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渭南發展3D打印產業促進產業轉型

    星之球科技 來源:渭南新聞2014-04-09 我要評論(0 )   

    2013年,在秦東大地 ,一個名詞異常響亮且提振人心,這就是3D打印。 渭南市委書記徐新榮說,渭南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實施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新型工業化戰略,既...

         2013年,在秦東大地 ,一個名詞異常響亮且提振人心,這就是3D打印。

       渭南市委書記徐新榮說,渭南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實施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新型工業化戰略,既契合創新型國家建設要求,也是渭南實現“拐彎超車”的重要保障。緊抓以新材料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發展3D打印產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全力以赴,志在必得。

       市長奚正平說,舉全市之力發展3D打印產業,努力將渭南打造成增材制造產業的中試站,孵化器,聚集地,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經濟轉型發展的制高點,這是我們擺脫傳統產業路徑依賴,實現跨越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必然選擇。

       在今年的人代會上,該市把發展新型產業,加快國家級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建設,寫進了市政府的工作報告。表明該市吹響發展3D打印產業的沖鋒號,構筑高端產業發展的渭南夢想,就此啟航!

     

      發展3D打印產業信心滿懷

       看過電影《十二生肖》的人都會為這一幕驚嘆:成龍扮演的國際大盜,用高科技掃描手段獲取了國寶獸首的三維數據,遠程傳輸到一臺神奇的機器上,瞬間,一模一樣的銅獸首復制成功。

       這看似科幻的場景,如今正在加速變成現實。而幫助其逐漸走入我們生活的,正是這個在全球都很熱門的概念——3D打印。

       用專業的說法解讀,3D打印,稱之為“增材制造”技術。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該技術的核心是數字化、智能化制造,它改變了通過對原材料進行切削、組裝進行生產的加工模式,實現了隨時、隨地、按需生產。

       用個形象的比喻就是,3D打印就像“神筆馬良”手下的魔法之筆,你想要什么,就能打印出什么。“我想,即我成。”

       技術含量如此之高,渭南憑什么“敢與天公試比高?”咬定3D打印不放松呢?有人不禁追問。

       渭南的回答鏗鏘有力:憑借多年積蓄沉淀下來的底氣和實力!

       渭南發展3D打印產業,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國家政策、科技資源、產業特色、生產要素、區位交通等無可比擬的集成優勢,讓渭南信心百倍。

       說“天時”,是指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形勢,堅定了渭南發展3D打印的方向。

       從全國經濟形勢來看,經濟發展方式從傳統資源依賴型、投資驅動型,已經向創新驅動型轉變,以信息知識資源為基礎的產業將成為社會的主導產業。

       而該省對3D打印產業發展更是提前布局。前不久,陜西省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此舉不斷提升我省3D打印產業的發展水平和質量,鞏固并確立陜西3D打印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優勢,這無疑對該市3D打印產業的加快發展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二曰:地利。多年來,渭南形成的發展基礎和優勢,更具有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

       從區位上來說,處在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半小時經濟圈內,交通物流條件得天獨厚。不但如此,渭南具有良好的產業與技術人才基礎,正在規劃建設陜西東部最大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聚地,讓發展3D打印產業有了材料基礎。擁有渭南職業技術學院、渭南技術學院等一批職業學院,可為3D打印產業提供高素質的技術工人。

       尤為一提的是,承載3D打印產業的渭南國家高新區目前處于快速發展期,產業發展空間和潛力大,產業生態趨勢良好,生產配套能力強,易于快速整合各方面優勢資源,將3D打印產業作為核心產業進行培育和發展。

       三曰:人和。這一點更是無可比擬的優勢。

       隨著西渭融合戰略的推進,陜西豐富的科技資源,紛紛向渭南滲透流動。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是陜西3D打印研究領域的旗艦,全國3D打印產業頂尖人才會聚于此,擁有兩位長江學者和一位院士,具有雄厚的科技資源優勢,技術成果轉化潛力極大。

       趁天時,憑地利,依人和。舉全市之力發展3D打印產業,必將極大地拓展渭南的地域空間和經濟空間。

     

       發展3D打印產業全力備戰

       3D打印產業落戶渭南,可謂是“深圳速度”,幾個時間節點讓人嘆服。

       2013年6月27日,北京,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新工業革命與增材制造國際研討會”暨“3D打印國際展示會”舉行。在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的協調支持下,這個世界級的論壇大會上,多了一張張“渭南面孔”。那就是渭南決策者及所帶領的骨干團隊。此次出征,他們目的明確,就是從發展大勢上,進一步了解3D打印產業,考量這個產業的國際走勢以及國內前景。

       盡管之前為了3D打印產業落戶渭南,他們多次考察,拜訪專家,四處論證。而這一次,給了他們堅如磐石般的信心。從會議上傳遞出信息,令他們振奮不已:工信部準備制定3D打印技術路線圖、中長期發展戰略,完善技術規范和標準制定,制定支持3D打印產業發展的專項財稅政策。科技部已將3D打印列入863計劃。總的一句話,中國將提速3D打印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渭南正迎來以國家發展戰略為堅實后盾的嶄新前景。

