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緊固件生產基地在浙江,而作為浙江最大緊固件生產基地的鎮海,其生產的緊固件日前被浙江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認定為該行業全省唯一的區域名牌。
三年前,因為高能耗及其帶來的環境污染,鎮海區一度計劃叫停已經發展了40余年、生產企業超過100家的緊固件產業,但相關各方經過激烈爭論,最后認定“只有落后的工藝和產品,沒有落后的產業”,并確定實施“科技引領產業升級,清潔生產環境和諧”的品牌聯動戰略,促進其由低端加工制造中心向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商務服務中心和高端產品研發中心的轉型發展。
要讓一顆顆螺絲帽成為響當當的名牌產品,必須告別作坊式生產方式。為此,鎮海緊固件行業年均技改投入超過1億元,設備逐步向高端化、全自動方向發展。大手筆的高投入,既實現了節能減排,又提高了生產效率,更保證了產品質量。
創名牌產品的硬件“硬”了,軟件更不能“軟”。為此,鎮海區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通過與國內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合作,致力于大跨度鋼結構廠房、高層建筑、橋梁、地鐵、高速列車和磁懸浮列車等緊固件高端產品的研發,提升行業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如“金鼎緊固件”已獲得1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并申報2項發明專利;“九龍緊固件”則成功開發了高速列車專用緊固件產品,達到業內頂尖水平,并成為國產戰斗機配套件。
“區域名牌的獲得,離不開一批個體名牌的形成。”據鎮海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陳俊介紹,自實施品牌聯動戰略以來,該區緊固件行業內已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浙江省著名商標4個、浙江名牌產品2個、寧波知名商標9個,寧波名牌產品4個,位居全國行業前列。
品牌,不僅讓鎮海緊固件摘下了“夕陽”帽子,而且使其在國內確立了中高端產品的整體形象。如今,鎮海緊固件的銷售價格雖然高于市場平均價格10%,卻依然供不應求。統計顯示,該區緊固件總產量目前已占全國行業總量的15%。2013年實現工業產值近40億元,出口交貨值14億元,在行業外貿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仍保持了逆勢增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