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3D打印機的這家民企是樂清市凱寧電氣有限公司,位于樂清市科技孵化創業中心。該公司負責人、工程師張文義介紹了3D打印機的工作流程,“比如打印一個茶壺,要先要把設計好的茶壺三維模型文件,導入我們開發的控制軟件中,控制軟件自動生成一組代碼,控制3D打印機打出和設計模型一模一樣的實物。”
隨后,記者請張文義現場用3D打印機制造一個茶壺。張文義坐在電腦前,用軟件打開一個茶壺的三維模型,調整茶壺比例,通過控制軟件生成一組代碼后,點擊“執行”。
這臺黑色的3D打印機,高約38厘米,背后掛著黃色線圈,這是制作模型的原料。啟動打印之后,3D打印機內的噴頭開始工作。形如鉛筆頭的銅噴頭在制作平臺上來回移動,黃色線圈經過一條管子連接到噴頭,被200攝氏度的高溫熔化后,流出噴嘴。直徑為0.2毫米的“筆尖”先勾勒出茶壺的底座以及蓋子的輪廓,接著就像一只神奇的手,一層層地往上“涂”。30分鐘后,跟電腦中三維模型一模一樣的一個迷你型塑料茶壺就誕生了。
這個迷你茶壺高約2厘米,內壁光滑,外表鮮亮,手摸上去有點磨砂的感覺。三維模型中茶壺和茶壺蓋子是分開的,但打印出來后,蓋子和壺身非常匹配。盡管原材料是塑料,但剛剛制作好的塑料茶壺沒有一點臭味。張文義解釋,原料是來自美國的PLA(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由玉米纖維提取而成,比較環保。
產品賣到了俄羅斯和法國
除了茶壺以外,3D打印機還能做什么?張文義說,3D打印機能很好地應用于工業領域,在溫州開關、閥門、鞋類、紐扣等特色行業,都可以得到廣泛應用。按照傳統的方式,要大量生產某一樣東西,模型設計好之后,一般要制作模具(簡稱“開模”),但由于受技術、材料等因素影響,有時候開模后要經過幾次修改才能最終定型,不僅成本比較高(動輒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而且耗費時間較長。而3D打印機可以把設計好的模型直接打印出來,根據實物進行修改、完善,再制作模具,進行批量生產。
在凱寧公司的櫥窗上,擺設了3D打印機生產的很多成品,有馬、房子模型、齒輪、人頭骨等。張文義說,3D打印機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它的潛力還需要挖掘。
張文義說,該公司的產品在阿里巴巴等網站上架后,已經接到了不少國內外的訂單,客戶來自電氣、廣告策劃、燈具等行業。上月底,他們將50臺3D打印機賣給了俄羅斯的客戶,現在正在趕法國客戶的一個訂單,有100多臺。目前企業的場地已經無法滿足訂單的生產要求。
售價最低6000元中小企業都能用得起
在制造3D打印機之前,老家在樂清虹橋的張文義做的是變壓器生產和銷售。
張文義說,從變壓器轉行生產3D打印機,這主要是看到了這個市場的前景。2011年,一個在國內代銷3D打印機的朋友說,這個設備國內市場前景很好,讓他進入這個行業,研發生產3D打印機。當時,張文義忙于自家的變壓器生意,沒有把這事放心上。第二年,他感覺變壓器行業有點走下坡路,為了公司今后更好地發展,他開始尋找“另一條腿”。
機電工程專業畢業的他找到了一名電子專業的合伙人,并與德國紐倫堡大學的一名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生合作,研發3D打印機及配套的控制軟件。今年4月底,他們研發的第一臺機器面世。6月,該機器開始批量生產。
目前,張文義公司已經能生產3種型號的3D打印機,其中包括兩款熱熔型3D打印機和一款激光樹脂3D打印機,每臺售價在6000~50000元不等。
“我要造出咱們溫州中小企業都用得起的3D打印機。”張文義的這個愿望現在已經成為現實。本月底,他準備在樂清市科技孵化創業中心舉辦3D打印機展,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和體驗3D打印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