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將發射部分吸在大皮帶輪上,并且將發射部分對準電機輪,再將接收部分吸在電機輪上……”11月7日中午,在大港油田采油三廠六區段一站段37-50井開井現場,技師曹良正在為新來的員工徐承然講解激光調節器的原理和應用方法。
曹良所在班站的抽油機設備多達80臺,調整抽油機沖次是挖潛工作中的家常便飯。因此每次施工后的四點一線調整也就成了日常工作的必修課,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轉,提高時率、延長皮帶壽命的有效手段。然而,現在油區抽油機皮帶都裝有皮帶護罩,正常調整四點一線時需要采取傳統拉線方式拆卸皮帶護罩針,費時費力、精確度不夠,直接影響油井時率。
針對這一現狀,素有“計算機小博士”之稱的曹良看在眼里。憑借自己對計算機多年的研究,他決定轉變工作方式,采取計算機遠程控制替代傳統手工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有了初步想法,曹良開始天天跑現場量數據、算時間、畫草圖,經過認真研究,反復現場試驗,終于研發出激光調節器。
激光調節器分為發射和接收兩大部分。發射部分由激光筆、激光筆按鈕、導光管、發射基座和固定強力磁鐵組成。接收部分由接收刻度尺、接收基座、固定強力磁鐵組成。兩大部分通過固定強力磁鐵組合為一體,通過吸附在皮帶輪上達到調節的目的。
在需要調節四點一線時,首先將發射部分對準電機輪吸在大皮帶輪上,再將接收部分吸在電機輪上,然后打開激光筆發射激光束,此時前接收刻度尺出現紅色光點,通過左右移動電機滑軌來調節電機左右位置。調好后,用電機前、后頂絲調節使前、后接收刻度尺的紅色光點在一個水平面上,這樣四點一線就調節好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現場應用,小革新受到員工贊許。“我們站是作業區抽油機設備最多的一個管理站,每年調整沖次的油井高達100多井次,有了曹良發明的激光調節器,可解決了大問題。”剛調整完沖次的副站長劉宏偉說。
“這個辦法太實用了,使用后,管理站的皮帶完好率達到95%以上,比以前上升了10個百分點,不僅設備運轉時率提升了,而且還節約成本、省時省力,老大難問題終于解決了。”看到效果這么好,站長車長岺興奮地說。
這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目前已在作業區推廣使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