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激光電視的加速發展源自ALPD技術助力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電論壇2014-03-14 我要評論(0 )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的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視也經歷了飛速的發展變化。等離子電視、平板電視、高清電視,當這些新一代數...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的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視也經歷了飛速的發展變化。等離子電視、平板電視、高清電視,當這些新一代數字電視還在逐步走近我們的生活時,科學家已經在激光電視的開發上取得了重大進展;隨著顯示科技的不斷創新,日前有專家提出了電視再次換代升級的趨勢:從行業發展來看,“第一代電視”是指黑白電視,“第二代電視”指彩色電視,“第三代電視指高清電視,而第四代電視;將是激光電視,激光電視(LASER TV)的出現,也將會帶來人類視覺史上的一場革命。

      4K,曲屏,激光電視,儼然已成了當下平板電視的熱點。但三者相比,無疑的,激光電視對業界的震動更大。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可以勾勒出一條明顯的激光電視加速跑的路線圖:先是2013年5月,北京開建國內首個激光電視產業園;緊接著在第三季度,激光電視領軍廠商環球華影公司以及LG相繼推出100寸激光電視新品,之后在年底召開的年度平板電視高峰論壇上,工信部明確表態支持激光電視發展,再到如今,炫幕百寸激光電視入駐全國大中城市開售。這被許多業內人士解讀為,在經歷了近十年的徘徊不前后,激光電視開始中途加速跑,平板電視格局或將全面改寫。

      新技術助推激光電視加速跑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激光電視貌似是個新鮮事物,但事實上,業內對其并不陌生。早在2003年,中國就推出了激光原理的樣機,05年更是連續推出了60/80/140英寸三大尺寸的激光電視樣機;索尼在同年推出了超大屏幕激光電影;三菱在06年推出激光電視樣機;07年索尼也相繼推出55英寸激光電視樣機。 2007年8月,第四屆CRC會議(中國彩電行業研究季度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當時,業內人士認為08年將是激光電視的轉折年,索尼甚至認為2010年將是激光電視的爆發年。

      然而到了2012年,原本是作為激光電視先驅者出現的三菱卻突然發布官方聲明:“現有的生產模式已經無法維持公司正常運營,所以公司不再生產激光電視;但對于已售產品,我們將繼續支持配件供應和售后服務”。而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國內一些科研院所也聲稱已經開發出“成熟”的激光電視技術,但隨后卻音訊全無了。

      歸根結底,導致傳統的激光電視之所以難有大作為的原因,便是原有的技術路徑設計導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畫面成像需要的三原基色難以以低成本直接激發,加之熱光源直接投射所形成的高熱,也使得普通熱屏難以承受激光的灼燒。于是,在既有技術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被譽為“電視發展史上的視覺革命”的新生一代的腳步也停了下來。

      同理,如今激光電視卷土重來也依然是仰仗著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具體來說,就是以環球華影為代表的新型激光電視領軍廠商,完全掌握了ALPD技術(先進的激光熒光粉技術),攻克了激光電視在性價比、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根本性難題。簡言之,ALPD技術創新地采用藍光激光激發熒光粉產生綠光,以取代傳統的綠光光源。這個方式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大降低了成本。在節能環保方面,ALPD技術又有效降低了能耗。據悉,“炫幕”激光電視的耗電量在200瓦左右,功耗僅為同尺寸LED液晶電視的20%~30%,而預計到2015年,激光電視的能耗將再降低50%,這就更加符合居家生活的節能環保需求。

      正如環球華影董事長李屹所言,ALPD技術開啟了激光顯示技術產業化的開關。一旦長虹、海信、創維等彩電巨頭開始進軍激光電視行業,激光電視的成本必將大幅降低,家庭普及化的時代并不遙遠。

      100寸大屏:新技術直指平板電視軟肋

      在環球華影、LG一馬當先,激光產業園全面建成的熱絡局面下,有一個現象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那就是各家廠商推出或擬推的新型激光電視盡管在稱謂、型號、細節上有些許的差別,但不約而同的將100寸作為力推的處女作。顯然,這比眼下家電賣場規模銷售的最大屏幕平板電視—84寸還要大出許多,頗值得人玩味。

      說來也不奇怪。多年來,有關小客廳與大電視的視距問題一直令無數消費者糾結不已。進入2013年以來,55寸—60寸已逐漸成為主流消費尺寸,這讓大屏市場陷入兩難之地:一方面是消費者對大屏尺寸增長的進一步需求,另一方面是LCD和LED因自身技術所限,屏幕尺寸難有大的增長。據業內人士測算,84寸的平板電視要入客廳,客廳面積需達100平米左右,視距應至少在六米之上,這樣才能保證用眼健康與觀看效果。顯而易見,這與目前中國都市人群居住境況并不相符。或許,這也是最近幾年,“家庭影院”概念不再受青睞的原因,畢竟,沒有了巨幕電視作為依托,再高清的畫質,再優質的音響設備,都無法詮釋在家看電影的震撼之感。從這個意義來說,新型的100寸激光電視在此時入市可謂“來得正是時候”。

      仍以環球華影出品的炫幕百寸激光電視為例,作為全球首款冷光源、冷屏成像的零排放、零輻射的環保電視,由于采用全球首創 ALPD 激光顯示技術,加之國際領先的DLP 成像、 UST 投射和玄烏冷屏反射的仿生優化顯示系統技術,“炫幕”激光電視徹底擺脫了傳統電視的熱屏直射顯示和刷新頻閃的觀看方式和困擾,對眼睛和視力沒有刺激和傷害,即使長時間觀看也不會出現觀看傳統電視的眼睛疲勞和干澀癥狀。在這種擬生態播放系統呈現的柔和圖像前,只需3.5米以上的視距就可以輕松舒適的觀看,既不傷眼又免遭輻射,真正實現了健康與娛樂的完美結合。

      按環球華影董事長李屹的說法:“新型的激光電視,因為基于ALPD技術的成熟應用,已不存在尺寸的瓶頸。之所以以100寸作為起點,主要是考慮到普通高層住宅的電梯規格所限。因此,也可以說100寸尺寸是一個妥協的結果。未來,我們還將面向高檔社區、別墅區、有影視播映需求的放映室及會議室推出150寸至200寸以上的更大屏幕尺寸,而這正是激光電視最具競爭力的優勢所在。”

      激光電視與LED電視相比,首先在在圖像顯示方面,與LED同為固態光源的激光,無論是技術、成本還是領先性等方面,生來就有著LED難以比擬的諸多優勢,色彩更鮮明、亮度更高,在激光電視的技術上也掌握著主動地位。激光電視的優勢不僅是在顏色反應上,產品以激光器為主,經過光信號的處理,通過光圖象,最終形成圖像。這樣基本上可以去掉傳統的相關部件,省去一些光學器件之后,節省成本是30%至40%。相信激光電視普及一定是大勢所趨。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