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了進一步落實,你們會簡化作戰概念嗎?這些系統多長時間能飛起來?要達到真正有意義的實力水平,究竟需要多少架?這個系統還不能完全隱形。用于空襲可能是安全的,但怎么應付各種地面導彈呢?
鄧恩將軍:從實戰角度來看,任何射向本系統的導彈意味著其自身也是目標。以地面的薩姆型導彈為例,尤其是目前部署于世界各地的長程型,這種導彈沖出大氣層,然后下降,如此一來導彈自身就是可被瞄準的目標。對于作戰概念——你了解的可能比我做得多——你只要在空中滯留一段時間,你就會在某個時間點用完向激光提供能量的化學(燃料)物品。因此,我們需要的系統數量取決于威脅數量,即向你襲來的彈道導彈有多少。有個與韓國有關的有趣(interesting)事實,未來50年韓國都無法遠離洲際彈道導彈的威脅。考慮這個事實也是一個有趣的指揮與控制概念,你可能想在韓國多存些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當然,這需要情報等方面的支持。現在,你可能想讓機載系統(指空中偵察和打擊平臺)保持7 × 24小時戒備,但我建議只要機載激光器系統就可應付得了,且不必長時間呆在那兒。
麥克默里上校:讓我看一下我是否能在那兒多制造點碎片。完全生產通常是7架飛機同出,但在部署時5架就可以了。這取決于有多少陣地和試圖覆蓋的地方的實際情況。通常的說法是2架飛機覆蓋一塊陣地,每塊陣地還有1架備用飛機。所以最終大概5架就能以7 × 24小時的基準覆蓋2塊陣地。部署速度比你想象的快得多。因為是一個機載平臺,無論你想到世界哪里,你一天時間就可到達那里,實際上還有加注激光用燃料的時間,包括必不可少的激光用燃料混合(的時間)。加注激光燃料不需要很長的過程。激光用燃料本身有一定的耐久性。雖不能持續很久,但在沒有燃料混合與加注能力的支持下,你也能部署戰機,而且在現場能力完善之前仍有相當寬裕的作戰時間。由于有其他類型的高價值資產,我們顯然要考慮來自空中的威脅或其他威脅等。但現在可交給空中預警機來處置。處置此類資產需要借助其他系統。但機載激光器系統(卻不需要),本質上雖然復雜,但有能力應對危及航空器的威脅。因此我們會像保護其他高價值資產一樣保護這個系統,更不用說其自身就有防衛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