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跟隨用戶角度去看待現在的顯示市場,貌似很多關鍵詞和熱點其實離我們仍有一大段距離,在2013年中,4K的邁進速度有目共睹,而一直以來例如3D等游走在宣傳前端的技術特點,究竟為我們創造了多少的體驗改善呢?
一年一度專業視聽業界盛事InfoComm China2014將于2014年4月9-11日在北京的國家會議中心盛大開展,參觀者可藉此平臺遍覽市場上的新品,相隔一年,顯示市場的變化在筆者看來 是在去年的基礎上提出進一步的達成去年的展望,將更多市場熱詞變為現實。
激光十年一刻:2014要有大作為
激光光源在2014年中,對于投影機產品線而言影響重大,在多年的演變中,激光光源對待的不光光是用戶的質疑和市場的標準否定,在廠商的角度也一直在旁敲側擊的想將其放到更有影響的高度,在時間打磨中,激光也迎來了新的埋進。
激光光源應用于投影產品中,一直存在很多的質疑,由于它的集束光源的特性,無法擴散,從而實現均勻的投影畫面效果;另一方面,激光的危害性也非常大,廠 商應用也非常謹慎。自從去年開始,投影廠商紛紛推出激光光源投影機,讓激光光源又一次成為業界的焦點。在Infocomm 2013的展會現場,NEC、索尼都帶來了激光光源工程投影機的展示應用。
索尼在去年的展會上,首次展會其推出的世界上第一臺3LCD激光投影機,在當時,該機擁有4000流明亮度,分辨率為 WUXGA(1920×1200)。同時該機在安裝方面較為方便,帶有梯形校正和幾何校正、邊緣融合功能,可實現無縫隙的寬屏幕投影;低使用成本與節能, 激光光源20000小時的壽命,可以節約用戶后期的使用成本,若每天使用8小時,每周5天運行,也可使用超過10年的時間。
NEC激光 數字放映機早在去年就已經發布,其亮度達到5000流明。據了解,在目前的民用激光光源投影機,受美國激光管制協會的要求,為了用戶的健康、安全著想,投 影的亮度不超過5500流明。不過根據全球經濟發展狀況、高亮需求和環保號召,在2013年底美國激光管制協會、歐盟的機構都將逐步降低激光的限制,預計 2014年激光工程投影機將是爆發之年。讓我們一起期待激光光源投影帶來的超級亮度工程投影機產品。
建筑投影的應用,可以說,不缺乏技術,而缺少應用創意,展現形式將是建筑投影應用的價值所在。本次展會上,除了科視為我們提供了此類應用方案,NEC也現場展示了光景炫麗的建筑投影演示。
以上方案,涉及到NEC 3DLP、DLP、3LCD投影技術的產品,全新跨技術融合結構,展現出NEC投影技術方面的實力,同時現場的的展示效果也再次震驚四座。炫目的色彩、豐富的層次和更強烈的立體感,帶給我們的是全息影像的感受。
4K:難免會造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在整個2013年,圍繞著投影機的話題統統指向了激光光源和4K兩項技術,做為國內很多的新秀工程投影機廠商,對于激光投影技術的信心十足,通過現場的設備體驗,讓用戶直觀的感受到激光技術帶來的真實改善以及完美的畫質體現。
激光投影機能實現遠遠大于傳統光源的色彩空間,其顏色表現能力是燈泡投影機的2倍以上,色飽和度達到極致,可最真實地再現自然界的五彩繽紛,目前傳統光 源仍然是市場的主要投入,激光技術也受到不同角度的限制而在近幾年被接手的速度緩慢。在CES 2014現場,自身優秀工程投影機,從亮度、色彩、3D放映等不同角度對激光工程投影機進行全面展示。
與在場的觀眾互動中,對第四代激光光源的詮釋,也能夠進一步讓消費者了解激光技術在幾年級時間內的改善與進步,從而更加貼合觀眾對于激光放映畫面的認知。
從激光技術中我們可以思考到。在新光源領域,LED和激光一直是兩大發展方向,但事實上LED在亮度上的難關一直難以攻克,針對需求更高的工程機市場,各大品牌廠商都在暗中比拼激光光源的發展。
此前,日本計劃在2016年才開啟這項服務,但隨著Panasonic、Sharp、Sony 4K電視的全面爆發,以及從2013年開始,4K投影也開始大量進入市場,日本也決定對此項計劃提前了有2年左右的時間。而事實上,就目前來看,即便是日 本,如果4K信號成功推出,4K設備依然十分小眾化。
和其他效果詞相比,4K技術對于消費者認識的沖擊更加真實可見
設備與信號的因果關系
究竟是信號的限制使得4K設備的普及緩慢,還是設備在根源上沒有讓信號商對其引起重視呢。
當索尼發出消息對2014世界杯提供4K信號支持之后,相信在近幾個月的時間內,各種電視臺和4K設備廠商都將重新對4K技術引起重視。當然,如果廠商有能力提供4K技術,還有能力提供4K的信號制作,第一個做出成績的品牌對于市場的影響肯定是巨大的。
無論是從電視還是投影家庭影院的角度出發,目前家庭用戶對于影像輸出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花邊看起來很美的3D、高清等實用性不高的影像設備在近些年 中并沒有真正的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而4K很直接,即便對技術不大了解的用戶,也知道其能大幅度的提高清晰度,其實在這一點上,更加的務實,也更加的貼 合用戶的真實需求。
從設備和信號源的角度,其實在1080P過渡到2K上的時候,這個問題已經開始討論,而4K一直舉著旗子,只說不 練,為數不多的3個片源,在網友手中傳來傳去,難道除了吃烤鴨,我們就不能再看點別的么?而如果電視信號能夠更快的發展,首先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內,那么對 于技術的理解以及全面應用肯定起到十分大的良性作用。
當然,這只是理想化的,不計成本的。
成本上的對抗:無縫拼接將進一步
在大屏幕拼接顯示方案當中,大家最常聽到的就是無縫拼接,但 我們看到的液晶顯示屏拼接、LED拼接以及等離子拼接等,都無法抹掉細細的“黑線”,如果想要完全無縫拼接顯示效果,那就非投影拼接了。或許,會有人說投 影拼接戶外應用根本無法清晰演示,這就大錯特錯了。投影背投拼接顯示,就能完勝一切大屏顯示方案。
投影背投拼接方案,是由投影機、融合器、背投屏幕等設備完成的一套大屏幕展示方案,其中的背投屏幕起到關鍵的作用,它直接影響展示的效果與方案質量。在本次展會現場,愛普生、松下以及黑柵光學幕廠商為我們提供了投影背投方案。
Infocomm 2013現場展出了32塊4×8的50寸物聯網DLP背投拼接大屏,以及16塊4×4的55寸物聯網LCD液晶拼接大屏。同時也將物聯網拼接系統的概念進 行宣傳普及,屏幕拼接配合搭配的APP軟件,所有硬件組件僅需一根網線即可連入物聯網系統,為用戶打造更高端的物聯網應用體驗,也是將物聯網概念與顯示產 業所結合。
大屏幕顯示墻硬拼接技術主要采用多個箱體拼接而成,如CRT背投顯示墻、LCD背投顯示墻、DLP背投拼接墻以及等離子顯示墻等,這種拼接技術目前拼接 縫隙最小的可以小到就0.5毫米以下,因為縫隙非常小了,所以大家也都叫“無縫”拼接,但實際是有縫隙的。而采用邊緣融合技術的投影機拼接是用多臺投影以 1×N或M×N的模式在一塊大的投影幕上做投影拼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