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開關調光,LED照明應用競技的“潛力股”

    星之球激光 來源:LEDinside2014-03-29 我要評論(0 )   

    節能環保,一直以來都是推廣LED照明的高密度宣傳用語。殊不知,除此之外,LED照明與白熾燈,節能燈相比的優越性,更在于其可調光的特殊特性。當前,隨著光源替換潮的興...

           節能環保,一直以來都是推廣LED照明的“高密度”宣傳用語。殊不知,除此之外,LED照明與白熾燈,節能燈相比的優越性,更在于其可調光的特殊特性。當前,隨著光源替換潮的興起,LED已經開始從低調的配角走向前臺。在商業及家居照明產品的應用中不僅僅停留在裝飾和輔助光源階段,充分實現智能化調光,也是LED完全融入這些照明領域的發展趨勢。

    著眼于可調光的發展前景,3月27日,比亞迪微電子趁勢追擊,在“燈飾之都”中山古鎮國貿大酒店成功舉辦了比亞迪“智慧芯”可調光LED驅動芯片推廣會,搶先向業界發布了包含四段,三段,二段調光方案,開關調光色溫方案、wifi調光方案等新興技術。

    比亞迪微電子市場總監張智慧在發布會上指出,未來幾年,由于價格的迅速下滑,LED照明市場將快速成長,保守預計,2018年LED在整個照明市場的總額將達到50%。而市場的快速起量,也將進一步激化LED成本和價格下降。在今后3-5年內,LED市場將從最早的春秋戰國,過渡到七國爭霸,甚至到2018年可能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由市場多元化邁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另外,LED照明產品將由同質化向產品創新方向發展。LED創新功能的逐步加入,將會取代價格戰與成本廝殺,避免產品的嚴重同質化現象。而可調光作為LED產品非常重要的特色,值得花大力氣去普及推廣。

    據LEDinside觀察,目前有不少廠商都開始涉足LED可調光照明產品的研發,那么,可調光照明產品的賣點在哪?張智慧認為,首先,可調光要在LED照明產品中廣泛應用,市場基礎和群眾需求是最重要的“推手”。因為在辦公室,或開會演示PPT,甚至一天到晚作息時間不同,用戶對光的需求也不一樣。辦公室會客可能需要100%的照明亮度,居家休閑可能需要55%,而臥室僅需要10%,在此情景下,開光調光的人性化設計,能根據不同的情境選擇不同的亮度,節能概念更為直觀,深受老百姓喜歡。當前,可調光的市場需求,在辦公及商業照明的占比為45%,家庭照明為25%,前景廣闊。

    其次,針對國家來講,節能環保也是一大賣點。假設一個家庭共使用100w的傳統LED燈具,每天使用10小時,電費為1元/度,一年電費為365元。而使用開光調光LED燈具,每天耗電量為0.5度,電費為0.5元,一年電費為182.5元。這樣,每年每戶家庭節約用電約180度,全國2億家庭,每年節約用電360億度,相當于每年節約用煤1260萬噸。

    另外,調光功能還具備普及的技術可行性。因為白熾燈調光器復雜,不兼容,且面臨淘汰的宿命,而節能燈也不能調光。相比之下,LED不僅可調光,而且方便調光,調光功能是LED產品獨特的優勢。

    基于上述的發展機遇,比亞迪微電子認為,可調光模式,是LED產品創新的機會。由此,將可調光產品作為其AC-DC產品線的重要突破方向。張智慧指出,比亞迪可調光產品在2013年Q4的出貨量為500K,而今年Q1的出貨量已接近3KK,Q2預計將達到6KK,Q4將朝著25KK目標沖刺。張智慧強調,公司調光產品的增量一定要超過LED的增長量。比亞迪微電子今年的重心就在于調光,要把LED節能的概念普及得更加淋漓盡致。

    比亞迪微電子可調光LED驅動芯片的優勢在于以下幾點:

    1.簡單易用,不改變用戶習慣:四種亮度可供選擇:100%,55%,25%,10%。首次開燈亮度為100%,與普通燈具完全兼容;只需連續按動開關就能調光;智能識別,匹配用戶開關動作時間

    2.不需要調光器,電源不增加成本:無需任何調光器,只要有開關,就能調光:外圍元件與傳統反激式電源完全一樣,最低僅需21pcs元件

    3.所有亮度均高效率,真正節能。在不影響用戶對燈具亮度要求的前提下,較傳統燈具節能50%以上

    4.開光調光:成本低廉,兼容任何開關,元件數少,方案簡單,調光效率高,研發周期短,市場風險低。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