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可穿戴設備帶來的投資機遇與技術瓶頸

    激光制造商情 來源:中國證券網2013-10-21 我要評論(0 )   

    Google Glass的問世點燃了業界對可穿戴設備的暢想,智能可穿戴設備被視為智能手機之后的又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更有人稱2013為“穿戴式裝置元年”。從Google Glass到三...

     Google Glass的問世點燃了業界對可穿戴設備的暢想,智能可穿戴設備被視為智能手機之后的又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更有人稱2013為“穿戴式裝置元年”。從Google Glass到三星智能手表,再到蘋果iwatch,IT巨頭的紛紛介入預示著行業的巨大前景。不過,看上去很美的穿戴設備目前還只處于起步階段,清科Z-club日前邀請了IT行業的投資人和創業者分享對可穿戴設備的看法,在各路投資人眼里,可穿戴設備帶來的全方位投資機會更值得重視。
      國內眾籌平臺點名時間的首席執行官張佑一直在關注國際科技發展的趨勢,據他介紹,從去年開始,國際上已經出現大量軟硬件結合的眾籌項目,現在來看,軟硬件結合已經成為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波創業潮,智能可穿戴設備就是其中的主攻方向。
      已經發布產品T-Watch的土曼科技,其聯合創始人錢江認為,可穿戴設備的機會并不只存在于硬件設備。在錢江看來,電池、材料、芯片、傳感器等多方面存在橫向機會,而垂直領域則存在多種縱向機會。
      “可穿戴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電池能不能有突破,如果沒有突破的話是很困難的,未來電池可以做到可彎曲和超薄,這樣就可以放到不同的地方,比如電池可以做在表帶里。另外,芯片能不能把功耗降下來,是毫安級的還是微安級的,這對目前可穿戴設備也是有非常大的影響。還有各種傳感器的發展,例如血液傳感器現在還做不到便攜。”錢江認為,在可穿戴設備這樣一個潮流來臨之時,一些基礎的,能被整個行業所使用的產品具有很大的橫向機會。
      國信證券的報告指出,可穿戴設備的關鍵在于智能傳感器,產品符合短小輕薄、柔性兩類特征的公司將在可穿戴時代大有可為。據其介紹,順絡電子的片式電感,尤其是新一代微型電感01005需求量將爆發,同時技術壁壘極高。因而順絡電子也是可穿戴主題的重要受益股。而柔性化、折疊化顯示屏將改善可穿戴設備最大缺陷,由此生產薄膜觸控及液晶顯示核心原材料廠商康得新、萬順股份將最大受益于薄膜替代玻璃的長期趨勢。
      銀河證券則表示,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提升,便攜性要求出現、硬件配置提升、傳感器及電池改善,可穿戴設備的便攜、云端互聯等性能優勢將越來越明顯,預計可穿戴設備將繼智能手機之后下一個爆發增長點。受益于可穿戴設備放量的子行業包括微投、柔性、LDS(激光直接成型)天線、NFC(近場支付)等。例如,微投將成為可穿戴設備尤其是視頻眼鏡的主流功能。由于可穿戴設備沒有屏幕或尺寸屏幕較小,當出現圖像影音需求時,微投功能有助于擴大視野,常見的投射面有桌面、墻面及眼球(視頻眼鏡)。
      在縱向機會上,錢江表示,一些專注于應用的企業可以考慮與硬件廠商合作,而沒有必要自己單做硬件。另外,在大量的醫療設備完成了數據收集后,關于醫療健康數據,人們會希望有一個綜合存儲所有醫療相關的健康數據的地方,并且這個數據是開放的,隨時可以提取,因此后端數據服務也是一個機會。“更大的機會可能在于產業里面所有的參與方,怎樣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一個生態圈。”
      同創偉業董事總經理童子平更看重可穿戴設備對人們深層次需求的滿足。童子平認為,可穿戴是科技跟時尚的結合,如果只是一種潮流,并不能真正的成為一個行業趨勢,或者成為投資人的目標。他表示,同創偉業公司更關注可穿戴設備的細分領域。例如給盲人做可穿戴的設備,幫助盲人認路;或者給寵物、小孩使用的防丟失的設備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