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末,繁忙如梁信軍者,頻繁出入于各種演講場所,如同一個積極的“布道者”——他說自己以前從未有過如此迫切的愿望,將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以及復星的海外投資邏輯與外界分享。
梁信軍表示,這是因為他聽到太多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和中國制造業的擔憂,他怕這會對投資者造成誤導。他頻繁演講,就是要讓投資者看到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聽到他對投資者所擔憂風險的分析。
梁信軍說,他對于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認識,在今年是“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真切”。他花很多時間認真研究了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籌備以及自貿區的各項改革,得出的結論是,今年11月很可能是一個重要的牛熊轉折點。雖然不會立馬出現暴漲,但中國股市以及中國經濟增長,都會由此進入長期牛市。
但是,復星為什么又頻頻把巨資投向海外?在2013年,復星集團的海外投資步伐明顯加快,迄今為止已宣布達成5筆大單投資總額超過10億美元。
其中據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網站顯示,2012年至今中國企業對以色列單筆投資額最大并購發生在今年4月,當時上海復星醫藥宣布出資2.4億美元控股收購以色列阿爾瑪激光公司(AlmaLasersLtd。)95.6%股權。復星此次收購主要是希望借助阿爾瑪公司的的行業優勢和先進技術,實現從產品代理到研發制造的轉型,打造高端醫療器械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的管理平臺,為企業實現全球化發展戰略鋪路。截至以色列當地時間2013年5月27日,此次交易成功完成。
復星集團CEO梁信軍總結稱,復星今年海外投資的規模上去了,投資品種也在增加,從奢侈品、體驗式消費,擴展到醫療、金融、物業等領域,但他強調復星海外投資的邏輯不變,始終緊扣“受益于中國成長”這一核心投資理念。
復星的海外投資邏輯,也來源于梁信軍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驅動力從制造業出口轉向內需消費的判斷,這里面最關鍵的一個變化在于:中國中產階級人數快速增長,未來將形成全球最龐大的中產階級群體,中產階級消費升級以及中產階級生活方式變化帶來的投資機會至關重要。
梁信軍也首次披露了復星對于“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投資理念的最新“理論升級”:在2012年,復星還將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歸納為“消費升級”,而在今年進一步將這個概念明確為“中國中產階級消費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并將此作為復星海外投資并購的核心評估指標。
“沒有庫存”的中國新中產
梁信軍說,目前外界對中國制造業的擔憂沒錯,中國制造業的確面臨資源、環保瓶頸,成本不斷上升,“但并不能以此推斷中國未來經濟增長會出現大問題啊”。
他認為,那些看空中國經濟的人,沒有能夠預見到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將由制造轉為消費,對這一增長動力變遷缺乏遠見。
梁信軍說,最近幾個月他越來越堅定地認識到,未來中國將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中產階級,他們的消費將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這一判斷目前在復星內部已經形成共識,在2012年,復星還將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歸納為“消費升級”,而在今年就進一步將這個概念明確為“中產階級消費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并將此作為復星海外投資并購的核心評估指標。梁信軍說他非常希望將此觀點與投資界分享,讓大家都能把握住這一戰略機遇,畢竟“復星每年一般只做5到10筆大的投資并購”,不會擔心這一“獨門絕技”流傳出去會影響復星業務。
