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南風股份收購中興裝備 3D打印具爆發增長機遇

    激光制造商情 來源:證券時報網 2014-01-14 我要評論(0 )   

    近日,南風風機股份有限公司(300004,以下簡稱南風股份(37.950, 0.06, 0.16%))發布公告,將通過發行股份結合支付現金的方式,以19.2億元的價格收購中興能源裝備股份有限...

      近日,南風風機股份有限公司(300004,以下簡稱南風股份(37.950, 0.06, 0.16%))發布公告,將通過發行股份結合支付現金的方式,以19.2億元的價格收購中興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裝備)100%股權。其中,公司將現金支付2.67億元,剩余部分通過以31.47元/股的價格增發5253.98萬股完成支付。同時,公司將向不超過十名其他特定投資者定向增發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4億元。

      根據公司公告,本次公司的收購標的中興裝備2012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5.88億元、1.18億元,分別為南風股份同期的169.28%和290.56%,交易完成后,將對公司業績將產生顯著的影響。同時,一方面中興裝備與上市公司的主業有著很高的契合度,具有交叉的客戶網絡,存在一致的利益追求和高度的互補性,另一方面本次重組還能進一步完善公司的銷售網絡,有利于公司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南風股份近年來的發展頗具看點,傳統上公司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龍頭企業,尤其在國內核電風機設備領域,公司市場占有率超過70%,前幾年因為福島核泄漏事件對核電站建設的不利影響,公司核電通風設備生產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隨著國家核電站建設的加快,公司的傳統業務已經重新迎來加速發展的機遇。同時,公司近兩年積極開拓新型產品,尤其是PM2.5處理設備和3D打印技術,為公司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特別是后者“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被譽為最具市場潛力高端3D打印應用,一旦投入使用,下游將展開600-800億元的市場空間,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另外,本次收購中興裝備也可以間接加快公司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的產業化推進。公告中指出,公司在3D打印技術研發中,對金屬構件母材(特種金屬材料)的要求很高。而中興裝備有著多年積累下來的雄厚的特種金屬材料研制技術基礎,同時,中興裝備良好的客戶基礎有望加速上市公司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的市場拓展進程。

     

      一、通風與空氣處理行業龍頭企業核電通風設備將重回高速發展

      (一)公司是國內通風與空氣處理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深耕核電領域形成絕對競爭優勢

      公司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龍頭企業,主要面向核電、地鐵、隧道、風電葉片、工業民用建筑五大領域。其中,目前公司在核電、地鐵、公路隧道等高端產品應用領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尤其在核電領域深耕細作,在核島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70%,是公司傳統的最強領域。

      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公司是行業內首家同時獲得核級風機和核級風閥產品的設計和制造許可證的企業,公司設計開發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第二代CPR1000和第三代EPR1000核電站核島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打破了國外對該項技術的封鎖和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是國內最先掌握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核島HVAC系統設備關鍵技術并和總承包經驗的生產企業。

      在地鐵領域,公司借助對地鐵通風環境控制系統進行設計和開發,開發出大流量、高壓力、高效率、低噪音的地鐵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產品,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達到同期國際領先水平,在地鐵領域通風與空氣處理設備的突破改變了國內地鐵通風與空氣處理設備依賴進口的局面。公司地鐵領域通風與空氣處理設備已經成功應用于國內地鐵線路。

      在公路隧道領域,本公司率先在國內開發出公路隧道用大型動葉可調軸流風機,與普通產品相比節省耗電量約10%,并已經成功應用在世界雙向最長的秦嶺終南山隧道的通風系統中。

      核電業務是南風股份發展的基石,公司在核島HAVC 系統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接近70%,公司在核電領域有多年積累。盡管前兩年受累于福島核泄漏事件,國內核電站的建設進度受到一定影響,隨著2013年國內核電建設的重啟,預計未來3 年我國每年將有6個左右百萬千瓦機組招標,隨著公司臺山、防城港、陽江、田灣核電項目陸續進入交貨高峰期,尤其是臺山核電站3.7 億元核島HVAC 開始集中交貨,公司傳統核電業務將重回高增長軌道,未來幾年,公司有望持續獲得大額訂單為公司未來持續增長提升動力。

