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激光電視在2013年異軍突起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家電網2014-01-14 我要評論(0 )   

    年終歲末,又到各行各業的盤點時刻。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具體到平板電視市場也是如此。以小米盒子為代表的智能化應用需求井噴,4K高清的賣場吆喝一浪...

       2013年,由三星以及深圳光峰光電等行業領先者引導的激光電視市場可謂風風火火。年終歲末,又到各行各業的盤點時刻。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具體到平板電視市場也是如此。以小米盒子為代表的智能化應用需求井噴,4K高清的賣場吆喝一浪高過一浪,曲屏OLED蓄勢待發。。。但與往年不同,2013年的平板電視市場除了一如既往的充滿熱點與賣點外,還富有戲劇性----激光電視在第三季度的橫空出世,為喧囂的市場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讓許多業界觀察者或多或少有些意外。

      激光電視,似乎是在一夜之間冒了出來,但給人感覺又仿佛有似曾相識之感。100寸巨幕,超薄高清零輻射,由LG和環球華影領銜的新型激光電視一出道便突顯著“高大上”的獨特氣質。這讓很多人對它的過往未來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七年之癢:遲遲難入市為哪般

      激光電視,說起來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事實上,遠在十年前,當OLED作為一個新語匯尚未現身的時候,激光電視就以時髦熱詞、甚至是擲地有聲的實物已經有過一撥浪奔浪涌的風光。2003年,中國就推出了激光原理的樣機,05年更是連續推出了60/80/140英寸三大尺寸的激光電視樣機;索尼在同年推出了超大屏幕激光電影;三菱在06年推出激光電視樣機;07年索尼也相繼推出55英寸激光電視樣機。

     

      2007年8月,第四屆CRC會議(中國彩電行業研究季度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專家特別為激光電視作了推介,稱激光能夠反應出人眼能夠看到的90%的顏色,遠高于CRT和平板電視的30%左右,預測激光電視將是未來幾年的主流顯示設備。當時,業內人士認為08年將是激光電視的轉折年,索尼甚至認為2010年將是激光電視的爆發年。然而,如今七年過去了,似乎一切都成了笑談。如果不是2013年秋冬季以LG和環球華影為代表的新型激光電視,人們似乎都已忘了這位平板電視俱樂部的老會員了……

     

      事實上,在過去的七年里,傳統的激光電視之所以難有大作為的原因,歸根結底,便是原有的技術路徑設計導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畫面成像需要的三原基色難以以低成本直接激發,加之熱光源直接投射所形成的高熱,也使得普通熱屏難以承受激光的灼燒。于是,在既有技術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被譽為“電視發展史上的視覺革命”的新生一代的腳步也停了下來。

     

      老兵新傳:另辟蹊徑柳暗花明

      在索尼、三菱、日立、東芝等一批日本廠商從最初的激光電視領域的先驅變成先烈,紛紛黯然離去之后。2012年,事情有了新變化:LG、環球華影等公司跳脫了傳統思路,另辟蹊徑探索出了一條新的激光電視研發之路。簡單的說,就是將純冷激光通過激發熒光粉轉換投射成像呈現。這樣做的好處是,首先解決了激光的低成本發光應用的獲得問題,其次是由于熒光粉成像系“冷光源”呈現;如此一來,激光高溫灼燒熒屏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在搬走了最大的一塊絆腳石之后,激光電視的各項優勢盡得展現。以環球華影已經上市的100寸炫幕激光電視為例。由于采用了全球首創的ALPD激光熒光粉顯示技術,加之國際領先的DLP成像、UST投射和玄烏冷屏反射的仿生優化顯示系統技術,徹底擺脫傳統電視的熱屏直射顯示和刷新頻閃的觀看方式和困擾,對眼睛和視力沒有刺激和傷害,即使長時間觀看也不會出現傳統電視的眼睛疲勞和干澀癥狀,特別適合幼兒和老人健康使用。

     

      在以炫幕激光電視面前,似乎LED也有些黯然失色了---其色彩表現能力是LED液晶電視的3倍,色域覆蓋率從LED電視的62%提高到90%以上,同時,其節能環保方面也是優勢明顯,功耗僅為同尺寸LED液晶電視的20-30%,

     

      在剛剛結束的“2013年(第九屆)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高層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刁石京特別強調:2014年要繼續推動彩電技術創新,支持4K、激光電視開發。這也被外界解讀為激光電視全面發力的信號。

     

      現在,問題似乎就剩一個了,作為一個產業,在LG、環球華影等領軍廠商的背后,會有多少追隨者會在短時間內入盟?這或許將直接決定激光電視將在多長時間內進入普通家庭。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