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擁有高科技含量的項目,誰就可以在現實與未來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呂梁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指出,當前全省促轉型、謀跨越的氛圍日益濃厚,加快轉型跨越發展是呂梁目前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引進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對促進我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早在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就表示要下決心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院士工作站,成立著名學校院所聯合實驗室,建成大規模智能電池管理系統、大功率激光熔覆再制造、大口徑紅外連續變焦光學成像系統和可變焦實時光學測量系統等三大高科技產業生產和技術孵化基地,改變該市高新技術產業缺乏發展平臺的狀況。
同時,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自2012年10月成立以來,圍繞推進科技強軍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需求,著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將國防科技大學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和成果,在呂梁市進行工程化和產業化,首批確定了高性能云計算、微納衛星、無人系統和能源互聯網等4個項目,作為重點發展方向,逐步形成呂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據悉,呂梁市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由呂梁市人民政府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共同創辦,是軍民融合、軍地合作的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的創新平臺,在編70人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人員占一半以上。期間,研究院還成立了包括國防科技大學校長楊學軍院士在內的5位院士和7位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組成的學術委員會,2013年成功申報了院士工作站。
結合呂梁市的優勢特色和戰略發展需求,研究院首批確定了的高性能云計算、微納衛星、無人系統和能源互聯網4個項目,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一是高性能云計算中心項目。高性能云計算中心可以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可以滿足城市規劃與城市管理、政務信息化服務、高性能計算、電子商務、物聯網、數據挖掘、軟件服務等多個領域的科技應用需求。2014年,該項目將建成具有千萬億次計算能力的呂梁云計算中心。
呂梁云計算中心,基于云計算平臺對外提供計算資源、數據資源,它可以在公共服務、基礎研究、支持產業創新、智慧城市和電子政務等多個領域進行推廣應用。建成后,可充分滿足呂梁、山西甚至是華北地區日益增長的高性能計算需求。
二是微納衛星項目。何為微納衛星?專家表示,星載AIS系統是一種通過低軌道衛星接受、傳輸船舶發送信號,實現對遠海海域航行船舶進行監控的船舶定位技術,可以接收船舶運行信息,為海運、導航、船舶管理提供數據支持。該項目計劃在呂梁研制并發射兩顆微納衛星,組網偵收全球范圍內的AIS信息。目前,研究院正在籌備在呂梁建立衛星地面站。
在現場,研究院副院長郭寶表示,AIS衛星及各類終端、配套件的研制與生產,將帶動眾多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形成從研制生產到應用服務的巨大產業鏈。他說,“通過AIS衛星發射以及配套建設,呂梁將建成衛星AIS數據接收中心、全球船舶動態監視中心、AIS數據服務中心,以及微納衛星研發基地。”
三是無人系統項目。這是被媒體廣為宣傳的項目,甚至被傳呂梁要造無人駕駛的民航客機。該項目主要針對無人機自主起降系統、&&&%&&%&&&%&&%&0射束驅動超長航時無人系統,以及無人機空域運行管控關鍵技術開展工作。目前,國防科技大學已經成功研制了自主起降引導控制系統的原理樣機,具備晝夜起降能力,并完成了20公斤級和50公斤級無人機的自主起降外場試飛,為大、中、小型無人機以及艦載無人機提供精確引導。郭寶說,“2015年前,我們在呂梁初步建成無人機系統研制的產業化基地。這對于推動國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呂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四是能源互聯網項目。能源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理念構建的新型信息能源融合網絡,是以互聯網理念構建的新型信息能源融合的“廣域網”,它以大電網為“主干網”,以微網為“局域網”。在對可再生能源“就地收集、就地存儲、就地使用”的基礎上實現能源的交換與共享,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把一個集中式的、單向的電網,轉變成眾多消費者互動的能源互聯網。項目計劃2015年前,完成能量路由器和分布式儲能及其管理系統等關鍵設備的研制和推廣應用,可以滿足未來能源互聯網中社區、家庭等各層次微電網系統中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儲能、智能能量管理的需求。
科技強則國家強,項目新則地方興。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工作,目前,該研究院的4個高科技項目已完成第一階段任務,取得初步成效。這四朵含苞待放的高科技“花蕾”,即將盛開在昔日貧瘠的呂梁山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