      另外,國家發改委2012 年發布了近萬億軌道交通規劃,預計今后五年的年均投資額超過2000億元,地鐵風機領域也有望成為公司繼核電的另一個增長動力。

     

      (二)PM2.5 空氣凈化處理設備有望成為新業績增長點

      除傳統核電、地鐵等領域外,公司近年積極開拓新的增長點,與韓國PM2.5 空氣處理龍頭RITCO 成立合資公司(南方麗特克)處理有限空間內PM2.5空氣凈化問題,合資公司業務包括制造和銷售有關PM2.5 空氣質量控制的靜電除塵設備(ESP)并提供相應的服務,該產品為有限空間內的空氣凈化處理設備,主要運用于公路隧道、地鐵領域和民用工業建筑領域。

      合作方韓國RITCO于1991年成立,主要業務集中于系統集成,包括有關道路、鐵路及隧道的智能交通系統工程,環境及工業安全和電子貿易等。據悉,RITCO于韓國隧道道路監視工程有90%市場占有率,在智能交通領域屬韓國龍頭公司。

      目前我國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地鐵、隧道,還有大型建筑如機場等領域空氣質量也愈發受到重視,根據去年12 月剛剛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國政府將投入超過1000 億元,進行大氣污染專項綜合治理。目前我國PM2.5 空氣處理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隨著相關空氣治理政策出臺,公司作為空氣凈化處理設備產商將有望受益,該塊業務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二、重點投資3D打印產業化項目,技術能力遙遙領先,將迎來爆發性的增長機遇

      (一)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用于核電、火電等高端重型裝備的重型金屬3D 打印技術

      公司倍受資本市場關注的項目是其用于高端重型裝備的3D打印技術產業化應用項目,該項目市場空間巨大,從2011年公司增資佛山市南方增材精密重工有限公司(原名:佛山市南海南方風機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增材”),公司的3D打印項目——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產業化項目進展就一直牽動市場神經,日前公司公告其項目一期生產基地建設和設備部件采購工作已完成,電熔精密成型成套工程專用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已開始,并將于2014年2 月底完成,隨后將進入試生產狀態。此次公告設備安裝,證明3D打印技術已經度過可行性論證階段,全面替代傳統鑄鍛件加工工藝的革命性技術已經進入產業化沖刺階段,規模化生產在即,一旦成功應用,下游600-800億市場將開啟,公司的基本面將發生質變。

      傳統鑄鍛件加工需經過鑄錠熔鑄-鍛胚加工-模具制造-毛坯模鍛-數控加工等復雜程序,需15-20 萬噸重型鍛造裝備,工序多、周期長、成本高且材料利用率低。南風的3D打印技術將徹底改變傳統的鑄鍛件復雜生產過程,一次成型,技術優勢明顯:(1)制造周期縮短70%以上;(2)制造費用降低50%以上;(3)適應于加工各種形狀零件,不需模具;(4)所需設備和工藝流程簡單,是世界鑄鍛件制造史上革命性突破。#p#分頁標題#e#

     

      (二)南方增材重工股東王華明是國內激光成型技術的領軍人物;該領域領先全球,具備產業化基礎

      目前,南方增材重工股權結構為:南風股份持股51%、王華明持股31%。王華明教授是航空材料與結構研究部首席科學家,國內激光制造的學術帶頭人,北航團隊領頭人,在鈦合金結構激光快速成型工藝、成套工藝裝備及工程化的研究方面有十多年的研究經驗。從媒體報道及學術文章看,王教授提出“元多相難熔金屬硅化物高溫,研制出迄今世界最大、擁有核心關鍵技術的飛機大型整體鈦合金主承力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工程化成套裝備,制造出中國最大的大型整體鈦合金飛機主承力結構件,并通過裝機評審。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飛機鈦合金大型主承力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技術并實現裝機應用的國家。

     

      (三)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代表著重型金屬3D 打印最尖端的技術,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

