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18日報道,美國海軍計劃今年夏天在一艘現役軍艦上部署并測試首個固態激光武器系統,并將于兩年內測試一種艦載電磁軌道炮。輿論認為,這將從根本上改變美國海軍的作戰方式。
報道稱,美國海軍計劃將這種固態激光武器系統部署在一艘奧斯汀級兩棲船塢運輸艦“龐塞號”上,然后將其派往波斯灣進行測試。該武器系統可單人操作,能夠以超音速發射能量束打擊并燒毀目標或破壞其電子系統,將主要被用于應對無人機、快艇和漁船群等所謂的“非對稱威脅”。
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定向能與電子武器系統項目經理齊夫表示,同《星球大戰》等科幻電影不同的是,現實中的激光武器在使用時不會看到激光束,而只能看到目標被打擊后的損傷結果。他認為,這些新型武器有助于美國海軍“超越成本曲線”,或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作戰方式。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也已對另外一種新武器即電磁軌道炮展開陸地測試,其炮彈能夠以音速的六至七倍的速度發射,殺傷力巨大。齊夫說,美國海軍希望能夠用軌道炮替代傳統的大炮,遠距離發射致命炮彈。這一新型武器有待進行艦上測試。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海軍已經擁有許多先進和強大的武器,積極發展激光武器則是出于經濟成本上的考慮。據了解,通常美國海軍裝備的攔截導彈每枚造價至少100萬美元,而按照30千瓦左右的功率計算,激光武器每發射一次的成本僅需幾美元,相比之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有美國軍事專家指出,上述兩種新型武器都存在一定缺陷,譬如激光武器易受到天氣和環境因素影響,而電磁軌道炮則需要巨大的電力來發射炮彈。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