由于復星近年來在國內外進行投資所涉及的行業非常廣泛,外界常用“多元化”一詞來形容復星的投資策略,但梁信軍不以為然,他強調說,復星的投資策略實際上高度聚焦于“中產階級消費升級”,近年來在醫療、養老、旅游、酒店、高端消費品等領域的投資都與“中產階級密切相關”。未來5到8年,中國中產階級數量就能夠達到全球第一,有研究機構預測中國中產階級占全球比率將很快超過22%,在2030年達到38%。梁信軍相信,中國中產階級數量至少可以達到全球20%至30%,“有九成把握”可以達到這個水平。中國與中產階級相關行業的消費總量,也將隨之達到全球市場的20%到30%,而這就意味著巨大商機。
梁信軍明確指出,未來中產階級的消費增長在三大領域最為明顯。第一是個人金融服務領域,因為中產階級的理財需求增長很快;第二是體驗式消費領域,中產階級在擁有物質財富之余,還會追求一些以前從未經歷過的生理和心理的體驗式消費,這對旅游、文化、醫療行業的增長促進會很大;第三是高端消費品領域。梁信軍特別強調中產階級在這一領域的巨大消費潛力,因為中國的中產階級大多數都是新進入這個階層,在高端消費品領域“沒有庫存”都是從零開始,所以消費能力比歐美中產階級高很多。
海外投資就是為了“做多中國”
復星近年來投資地中海俱樂部(ClubMed),希臘時尚配飾品牌FolliFollie其實都是從“中國消費升級”這一邏輯出發,并已經取得豐厚回報。
梁信軍說,體驗式消費本來就發源于歐美海外市場,而目前歐美資產價格相對較低正是投資良機。這些體驗式消費產品,在歐美成熟市場上已經處于相對過剩狀態,邊際增長率非常低,但這恰恰是中國市場上所緊缺的產品,所以目前可以投資這類資產,并將其引入中國分享中產階級消費增長的紅利。
梁信軍也據此駁斥將復星加大海外投資視為“看空中國”的觀點,他強調說,復星的海外投資都是聚焦于那些未來30%至50%收入會源自中國的公司,所以復星不僅沒有“逃離中國”,反而是在堅定地“做多中國”。
梁信軍說,未來30年中國經濟不可能一直維持高速增長,現在提前配置海外資產,首先有利于提高資產安全,其次話說回來,投資那些能夠獲益于中國消費增長的海外資產,實際上仍然是在投資中國。
而相對于國內動輒8到12倍的PE估值,歐美同類資產目前的PE普遍只有4到5倍,資產價格比國內要便宜。一些中國企業因為缺乏海外投資的能力和經驗而擔心風險不敢出海,梁信軍的建議是盡早“試水”,復星也是用了三四年時間,才形成系統化進行海外投資的能力。
梁信軍也提醒中國投資者,在進行資產配置的時候要超越一些舊有的所謂“常識”,不要只偏愛物理意義上可見的房產,未來應該配置一些能夠獲益于中產階級消費增長的服務業、體驗式消費、金融業資產。
未來海外配置300億到400億
梁信軍介紹說,復星目前調整資產配置,首先在增量上,就是要加大投資那些與中產階級生活方式變化息息相關的產業,主要包括個人金融服務業、體驗式消費和中高端消費。#p#分頁標題#e#
目前復星金融資產的配置在300億元左右,在體驗式消費、中產階級消費升級相關領域的配置也有300億到400億元。這兩類投資中也都包含了一些海外資產。
而復星的海外資產單列出來,目前也有100億元左右的投資,復星未來的投資目標是300億到400億元。
在加大海外投資的同時,復星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對舊有的一些存量投資進行調整。梁信軍說,復星在決策對某個投資項目的進退取舍之時依據三個標準,首先看復星出面,能否對該企業該行業帶來改善空間;其次要看市場上是否有對該項目的替代性投資機會,不投它還能投誰?第三,項目是否還存在提高附加值的空間。
如果這三個標準都不符合,復星就會放棄或退出一些項目。不過梁信軍也補充強調,復星在進行投資時絕不做“高買低賣”的傻事,絕不會在某個行業處于低谷的時候低價出售相關資產。
具體而言,梁信軍認為未來4到6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會出現一個爆炸性增長的機會,鋼鐵、水泥等行業也會隨之增長。所以至少在未來4到6年內,復星不會放棄鋼鐵領域資產。目前復星總資產在1700多億元,其中鋼鐵僅占20%到30%,梁信軍認為資產調整的空間還很大,目前主要優先考慮其余70%到80%資產的調整。
在增量方面,梁信軍表示復星將繼續超配那些有望受益于中國消費增長的海外資產,從目前的100億增加到三四百億元。