      目前,重大型關鍵高性能金屬構件在航空、航天、電力、石化、冶金、船舶裝備得到廣泛應用,目前我國進口依賴度高。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制造技術難度大、裝備要求高、材料利用率低、加工量大、工序多、周期長、成本高。大型整體關鍵金屬構件制造技術和裝備能力不足是我國飛機、核電、火電、冶金等重大工業裝備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

      世界上大型鑄鍛件的生產能力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歐洲和中國。日本每年鍛件生產量在75 萬噸左右,韓國產量在90 萬噸左右。國際上大型鑄鍛件生產制造方面處于先進水平的企業主要有日本JSW、法國克魯索、韓國斗山重工等。中國能夠提供大型鑄鍛件的主要企業是一重、二重和上重在勞動生產率方面,國內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仍有較大差距。在技術水平方面,中國企業也有一定差距,部分大型、復雜鑄鍛件尚未攻關成功,只能依靠進口。關鍵時候還受到其對中國出口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項目的建設進程。在生產能力上,也無法滿足國內旺盛的市場需求。像火電設備汽輪機、發電機每年需要的轉子幾百根,前幾年80%以上都依靠進口。這么大的市場拱手讓人,其中原因既有水平不行,也有能力不足。

      南方增材重工自主研發的“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是新一代的重型金屬構件快速成型加工技術,是高端重大工業裝備大型、特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制造方式的一項變革性技術,可廣泛應用于百萬千瓦核電裝備、百萬千瓦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及水電、石化、冶金、船舶等行業現代重大工業裝備合金鋼等重型金屬構件的制造,能夠有效打破國外對高端重型鍛件核心技術的封鎖,填補國內空白,加快高端重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四)項目潛力大,如產業化成功公司業績將獲得高速增長

      根據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 年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要從2010 年的約1.6 萬億元增長到6 萬億元以上,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從8%提高到15%。

      未來10~15 年將是我國推進工業化的關鍵時期,核電、火電、水電、冶金、化工、船舶等行業都將繼續快速發展,孕育著對大型鑄鍛件的空前需求。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代表了未來高端重型金屬構件的加工趨勢,隨著我國高端重大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該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根據公告,公司3D打印生產平臺即將進入試生產階段,一旦產業化成功,公司將迅速擴充產能,高端重型鍛件市場份額將快速提升,公司業績將爆發式增長。

     

      三、并購中興裝備將帶來巨大的現實價值和潛在的協同效應

      (一) 收購中興裝備,能源工程特種管件市場廣闊

      此次,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強勢收入中興裝備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無疑更增添了重要的砝碼,中興裝備前身南通特鋼于2007年通過整體改制方式成立,南通特鋼的前身為中興特鋼,中興特鋼為成立于1990年3月的集體所有制企業。中興裝備主營業務是為石化、核電、新興化工、煤制油化工等能源工程重要裝置提供特種管件產品,是國家大型石化及核電工程重要裝置不可缺少的關鍵部件。中興裝備是能源工程特種管件行業的領軍企業,是我國能源工程用不銹鋼無縫管特種管件產品規格最全、外徑最大、壁厚最大的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國內最早進入該行業的供應商之一。公司2012年收入為5.9億元,凈利潤1.2億元,2012年石化、核電和煤制油化工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55%、28%和11%,綜合毛利率32%。中興裝備是國內核電站用核1、2、3級不銹鋼管、鍛件,核2、3級碳鋼、合金鋼管道主要供應商之一,同時也是中石化、中石油和神華集團的特種管件主要供應商之一。

