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千億市場規模:激光電視產業化春天何時到來?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電子報2013-12-17 我要評論(0 )   

    激光電視將是第四代電視。在今年光博會上,深圳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CEO李屹曾這樣表示。前不久,由深圳光峰光電研發、國際家電巨頭LG代工制作的100英寸炫幕激光電視正...

     “激光電視將是第四代電視。”在今年光博會上,深圳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CEO李屹曾這樣表示。前不久,由深圳光峰光電研發、國際家電巨頭LG代工制作的100英寸“炫幕”激光電視正式亮相京城。這個全球首款激光電視曾在今年年初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榮獲“未來產品獎”,獲得了眾多專業人士的好評。不過,它高達10萬元的售價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據了解,這款激光電視至今尚未在市場上大規模銷售。

     

      在業內專家看來,激光顯示作為具有顛覆性的下一代顯示技術,一旦產業化會有上千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但由于成本高昂,激光電視在這種“豐滿”的理想之下卻面臨著“骨感”的現實,在產業化進程中遭遇了許多難題。激光電視產業化的春天何時才能到來呢?

     

    激光電視

      顯示革命 開啟電視新時代

      激光顯示被譽為顯示領域的“最高境界”,激光電視將成為第四代電視。

      放眼整個彩電行業,液晶電視的霸主地位牢不可破。近年來,擁有超薄、節能、色域廣、壽命長等特點的液晶電視和OLED電視風生水起,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但這絕非電視機發展的頂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教授許祖彥告訴記者,“激光電視的出現將帶來人類視覺史上的一場革命。”

     

      激光電視采用以紅、綠、藍激光作為三基色光源的激光顯示技術,能夠實現超高清、全色和真三維的高保真圖像顯示。據悉,未來激光顯示的幾何分辨力將提高到目前HDTV的幾何分辨力的12~21倍,顏色數將提高到目前HDTV的500倍,色域覆蓋率將提高3倍。理論上激光顯示將能達到人眼分辨率的極限,色域覆蓋率達到100%,這比目前液晶電視最高的62%色域覆蓋率又提高了一個檔次。在許祖彥看來,激光顯示將是顯示領域的“最高境界”。

     

      此外,相比于液晶電視,激光電視的能耗更低。據了解,激光電視的能耗相當于同尺寸LED電視(指真正采用LED燈泡作為顯示器件的電視)的1/10,是同尺寸液晶電視能耗的15%~20%。“100英寸LED電視功耗高達2000瓦左右,而‘炫幕’100英寸激光電視功耗只有200瓦,僅相當于40英寸液晶電視的功耗水平,連續播放4個小時僅耗1千瓦時電,節能優勢十分明顯。”深圳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胡安平告訴記者。

     

      在今年光博會上,李屹就曾斷言:“激光電視將是第四代電視。”從目前的市場動向和技術走勢來看,下一代的顯示技術必須具備更大尺寸、更好畫質和更高亮度等特征。基于這些特征,一些業內專家更看好激光顯示技術,其將在大屏幕高端電視市場逐步取代現在的液晶電視,成為電視機歷史上的又一次劃時代主流顯示技術。

     

      成本高昂 市場化阻力重重

      激光電視市場化的最大問題是性價比不高,目前尚未大規模量產。

      事實上,激光電視已經存在多年,但一直處在產業化前期,始終無法真正進入大眾家庭,目前僅適用于體育場館、大型會議室、賓館設施、市政建設和有特殊需求的高端用戶家庭。

      2006年,三菱推出了40英寸激光電視機;2007年,索尼55英寸激光電視機在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展亮相;2010年,三菱又推出了75英寸的激光電視。據記者了解,這些激光電視在市場上的銷量極其有限。中國從2006年就進入了產業化攻關階段,力圖解決一些關鍵技術的商用化問題,實現規模化生產,但遇到了重重阻力。

     

    “目前激光電視市場化最大的問題是性價比不高。它的成本高昂,還不能為普通老百姓所用。能大批量生產的、廉價的光源現在還沒完全解決,這是個很大的問題。”許祖彥指出。

      記者了解到,激光顯示系統需要體積小、成本低的紅綠藍三色激光器,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微型、低成本的紅光和藍光半導體激光器,但是還沒有可商用的綠光半導體激光器。NPD 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張兵告訴記者:“一個激光光源用到電視上至少要1萬元。如果要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就需要3個激光光源,成本將達3萬元以上。這個價格是普通消費者承受不起的。”

      由于綠色激光器的成本高昂,目前激光電視的價格高居不下,動輒就是幾萬元,光峰光電推出的100英寸激光電視價格更是高達10萬元。對于一般消費者而言,激光電視顯然是個奢侈品,性價比遠遠不及花幾千元就能買到的液晶電視。據張兵介紹,在光峰光電、中視中科、中視迪威、首控光電、長青激光這些從事激光電視研發的企業中,尚未有一家實現激光電視的大規模量產。

      此外,行業內對激光顯示技術認識不足、定位不清晰,也使得激光電視的市場化之路充滿坎坷。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分會秘書長趙漢鼎告訴記者,他接觸的某些業內人士其實對激光顯示技術并不了解,認為跟傳統的投影技術區別不大。而且,一些傳統的電視機企業難以拋棄液晶、OLED等現有的產業規模,在新一輪戰略技術儲備上還沒有對激光電視有清晰定位,也導致了激光電視在產業上滯后的尷尬局面。

      在許祖彥看來,激光電視將來必將引發電視行業的革命,成為大勢所趨。一旦實現產業化,激光顯示將在超大屏幕/大屏幕、家庭影院/電視、微型投影/手機投影、計算機屏幕/游戲機等四個市場形成千億美元的規模。但從目前的發展來看,至少還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

     

      專家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教授許祖彥:

      激光顯示的顏色豐富程度比現在的電視要高3倍,空間分辨率大10到20倍,顏色分辨率要大500倍。如此高的分辨率對于片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并沒有那么多高分辨率的片源。數字電視發展了這么久,高清視頻資源依然有限,并不是每個頻道都能看到高清的電視節目。所以,激光電視的發展需要兩個產業配套,一個是顯示行業,一個是廣播電視行業。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分會秘書長趙漢鼎:

      近幾十年,我們一直在引進國外的CRT與液晶顯示技術,相當于為日本人和韓國人打了很多年的工。但在激光顯示方面,我國掌握著核心技術,并且與國際水平同步,色域等個別指標甚至優于發達國家。未來激光顯示如果能實現產業化,不僅會掀起整個行業的革命,而且也會讓我國在顯示領域走在其他國家的前面,有力推動我國產業由“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中怡康副總經理彭煜:

      如今這個時代,賣硬件是不賺錢的。如果企業只把激光電視當作硬件來做,那是不長遠的。現在很多廠商都已經認識到,跟消費者缺乏互動關系就會失去市場。所以,激光電視一定得在人機互動的發展上付出更多,將自己跟消費者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把消費者變成持久的用戶,通過吸引用戶持續使用從而整合更多的服務,將用戶變成整個產業鏈上的供應系統,這樣才會有更大的市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