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江蘇悅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陳云華在提案中表示,中國應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推動中國向汽車強國邁進。
江蘇悅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陳云華(資料圖)
第一、發揮政府引領作用,積極引導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目前,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正面臨更嚴峻的環境和能源的挑戰。尤其是隨著中國空氣質量下降,交通狀況惡化,國內一些重點城市簡單地通過出臺汽車限購限行政策,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改善空氣質量。硬性的出臺汽車限購政策真的能夠改善空氣質量嗎?北京自2010年12月起就開始實行汽車限購,時至今日,霧霾依然籠罩,并有愈演愈烈之勢。所以,建議國家不要硬性出臺汽車限購政策,應有序引導,從汽車排放、交通規劃等方面著手,系統性、針對性地解決空氣質量及交通狀況問題,引導傳統汽車有序健康發展,進一步奠定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作用。
一是嚴格控制汽車排放標準。據統計,美國私人汽車保有量達2.5億輛,是中國的2.5倍,但在美國常是藍天白云,空氣質量大大優于國內。因此,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解決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并不是從限制政策入手,而是用更高的法規要求,強化技術升級,不斷提高的排放標準和燃油消耗標準,解決發展與環境的平衡關系。建議國家在原有燃油消耗標準的基礎上,繼續強化傳統車燃油消耗標準,促使企業不斷開發新技術,以降低排放;在消費層面,繼續加大對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的消費引導。同時,加大力度推廣新能源車,出臺相關鼓勵政策,鼓勵小型車購買,引導和調整汽車產品消費結構,以達到降低排放標準的目的,促進汽車與環境的協同發展。
二是完善交通網絡,注重交通安全。限制車輛不能解決交通問題,只是緩解一下交通狀況,而且一段時間后,效果微乎其微,又恢復到原有狀態,因此城市規劃和管理水平是交通狀況的主要決定因素。解決交通擁堵,應從交通網絡的改善著手。我國機動車交通過多地依靠主路和次級干道,支路的條件很差,目前尚未進行有效的開發利用。由于支路系統欠缺,使得主路及次干道的壓力過大,導致城市出現交通擁堵。所以,我們在注重主干道規劃的同時,也應做好對次級干道和支路的規劃,提高車輛通達效率。其次,不遵守交通規則,違規駕駛,如汽車夾塞行駛、汽車碰擦事故等,導致道路狀況的惡化。我國需要在道路出行、安全行駛層面加大宣傳,提高國人文明交通出行意識。東風悅達起亞公司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車企,特別注重汽車交通安全公益傳播,多年來由全國600家經銷商展開安全意識宣傳。同時,公司在鹽城與當地政府共建國內首家兒童安全教育體驗館,并將安全教育體驗內容設定為小學生的必修課程。從娃娃抓起,切實提高國民安全出行意識。
此外,新一屆中央政府,將大力推動城鎮化建設,并進行了重點部署。汽車產業的有序發展,將會促進城鎮化的推進,為城鎮化戰略實施提供可能。
第二、加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合資自主品牌發展。
2013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突破1500萬輛,從總體市場份額看,合資品牌銷量占60%以上,并且在中高端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在國家前階段的政策引導下,國內各大合資企業也相繼推出合資自主品牌,其中以上汽通用五菱寶駿和東風日產啟辰為主導產品,憑借高性價比逐步贏得中國消費者的認可。盡管合資企業開發合資自主品牌意愿強烈,但從總體市場份額來看,目前合資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還太小,只有1.6%。東風悅達起亞公司也于2012年啟動實施了自主品牌戰略,第一款“華騏”牌自主品牌概念車已在2013年上海車展亮相,預計2015年正式批量上市。
為發揮市場換技術的最大作用,建議國家在政策層面,鼓勵目前已有雄厚資金基礎的合資企業,大力發展合資自主品牌。畢竟合資企業在營銷渠道、產品儲備以及研發資金等方面,與本土自主品牌相比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國家可在政府公務車采購、出租車采購等層面,鼓勵使用合資自主品牌汽車,并通過稅收杠桿解決研發資金投入,提高合資企業自主開發積極性,通過合資自主研發,進一步掌握汽車核心技術,促進產品升級,為建設汽車強國奠定產業基礎。
第三、大力推進新能源車發展,促進汽車產業升級。
為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國家制定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并從2009年開始在全國25個城市進行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但25個城市示范運行的新能源汽車只有2萬多輛,離當初計劃甚遠。最近,國家啟動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共批準30個城市和9個城市群。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能源補給基礎設施等都不成熟,以及對新能源汽車商業化運行的特點認識不足,部分城市投入不實、政績工程,均導致了推廣示范的效果不理想。面對目前嚴峻的環境形勢,東風悅達起亞已積極采用雙離合器(7DCT)、電動助力轉向(MDPS)、啟停裝置(ISG)及T-GDI渦輪增壓等技術,以達到環保節能的要求。同時,在新能源車方面,公司從2010年起,便著手研發純電動轎車,最高車速達135公里,一次充電續航里程達到140公里,快充58分鐘。截止去年底,已在鹽城進行小批量示范運營。未來,公司還將進一步加大純電動轎車投放力度,實現環境零污染。#p#分頁標題#e#
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建議國家在開發、購買、使用環節等出臺有效的鼓勵政策,提高企業開發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在開發環節,建議國家集中力量突破發展新能源汽車面臨的關鍵瓶頸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構建公共服務平臺,提升總體研發水平,實現技術成果共享。要在政府的引導、推動和組織下,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產業聯盟和結構調整,形成必要的合力,聯合進行多能源動力總成系統、驅動電極和動力電池以及關鍵零部件的攻關和產業化,盡可能使我國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少走彎路、揚長避短、減少浪費,力爭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盡可能短的時間,實現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跨越發展。
在購買環節,目前中央層面已出臺相應補貼政策,建議各地政府,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盡快出臺配套的鼓勵措施,讓普通老百姓愿意并能夠接受新能源汽車。
在使用環節,需要政府引導,統一相關充電標準,全局規劃充電樁布局,對初期使用電動車的客戶,可否提供免費充電等便利,平穩有序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中國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行業,作為中國產業鏈最長的產業,汽車產業對GDP貢獻巨大,2010年即貢獻了13%的稅收和6.13%的GDP,涉及相關就業人數超過4000萬人次。同時,中國汽車產業是一個健康的產業,2012年,我國人均GDP已突破6100美元,汽車千人保有量卻只有72輛,而韓國在1996年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千人汽車保有量就達到212輛。因此,按照國際汽車發展規律,中國汽車產業仍在正常軌道上健康發展,并將保持十年以上的增長,繼續成為中國經濟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國家積極引導傳統汽車有序發展,并大力發展自主品牌汽車,同時,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中華民族實現汽車強國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