      根據收購協議,中興裝備2013-2016年業績承諾為扣非后凈利潤分別不低于8,000萬元、12,800萬元、14,080萬元、16,192萬元,復合增速達26%。收購價格對應2014年估值為15倍,考慮到其未來成長性和較高的行業壁壘,收購價格合理。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在現有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集成設備業務基礎上,進入高端能源裝備制造業子領域,即能源工程特種管件行業。“十二五”時期,隨著石化、電力、核電、煤制油和新興化工行業的發展,我國能源工程對特種管件的需求將不斷增加,給我國能源工程特種管件生產企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其中,石化行業對專用設備的需求呈現逐年增加趨勢,2012 年我國煉油、化工生產專用設備制造行業收入710 億元、較2011 年的616 億元增長15%,2013 年上半年煉油、化工生產專用設備制造行業實現收入372 億元、同比增長14%;核電已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力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2012 年出臺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 年)》指出,2015 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000 萬千瓦、在建核電裝機規模將超過2,000 萬千瓦,到2020 年中國核電裝機將達到在運5,800 萬千瓦、在建3,000 萬千瓦、核電占電力總裝機比例提高至5%以上,由此預計到2020 年我國核電用不銹鋼管約需4萬噸、合金管約9萬噸;同時,新興化工、現代煤化工、國防工業、冶金裝備制造業、化工機械設備制造業及沿海石油等領域的快速擴張也將帶來相應的特種管件市場需求,能源工程特種管件市場廣闊。

     

       (二)為加快“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的產業化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產業化項目”(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將進入試生產階段。該項技術是公司基于現有產業鏈,參與新材料、新工藝等新興技術和產業的一次積極努力嘗試,是一種原創性的重型金屬構件短流程、綠色、精密、數字化、“近終成型”新技術,具有構件性能優異、機械加工余量小、節省材料、生產周期短、降低制造成本等特點,在核電、火電、水電、冶金、化工、船舶等行業高端重型裝備制造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通過前期的研發,公司已掌握了技術專業特殊合金鋼絲原材料的冶煉、加工、檢驗、儲存關鍵技術、特殊輔助冶金材料和其制備關鍵技術以及冶金控制關鍵技術。#p#分頁標題#e#

      隨著公司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產業化的穩步實施,未來的運用領域將更加廣闊,因此,對特種金屬材料的要求也更高。通過收購中興裝備,公司將大大加速技術產業化的步伐,中興裝備多年來致力于專業生產石化、核電、新興化工等行業能源工程特種管件,探索并積累了相關的生產核心技術,具有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能夠保障特種金屬材料具備優良的理化特性,因此,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興裝備將對加快“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工程產業化進程產生如下價值:

      (1)特種金屬材料研制:中興裝備在多年的能源工程特種管件的研發、生產過程中,已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基礎和大量一手的研發、生產經驗數據。公司將利用中興裝備已有的特種金屬材料研制優勢,優化原材料配方設計,為該項技術金屬構件所需原材料母材開展定制式的材料研發和配方、微量元素調整等工作,使原材料性能、成型技術和市場需求實現互相匹配,進一步提升公司的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為該項技術產業化的穩步實施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2)加速產業化進程: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作為一項現代化輕工技術,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傳統鑄鍛造加工技術。該項技術能成功實現產業化的先決條件包括:1)產品性能能滿足客戶需求;2)其實用性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的該項技術將在高端重型裝備制造等相關領域與中興裝備當前市場領域具有較大的重疊。中興裝備良好的客戶基礎有望加速公司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的市場拓展進程,縮短工程化應用和產業化所需的時間。

      (3)原材料供應: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未來成功投產后,相關原材料(特種金屬材料)需求將急劇增加。本次交易完成后,作為公司的子公司,中興裝備特種金屬材料產業體系完整,可以保障相關原材料供應數量的穩定性、性能質量的優質性,并可以對相關原材料的各項需求做出及時響應。此外,中興裝備在技術保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較外部供應商也具有無法替代的優勢。

      (4)物流支持:中興裝備地處長江邊,具備良好的運輸體系。同時,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成功產業化后所生產出的重型金屬構件體積大、重量沉,水路運輸獨具優勢。未來,中興裝備可作為該項技術產業化基地之一,為公司提供物流保障。

     

      (三)收購利于公司3D打印項目拓展,并有望在核電、石化領域發揮協同效應

      公司備受矚目的3D打印技術的成功應用取決于:1)產品性能能滿足客戶需求;2)其實用性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的該項技術將在高端重型裝備制造等相關領域與中興裝備當前市場領域具有較大的重疊。中興裝備良好的客戶基礎有望加速上市公司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項目的市場拓展進程,縮短工程化應用和產業化所需的時間。

