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都福集團(都福集團;紐交所代碼:DOV)的全資子公司都福(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31日宣布完成對北京太爾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太爾時代”)的戰略投資。太爾時代的產品與業務已被加入都福集團旗下打印與識別事業部的業務范圍。
對太爾時代的戰略投資符合都福全球五大發展領域的戰略思路, 也是都福集團在投資并購方式上采取的新模式。作為戰略投資者,對太爾時代這樣的細分行業的領導者的投資,符合都福對打印技術行業全球化布局的戰略關注。憑借都福在打印與識別領域的行業技術領先優勢和其全球市場及物流和服務網絡的覆蓋, 可以實現太爾時代提升其打印機產品在的全球市場的份額增長的目標。
2010年,太爾時代開始生產桌面級產品,并開始發力海外市場。其名為“UP!”的產品已累積出口過萬臺,2012年末,在美國MAKE雜志的評測中獲得最佳推薦,2013年推出了新一代的UP Plus 2。同時,其工業級產品也沒有疲軟。據美國咨詢公司Wohlers Associates出具的報告,其5000美元以上級別的設備在2012年占全球總銷量的2%,排名第四(Object+stratasys+solidscape合并為一家)。2013年獲得了數千萬元的銷售額。
對于桌面級產品的門檻,郭戈曾表示,雖然桌面級技術雖然開源,但其產品應用了很多自主技術,特別是軟件方面均為自主開發,“怎么把模型分成層片?怎么規劃路徑?軟件是來控制這個過程的,它涉及到精度、速度和操作體驗,是核心和靈魂”。有別于國內其他3D打印公司濃厚的“校企”氛圍,太爾時代雖然有清華的學術背景,但在研發和經營上相對獨立。清華大學機械系副主任林峰教授告訴黑馬哥:“我們跟太爾時代是獨立的,互不要錢,老師學生也不去。”
受制于中國創新氛圍的不足,國內3D打印設備、特別是桌面級產品的市場一直發展緩慢。對于本次融資,郭戈表示:“作為一家本土公司,太爾時代將與都福集團保持緊密合作,利用全球資源和全球市場,實現最佳的企業運營方式與可持續增長,成為全球最受客戶信賴的3D打印機供應商”。
都福集團亞洲區總裁張岳鵬表示:“都福的目標是在所處的每一個工業市場都成為領導者,在集團這個統一的多元化平臺上,最終實現全球化的市場覆蓋。具體到單一的企業并購過程中,都福集團追求的并不是規模經濟,而是力求尋找和打造細分行業領域里的領導者。太爾時代這樣的領先的創新型企業符合都福的長期投資戰略方向,也符合股東對共同發展的期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