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第一屆會員大會在深圳市南山區召開。會議一致通過了“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 章程”和相關規章制度,并選舉產生了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和負責人。深圳光韻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若洪當選為協會第一屆會長、華南理工大學機械 與汽車工程學院楊永強教授擔任監事長、廣東星之球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邵火擔任秘書長。自此,廣東近百家激光企業找到了“娘家”,整合資源,抱團發展。
激光產業迎來政策利好
隨著社會的經濟的不斷深化發展,先進制造技術得到不斷提高,激光行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新興產業。國家也將激光加工技術列為未來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項目之一。
目前廣東大力提倡產業升級改造,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激光加工以其速度快、精度高、清潔無污染、適用性強等優點,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傳統加工, 它是符合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利器。特別是今年9月3日,“廣州光谷”正式啟動,決定重點發展激光技術和太陽能光伏,這對廣東的激光產業發展是一個重大的 利好消息。
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第一屆會員大會
新當選的廣東省激光產業協會會長侯若洪表示,廣東是我國激光產業聚集地之一,近五年將是廣東激光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廣東需要抓住政策利好和市場機遇,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激光行業體系,把廣東激光引向高領域、國際化。
凝聚力量 搭建抱團發展平臺
近年來,廣東的激光產業高速發展,產值持續增長,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配套體系不斷完善,激光技術已滲透到工農業各個領域,包括航空航海、鐵路 礦山、醫療美容和日常生活等。目前,激光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消費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但同時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廣東近百家激光企業一直處于松散狀 態,沒有發揮出集體的巨大力量。市場競爭良莠不全,創新優勢弱化及行業自律意識不強等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影響了廣東激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成立廣東 省激光行業協會已勢在必行。
據悉,早在今年1月7日,由深圳光韻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星之球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聯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木森科技有限公 司、深圳泰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創鑫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廣州瑞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盛雄激光設備有限公司等8家在本行業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發 起籌備成立“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
“協會的成立就是為了促進激光科學技術與經濟相結合,促進激光科學技術普及和推廣,引導廣東激光行業良性發展,為激光企業與科研人去提供產學研合作平臺。”侯若洪指出,“為政府、行業、會員提供服務是協會的立會宗旨。”
首屆會員大會通過研討認為,廣東作為我國激光產業的重要集聚地之一,面對機遇,既不能失之交臂,也不能盲目發展。廣東要著手現實,放眼未來,抓 組織建設,促基礎工程,凝聚力量,抱團發展。激光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前景,目前遇到的一些問題是階段性的,應通過完善體制機制、規范產業秩 序、擴大應用市場、推動技術創新等措施,在政府、企業、行業組織和相關機構的共用努力下,沖破產業現有格局,塑造廣東“光谷”模式。
行業大佬共論激光產業發展
與此次會員大會同期還舉辦了ALAT2013廣東激光產業高峰論壇。侯若洪會長、楊永強監事長、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閔大勇、華南師 范大學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院長張慶茂教授應邀出席論壇。論壇圍繞廣東省激光加工產業發展概況和優勢、科研實力水平、激光設備市場競爭秩序、激光產業鏈完 善、激光技術發展熱點、3D打印發展趨勢以及高端激光產業香港政策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了解,廣東擁有眾多與激光相關的高校研究機構,有著廣泛的激光加工市場和對外交流的區位優勢,2012年,廣東地區激光設備產值雖然僅100 億元,但激光加工及激光制品加工及激光制品產值達到260億元以上,占全行業的25%以上,輻射相關傳統制造與研發高科技產業產值過千億元。在激光應用領 域排在全國第一位。各位專家學者在高峰論壇上指出,目前廣東的激光發展需要凝聚力、整合資源、抓組織建設、促基礎工程,向高端領域挺進,全面實現產業化。 廣東激光行業協會的成立不僅為廣東激光行業的近百家企業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娘家”,更重要的在于將為整合廣東激光產業資源,發揮抱團優勢,增強區域和國際 競爭力提供幫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