      另外,并購成功后有望在核電、石化領域發揮協同效應。一方面可進一步深挖核電領域市場,實現交叉銷售,雙方在核電市場均有較大市場占有率,具有一致的利益追求和高度的互補性。另外一方面有助于拓展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集成設備在石油化工等其他領域市場的應用。上市公司主打的高端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集成設備,除應用于核電領域外,還可廣泛應用于火電、城市軌道交通、公路與海底隧道、石油化工、冶金、造紙、環保、軍工等多個領域。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專注于核電、地鐵、隧道等高端產品應用領域,在這三個細分市場的市場占有率排名分別為第一位、前兩位和前三位。同時,隨著我國石化等重工業建設的快速發展,石油化工等其他市場規模和前景也十分可觀并持續增長。中興裝備2012 年石化類業務占比55%,重組后上市公司可利用中興裝備優質資源向石化領域通風設備市場拓展。

      總之,本次收購中興裝備對于南風股份的發展極為有利,資本市場對于本次收購也是高度認可,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公司依舊保持了穩定的市場估值。究其原因,此次收購拓展了公司產品線,發揮了雙方的技術協同創新作用,雙方的市場渠道又能相互補強,對于雙方公司的發展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同時,通過收購也優化了公司的財務結構,資本的回報效率得以提升,股東內涵價值巨量增長,自然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同時,更重要的是,本次收購將加快公司3D打印產業化的進程,給公司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的后市發展值得期待。(CIS)

      主要裝備與生產工序制造裝備:需要 200 噸以上大型電弧爐等合金鋼冶煉設備及鋼水處理和鋼錠澆注設備、12500 噸或15000 噸水壓機等鍛造設備、大型構件熱處理淬火設備等。制造裝備:只需自主研制的重型構件電熔精密成型裝備一套。

      制造工序;合金鋼水電爐冶煉、鋼包精煉、真空除氣、鋼錠澆注、鋼錠冒口氣割下料、沖孔、鐓粗、芯棒拔長、馬杠擴口等鍛造、粗加工和淬火熱處理等工序。 制造工序:電熔精密成型一道工序即可完成構件精密坯件制造。構件最終熱處理前無需機械加工,無需淬火熱處理及其淬火設備。

     

      我國規劃 預計市場需求

      核電裝備領域 我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 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7000 萬千瓦以上,設備的國產化率達到70% 一套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核島部分的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和穩壓器的殼體及管板、主管道鍛件按5 億元計算,平均每開工建設5 臺核電機組,大型鑄鍛件市場在25 億元以上。

      水電裝備領域 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估計,未來10 年內將新增單機容量50 萬千瓦及以上大型水電機組200 多臺,每年平均新裝20臺 按照每臺大型水電機組需鍛件250噸,大型鑄件150 噸計算,我國每年需要水電大型鑄鍛件8000 多噸。按照從鍛件毛坯到成品鍛件成品率55% 算,水電設備年均需求毛坯鑄、鍛件1.6 萬噸以上。

      火電裝備領域 根據國家發改委重大技術裝備協調辦公室公布資料,預計2020 年全國裝機容量將達到900GW預計大型燃煤機組每年約增加100 臺。根據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每臺

      大型燃煤機組平均需要大型鍛件約230 噸,大型鑄件約250 噸,按照從鍛件毛坯到成品鍛件的成品率55%計算,火電平均年需毛坯鑄、鍛件約7 萬噸。

      石化裝備領域 國家發改委《煉油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和《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預計我國原油加工能力到2020 年達5億噸左右預計未來10 年新建和改造20 多個千萬噸級大型煉油廠,煉油廠配套的大型加氫反應器的需求量相應增加,其中千噸級以上加氫反應器占1/3,預計每年需鍛焊結構的厚壁重型容器30 臺左右,市場規模大約40-50 億元。

      船舶裝備領域 國內每年將需要大型船用曲軸350 根以上,萬噸級水壓機上生產的毛坯鍛件年均需求量超過5 萬。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