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聲電臺網站2月20日發表題為《美國海軍的作戰激光——威望比金錢更寶貴》的文章,作者為謝爾蓋·杜濟。文章稱,五角大樓2014年將開始在美國軍艦上裝備激光武器。美國人把此舉稱為軍事領域的革命,但專家懷疑該計劃的效果。
文章稱,2014年夏天,第一臺激光武器系統將出現在正在波斯灣游弋的“龐塞”號兩棲船塢運輸艦上。海軍打算用它來對付敵人的無人機和快艇。他們認為,激光武器將徹底改變作戰方式。
美國人特別強調了經濟效益方面。據他們計算,使用激光武器的成本遠低于傳統武器。比如,發射一枚攔截導彈需要花費美國納稅人約150萬美元,而發射一發激光炮只需要幾美元。
嚴格地說,激光只是光學武器的一種,物理學決定了武器實際運用的局限。比如,激光不能打到視野之外,它的射線只能達到肉眼能看到的目標。此外,獲得強力激光射線需要大量能源。激光的另一重大缺點在于,它的效果在復雜氣象條件下或遇到濃密煙幕時會大打折扣(即使在理想的大氣條件下激光也會發生散射)。
專家們認為,這些系統性缺陷無法克服或彌補。俄塔社軍事新聞編輯部主任維克托·利托夫金說:“這是一件沒有前途的事。因為迄今為止沒有足夠大的儲能器來存儲遠程精確打擊所需的電能。”
文章稱,起初美國人在民用飛機波音747上安裝了化學激光,其主要作用是在加速階段摧毀敵人的彈道導彈。盡管試射取得了成功,但該項目被終止。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表示,要想在需要的距離擊毀導彈,必須有比現在強20-30倍的激光。以現有方法要想在加速階段擊毀伊朗導彈,必須在伊朗領空之內發射。況且,為了有效使用激光,還必須配備10-20架每架價值15億美元的飛機,再搭上每年1000萬美元的使用費。這對美國人來說都太貴了。
另一個有趣的項目是美國和以色列聯合研制的MTHEL激光炮。根據研發者公布的信息,這種激光炮的再裝填時間約為35-40毫秒,也就是說,發射者幾乎不用特別搞清楚目標往哪里飛,只需向雷達發現的一切開火。
然而,五角大樓撤掉了對這個項目的撥款。換句話說,美國人還沒有走出試驗性研究的范疇。俄羅斯戰略局勢中心主任伊萬·科諾瓦洛夫說:“美國人肯定隱瞞了最終成本。發射作戰激光不可能只要幾美元,甚至不止幾百上千美元。”
文章認為,目前,激光不是戰場武器,而是優勢武器。美國表明它掌握了這種介于常規武器和核武器之間的武器。但在實戰中運用它過于昂貴,缺乏合理性。
文章稱,當所有技術元件整體降價時,戰斗激光的成本才能落入合理區間。科技達到這一步大概需要10年。戰場只能由步兵來占領。激光、無人機和殲擊機都不能完成這項任務。
一些專家認為,美國的激光武器是一種形象工程,旨在展示“星球大戰”式的軍事技術優勢。此外,這個想法本身會挑起新一輪破壞全球穩定的軍備競賽。
文章還稱,激光武器(哪怕只是試驗品)出現在中東不會帶來地區和平,而只會使其變得更加遙遠。從自身安全角度來說,美國人寧可放棄而不是擁有這種武器。這一點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但對于一個謀求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的國家來說,形象應該比金錢更寶貴。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