其次,復星還將繼續增加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投資,實際上復星從去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行動,希望將投資額在目前46億元基礎上再增加一兩百億。
第三在金融領域,復星還將繼續增持保險類資產,復星作為投資型企業,希望資金的成本盡可能低,所以會繼續加強對保險類資產的投入。況且現在保險類很多資產的PE小于等于1,現在都是按照凈資產價格買入。保險未來也是復星的核心業務之一,支撐未來的盈利模式。梁信軍認為,增持保險資產是很好的戰略投資,也是很好的戰術機遇。復星的金融業資產目前有兩三百億,可以繼續加強。
在進行海外投資之時,復星決不會因為價格便宜而盲目出手。梁信軍說,在市場機制下,價格便宜的資產后面往往隱含著更大的風險。為了避免風險,復星做投資首先非常重視盡職調查,盡可能地獲取資產信息。第二,復星會認真評估,“中國動力”能夠為海外資產帶來多少附加價值,復星本身的資源能夠為海外資產帶來哪些附加價值。
前瞻制造業遷移布局南亞拉美
梁信軍說:全球資產配置,一方面可以考慮受益于中國消費增長,另一方面要考慮,全球制造業未來將向何處轉移。歷史上制造業從歐美轉移到日韓,再轉移到中國大陸,梁信軍認為未來全球制造業將轉向南亞和拉美兩大區域,所以印度、印尼、越南、土耳其、阿根廷、巴西在未來都可能成為全球制造業轉移的新目的地。
從消費和服務業升級的角度,復星重視對歐美日的投資。從制造業轉型轉移的角度來看,復星在提前考慮對南亞和南美地區的投資。
復星從今年開始非常重視南亞,今年特地設置印度事業部,已有一個專職MD(董事總經理)負責。梁信軍解釋說這是在為投資南亞做人力資源上的提前布局,因為從下定決心做海外投資,到真正具備做海外投資的能力,這其中就需要兩三年時間做積累和準備。復星在從2008、2009年歐美陷入金融危機的時候,開始下定決心投資海外,2009年就從外部招攬了仲雷和錢建農兩人作為MD,而正式啟動海外投資是從2010年才開始的。
2009年正是復星國際化戰略起步時期,錢建農加盟復星旅游及商業集團并任總裁。錢曾長期在德國留學和工作,并在國內外多家零售企業任職。復星最早的兩個國際化項目,入股地中海俱樂部(ClubMed)和收購希臘珠寶品牌FolliFollie,都是由錢建農主導完成。仲雷則是今年復星入股美國高端女裝品牌ST.JOHN、意大利頂級男裝品牌Caruso的操盤手。
復星今年特地設置南亞事業部,提前為七八年、十年之后中國制造業的產能轉移做好準備,這也是復星從全球資源配置的角度,為旗下的制造業選擇最有比較優勢的位置進行轉移。梁信軍說,復星將以全球化競爭的標準來重新衡量集團舊有的存量資產,將集團各個產業都同全球競爭對手進行對標,對于存在相對劣勢的,復星將考慮通過與行業內全球領先企業進行合作等方式來提高競爭力,如果判斷某個領域已經很難在全球性競爭中取勝,復星也會選擇退出。
梁信軍感慨道,中國的造船、鋼鐵、礦冶、金融等行業的公司,不能繼續將眼光局限于國內市場格局,一定要盡快考慮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復星經過前幾年海外投資練兵,今年開始投資規模上了一個臺階。梁信軍說:在國際化和全球投資方面,今年有膽氣說可以做規模大一點的海外投資,因為過去3年內復星已經做了太多的嘗試,現在才敢于做大,因為現在團隊能力夠了,對海外市場的認知夠了,項目積累也夠了,可以十里挑一選最合適的去投資。
復星今年10月宣布與柯茲納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海南三亞合作開發亞特蘭蒂斯酒店,投資規模就超過了1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復星與美國峰堡投資集團(Fortress)合作的首個養生地產項目還處于試驗階段規模較小,但梁信軍表示“一旦試驗成熟之后投資的數量和規模都會迅速增加”。
海外投資優先基金路線
據梁信軍介紹,復星厭惡增加風險,在2010年底就確定走基金投資路線。當發現一個投資機會的時候,復星自己只需出10%到25%的自有資金,其余股本金都來自基金里面的LP(有限合伙人),然后再去利用其它金融杠桿進行投資。復星現在每年有30到50億的稅后利潤,自由現金流可能就只有20億到50億。如果采用基金模式的話,就能做總規模達到100億到200億的基金。而如果光靠自己負債來經營,即便負債50%,也只能做到40億到100億的規模。
所以復星在2010年年底就想清楚了要走基金路線,2011年成立基金也做出相應的犧牲,就不能繼續再做直接投資,“否則基金里的LP會質疑說,你是不是把最好的項目自己做直投,其余的項目才會給基金?”
