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德國專家造訪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電論壇2013-11-19 我要評論(0 )   

    11 月14日,德國亥姆赫茲德累斯頓-羅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的Michael Bussmann博士到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交流訪問。上海光機所20余名科研人員和學...

           11月14日,德國亥姆赫茲德累斯頓-羅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的Michael Bussmann博士到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交流訪問。上海光機所20余名科研人員和學生聽取了報告,并與M.Bussmann博士進行了相關的學術討論。

        在學術交流會議上,M.Bussmann博士作了題為“Accelerated simulations for plasma physics - Understanding and probing plasmas on the atomic scale”的精彩學術報告。報告介紹了HZDR輻射物理所當前正在進行的物理研究和與上海光機所合作的科研工作,包括高功率激光裝置(3J/30fs,30J/30fs,150J/150fs)驅動的高性能離子束源;高功率激光裝置驅動的高性能電子束源;高功率激光裝置與線性加速器ELBE提供的電子束源進行湯姆森散射輻射出高性能的X射線源;以及如何用第四代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器探測相關的高密度等離子體動力學,如多層靶膨脹過程,固體靶的電子成絲現象,等離子體擾動等等。除了物理研究外,M.Bussmann研究組也發展了基于GPU的高性能particle in cell程序PIConGPU,該數值程序的運算速度在Titan超級計算機上測試可以高達7.176PFLOP/s。在學術報告上,M.Bussmann博士展示了PIConGPU數值程序給出的物理研究結果,如天體等離子體物理中的Kelvin-Helmholtz不穩定性,激光等離子體尾波加速過程中加速電子的輻射等等。

        M.Bussmann是德國HZDR輻射物理所計算輻射物理組的帶頭人。他在慕尼黑大學獲得激光重離子束冷卻領域的博士學位之后,在德累斯頓HZDR進行激光物質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激光驅動的離子束源,電子束源,X射線束以及原子時間尺度內的等離子體動力學。他帶領的研究組發展了激光物質相互作用的開源源程序PIConGPU,可用于粒子束傳輸,等離子體中的輻射,高功率激光器的研制以及相應的數據分析方法。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