       2013年11月26日至27日,渭南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化推進會”在渭南國家高新區召開。中省市有關領導、院士專家、3D打印相關科研機構、生產企業、終端用戶以及投資機構等近350人齊聚渭南,共商渭南3D打印產業發展的大計。會上,該市就發展3D打印產業的構想、優勢和措施進行了全方位的推介,認真聆聽了與會代表的指導和建議。此次會議,意義非凡,它向世人宣告了渭南力挺3D打印的大旗,構筑高端產業戰略高地的勃勃雄心。

     

        會后不到十天,渭南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通過科技部批準。基地的成立,可謂是3D打印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渭南發展3D打印產業有了堅實的載體依托,戰略構想進一步變成美好現實。值得一提的是,渭南國家高新區,作為3D打印產業實施和承載者,更是聞風而動,善謀善干,善做善成,舉全區之力,全身投入3D打印產業發展。

     

      具體怎么做,那就是“構建‘6+1’發展模式”。何為3D打印“6+1”發展模式?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文娓娓道來:“我們將圍繞創新技術鏈,完善資本鏈,健全服務鏈,培訓產業鏈,構建‘6+1’發展模式”,即構建一流的協同創新體系,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滿足各業態發展的空間承載體系,具有吸引力的政策體系,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體系,多層次全方位協作共建體系,打造國內一流的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p#分頁標題#e#

     

      發展3D打印產業的前景,用一個詞形容,就是“無可估量”。

     

      從全世界看,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以增材制造技術(俗稱3D打印)為重要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初見端倪。3D打印已經開始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船舶、軍工、醫療、文化創意等多個領域,美國運用3D打印機,已經成功復制胎兒模型,制造了全球首款3D金屬手槍,而且已經成功發射了50發子彈。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3D打印年銷售產值有望達5500億美元。

     

      從國內來看,則把推進增材制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作為提升制造業的整體創新能力,掌握數字化制造、智能制造方面發展的主動權,搶占先進制造業發展制高點,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方式。我國3D打印市場近年也實現30%以上的高速增長,部分技術國際領先。

     

      揚帆遠航靠勁風。如此好的發展前景,發展3D打印產業,渭南枕戈待旦,贏得先機,接下來就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強力推進。連日來的深入采訪,記者深深感受到了該市發展3D打印產業“有備而戰”。

     

      搭建起研發應用平臺。聯合西北工業大學組建“增材制造(3D打印)研究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設立分中心,以3D打印應用技術支撐,設立開放式創新研發平臺、檢測檢驗平臺和展示服務平臺。該平臺主要提供新產品創新創意設計及快速成型、快速制造綜合解決方案,持續在設備、軟件、材料、服務等方面進行實用性創新,實現航空航天、生物醫療、教育文化等重點領域技術產品化及成果產業化輸出。

     

      建立創業孵化園區。成立該市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辦公室和專業服務機構,圍繞3D打印技術研發及示范應用,以高新技術開發區3D打印產業孵化園為基礎,統籌規劃建設3D打印產業起步區460畝,成長區1000畝,用來整合優勢科技資源,搭建技術咨詢、檢測檢驗、產品展示、市場推廣等公共服務平臺,向入駐企業和研發團隊提供全方位服務。

     

      建立產業投資融資機構。設立了1億元3D打印產業引導資金,支持3D打印領域高層次人才創業、關鍵技術研發、創新體系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引導。成立了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投融資機構,協調銀行、基金和風投等金融機構,為裝備生產、軟件開發、材料制備及應用行業提供投融資服務。組織申報了2014年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參股創業投資基金,并由政府、基金管理機構和龍頭企業共同發起3D打印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3D打印全產業鏈及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材料領域等應用行業。

     

    制定政策建立洼地效應。對從事3D打印領域的高層次人才,享受榮譽市民待遇,協調解決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具體事項。鼓勵3D打印領域專家帶成果,帶項目入區創業,研發場所、標準化廠房、建設用地優先供給。推行“一門受理、全程代辦、限時送達”的服務承諾,嚴格實施“開放式運作、封閉式管理”的模式。

     

      更為可喜的是,當前,該市已經組織專業團隊,與中船重工、北車集團、北京隆源、煙臺路通、博諾三維、陜西恒通、西安鉑利特、非凡士科技等3D打印領域企業溝通對接,跟蹤落實了一批應用示范企業和技術團隊即將入區投資合作,將為渭南市加快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從產業鏈角度分析,3D打印技術包括用于掃描和建立模型軟件、用于打印的原材料(如樹脂、陶瓷、鈦合金、鋼等)、打印設備以及市場應用等四大主要環節。對渭南來說,未來以發展3D打印產業的品牌影響力,形成強大的磁鐵效應,吸引聚集3D打印行業的技術、人才以及資金等要素來渭南投資發展,把3D打印行業鏈不斷地拉長加粗,成為渭南產業轉型的強大引擎。

     

      3D打印產業落戶渭南,是渭南決策者打開視野,看準大方向,及時布局,主動作為,敢于投入,敢于拼搏,敢于堅持,彰顯了戰略家的氣魄和智慧。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漫步從頭越。對渭南來說,發展3D打印產業前無古人,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去跋涉,不僅需要中省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科技、企業、金融以及創新型個體等眾多方面持續給力。期待著,通過各方的關懷和支持,讓發展3D打印產業,成為我們共向一致的巔峰!為渭南乃至陜西,書寫3D打印產業發展的新輝煌!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