年帶來可觀的銷售收入。排名前25位的醫療器械公司的銷售額合計占全球醫療器械總銷售額的60%,2008年全球前20大的醫療器械企業中有16家在美國。美國醫療器械行業整體銷售收入在全球占比高達50%,其次分別是洲歐,占比22%,日本約占20%,中國約占2.90%,其它國家和地區共占5%。500瓦以上用于材料加工的高功率激光器是德國占優勢,而小功率的半導體激光器則是日本占優勢,占世界市場的70%以上。
據歐盟醫療器械委員會的統計,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銷售總額已從2001年的1870億美元迅速上升至2009年的3553億美元,并且以兩位數的增長率保持強勁上升。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需求增長率遠遠高于全球整體GDP增長速度,醫療器械市場相對全球整體經濟而言,發展迅速。以激光在牙科領域為例,據報道美國20萬名牙醫中至少有80%的人經常使用CO2激光設備,故牙科激光器的市場十分廣闊,其潛在市場高達十幾億美元。
國產激光醫療設備在國產激光器銷售高達20%-30%。其生產區域主要分布在廣東、湖北、北京、江蘇、上海這幾個省市。其中,以光通訊、激光等產業為主導的“武漢中國關谷”,擁有光電子企業300多家,在醫療激光生產方面顯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而北京、上海、武漢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推動了醫療激光技術的引進和發展。
而近幾年,廣東省的醫院和大型美容連鎖院對激光設備需求都有大幅度增長,這使得其醫療激光企業增長飛速。不過就醫療激光企業而言,其醫療激光產業尚在發展。另外,陜西西安、四川成都,憑借科研院所技術得產業化,也有不少的激光企業應運而生。作為我國光學老工業基地的長春,雖有一些從事激光醫療產業研發和生產的企業,但由于地區的問題,許多企業還沒有形成大的規模。
武漢有中國最大激光器生產企業——楚天激光集團。該企業除生產工業用激光焊接機外,還生產數十種激光美容與激光醫療產品。目前已成為國內(也是亞洲)最大的醫用激光器械生產基地之一。經過30年的持續高速發展,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已初步建成了專業門類齊全、產業鏈條完善、產業基礎雄厚的產業體系,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由于近幾年激光醫療技術在我國迅速普及,以及政府對醫療基礎設施投入的增加,2010年后我國激光醫療設備市場增長迅速。最新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激光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為2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3%。在儀器類型方面,除了激光手術治療設備占有超過57%的市場份額之外,激光美容設備與激光診斷分析儀器所占市場份額比2009年有所增加,分別為23.2%與9.6%。
4、國內上市激光企業
4.1、大族激光: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65億元,營業利潤1.61億元,利潤總額2.4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5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8.53%、11.70%、25.63%和10.83%。
大族激光董事長高云峰先生出生于196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學士,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職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香港閃達電子有限公司、香港遠東電腦系統公司和華達電腦軟件公司。1996創辦深圳市大族實業有限公司,任該公司董事長。1999年3月,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服務有限公司與深圳市大族實業公司合資成立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4月,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公開掛牌轉讓大族激光46%的股權,高云峰以2470萬元競得。同年9月,大族激光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造,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高云峰成為大族激光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大族激光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整套激光加工解決方案及相關配套設施,主要產品包括:激光打標機系列、激光焊接機系列、激光切割機系列、綠激光演示系列、PCB激光鉆孔機系列、CTP激光制版機系列、直線電機系列等多個系列二百余種工業激光設備及其配套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電路、集成電路、儀器儀表、印制電路、計算機制造、手機通訊、汽車配件、精密器械、建筑建材、服裝服飾、城市燈光、金銀首飾、工藝禮品、印刷制版等行業。
4.2、華工科技: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53億元,同比下降5.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58.92萬元,同比下降82.36%。其子公司華工正源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1億元,凈虧損2152.39萬元。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863”高技術成果產業化基地、中國激光行業的領軍企業、中國電子信息企業百強。該公司于1999年成立,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是華中地區第一家高校背景的上市企業,也是中國資本市場上第一家以激光為主業的高科技企業。現已形成激光裝備制造、光通信器件、激光全息防偽、敏感電子元器件、現代服務業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
4.3、新松機器人: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71億元,比上年同期5.14億元增長1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44萬元,比上年同期8422萬元增長15.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9655萬元,比上年同期6919萬元增長39.55%。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0年,隸屬中國科學院。是目前國內規模大、產業線全、最具影響力的高端裝備產業集團。公司立足自主創新,以獨有技術、核心零部件、領先產品及完整的行業技術解決方案,形成了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物流、軌道交通、激光技術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潔凈裝備、能源裝備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九大產業群組。
在激光行業擁有激光打標機、固態激光器、CO2激光修復及熱處理設備、光纖激光焊接機、光纖激光切割機、光纖激光修復及熱處理設備、激光復合焊接和光纖激光器。并自主研發全固態激光器和CO2激光器。
4.4、光韻達: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987萬元,實現凈利潤959萬元。
光韻達成立于1998年12月,總部位于深圳,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精密激光創新應用商,2011年在創業板上市。專業以激光技術為主要手段或關鍵工序為全球電子制造企業提供相關產品和應用服務,是目前國內同類產品及服務類別最全面的精密激光技術應用企業。
4.5、金運激光: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187萬元,比上年同期8313萬元降低1.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0萬元,比上年同期11,41萬元降低37.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645萬元,比上年同期1086萬元降低40.58%。
金運激光,是一家專業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中小功率激光加工解決方案的上市企業。
金運產品涵蓋激光雕刻、激光切割、激光打標、激光焊接、刺繡激光系統等系列100余種機型,應用領域涉及紡織、服裝、工業面料、廣告、工藝、印刷、包裝、電子、家具、裝飾、地毯、汽車內飾、金屬加工等眾多行業,多項產品及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4.6、福晶科技: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955萬元,比上年同期8730萬元增長2.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61萬元,比上年同期2357萬元增長0.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142萬元,比上年同期2257萬元降低5.1%。
主要從事晶體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激光及光通訊領域。
福晶公司為目前世界上領先的LBO、BBO、Nd:YVO4以及Nd:YVO4+KTP膠合晶體的生產商。公司發展了熔鹽法,提拉法和水溶液法等多種晶體生長技術,擁有IAD,IBS,EB等多種鍍膜加工工藝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公司的檢測技術和設備也處于業界領先地位,擁有Zygo,Nikon,PrismMaster等多臺檢測儀器,與世界上主要的激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檢測信息交流平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