這種模式也有利于復星的負債率逐漸下降。復星現在每年負債率下降1%左右,考慮到1700億的總資產,負債降低的幅度也不小。
復星海外投資用美元基金,國內投資用人民幣基金。復星在國內外投資都非常強調找到合適伙伴進行合作,合作不一定局限于聯合投資,也可以聯合運營,“我們既與凱雷、保德信合作,也同Fortress、柯茲納合作。在海外不單要找資本合作方,還要找技術合作方和運營合作方,這是非常重要的。”
梁信軍介紹,在海外并購的分工方面,復星集團、子公司與復星-保德信基金之間確立了優先采納美元基金平臺的原則。#p#分頁標題#e#
首先復星確定了以基金為主的投資平臺,PE投資方面只能通過人民幣或美元基金操作。
第二,復星在金融、TMT、裝備、鋼鐵、石油等領域自己本身已經有幾十億上百億資產,這些行業的主管如果發現好的投資項目和機會,也不能做直接投資,還是需要通過基金的平臺來投,所以基金的項目來源比較多。
第三,醫療方面因為上市公司復星醫藥的關系,復星集團向A股股民作過承諾,只要是控股類醫藥公司和醫療領域復星都不能搞同業競爭,以確保復星醫藥獲得獨家的投資機會。但梁信軍也強調,在國際上發展的時候,復星集團與復星醫藥是可以合作進行投資的,例如對以色列阿爾瑪(Alma)激光項目的收購就是合作完成的,當復星醫藥沒有進行國際化投資并購能力的時候,復星集團是可以鼎力相助的。據了解,以色列Alma Lasers. Ltd.成立于1999年,是世界著名的醫用激光,光子及射頻設備生產廠,該公司在醫療美容器械制造領域具備國際領先的核心研發能力,占據了細分市場15%市場份額,2012年實現銷售額近1億美元,業務遍及美國、德國、巴西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市場的銷售占到其銷售總額的23%,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Alma Lasers Ltd.由以色列MSq(㎡)Ltd.,和美國Orion公司合并而成。研發及生產總部坐落在以色列的高科技名城Caesarea,全球市場支持中心位于美國芝加哥。技術創新是Alma發展的源動力,強大的科學家隊伍,豐富的市場經驗,和臨床的緊密結合,使Alma能夠不斷研發出醫療激光市場所需要的尖端科技,成為醫療激光行業的領導者。Alma的醫療激光及光學設備主要應用于皮膚科,整形外科,激光科等多個領域,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安裝使用,獲得了國際眾多知名的皮膚及整形專家的認可和信賴。
在海外地產投資方面,復星目前還沒有房地產海外美元基金,所以子公司目前還可以投地產項目,但未來一旦建立房地產美元基金,也會將投資渠道集中起來。
邁步保險投資集團
復星未來希望成為一個以保險為核心的投資集團,為了適應這個方向,復星在投資產品的結構上也進行了微調,增加了很多投資產品。保險業比較偏愛PE投資,但復星目前的PE投資規模還很小。
地產也是保險偏愛的資產之一,這也是復星今年10月份7.25億美元買入紐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的原因之一。為了增加對保險資金的匹配度,復星最近幾年就開始增加對房地產投入,光是針對紐約地產項目,復星的兩個MD已經在美國呆了一年半進行考察。
保險還喜歡流動性比較高的PIPE(私人股權投資上市公司股份),這是監管部門要求的。復星7年時間在PIPE上投資了35個項目總共27.4億美元,內部收益率(IRR)高達39%傲視群雄。
目前復星的PIPE大部分投資于海外股票,其中又以投資海外中概股為主。一方面因為復星希望所投資股票的主營收入來自中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復星對中概股研究比較透徹,況且海外中概股的資產價格要比國內上市公司低很多。
梁信軍表示,未來復星為了向保險投資集團的角色轉變,在資產配置上將更加多元化,PE、房地產、PIPE、固定收益、債券都要投。但他再次強調“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價值投資為核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