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發出了一系列的政策紅包,LED行業呈現出一片歡欣鼓舞。從今年相繼發布的政策法規來看,政府政策和補貼逐漸向LED應用領域傾斜。前兩年,政府政策資金向LED產業的上游傾斜,造成產業結構性過剩,近兩年,政府發現中下游渠道通暢的重要性,因此多項政策“瞄準”LED照明等應用領域。
商照明顯受惠家居照明首嘗甜頭
根據政府近期發布的政策和文件,可發現我國政策的特征和走向,記者發現近期與LED相關的政策法規有一個共同目的——打開LED照明市場。其中,LED商業照明明顯受惠。
從財政部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于調整公布第十三期節能政府采購清單的通知》和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產業節能規劃》內容來看,都強調了LED商業照明的應用推廣。一方面,《關于調整公布第十三期節能政府采購清單的通知》將LED道路/隧道照明產品、LED筒燈、發射型自鎮流LED燈納入其中。另一方面,《半導體照明產業節能規劃》指出,逐步加大財政補貼LED照明產品推廣力度,逐步推廣應用技術成熟、節能效果明顯的LED照明產品,優先推廣室內商業照明產品及系統。但上述兩大文件有一個共同點:重點還是放在了LED商照和LED路燈身上。這些燈具大多集中在戶外照明和商照領域使用,并未走進平常百姓家。
但LED家居照明還是嘗到了一些甜頭。國家發改委淘汰白熾燈項目辦主任呂芳公開表示,2013年推廣LED照明產品將達到3000萬只,涵蓋的產品種類不僅包括了隧道燈、路燈、筒燈和射燈,今年還新增了LED球泡燈,加大了在民用照明市場的推廣力度。補貼對象的范圍包括大宗用戶的室內照明與大宗用戶的室外照明。其中室內照明包括政府辦公樓、寫字樓、醫院、賓館、商廈、車站、機場等。同時,工信部官網公開征集對《LED球泡燈性能要求》標準的意見。
由此可見,政府對LED室內照明的“給力”主要還是在LED商照和LED路燈方面,但是LED筒燈、LED射燈和LED球泡燈的入圍還是值得高興的。
政策有可能“不合身”
既然看出了國家政策法規的目的,那么記者就來分析一下政府欲打開LED照明市場的原因。從2009年以來,我國政府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扶持和鼓勵LED產業的發展,例如“十城萬盞”照明應用工程,例如《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里對上游芯片的扶持政策。但上述政策方向最后似乎都走進了死胡同,工程出現問題,上游結構性產能過剩,受到業界人士毀譽參半的評價。總結經驗教訓,國家政府開始換檔提速,開始疏通堵塞的產業鏈中下游,因而,近兩年國家政府開始在LED室內照明應用領域發力,先后發布“2012年度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禁止進口和銷售100W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