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inFORM手勢打印:3D打印可互動視覺化的未來

    激光制造商情 來源:外灘畫報2014-04-23 我要評論(0 )   

    最近,一個名為“inFORM - Interacting With a Dynamic Shape Display”(inFORM-數字化互動展示)的視頻在YouTube上推出不超過5個月,便擁有了超過數千的點擊量。

     名為inFORM-數字化互動展示的視頻中,一名男子站在一個類似由樂高積木組成的白色正方形“針幕”(pin)前,通過手勢變化“針幕”形狀

       最近,一個名為“inFORM - Interacting With a Dynamic Shape Display”(inFORM-數字化互動展示)的視頻在YouTube上推出不超過5個月,便擁有了超過數千的點擊量。在這個視頻中,一名男子站在一個類似由樂高積木組成的白色正方形“針幕”(pin)前,通過手勢變化“針幕”形狀。通過傳感裝置,該男子用雙手便能隨意地改變“針幕”內針的位置和高低,形成連綿的波浪和不斷變化的圖形。他甚至在“針幕”內擺放了蘋果和手機等物品,利用雙手的動作讓“針幕”產生運動,使手機和蘋果按照規定的方式進行移動。Geek們和科學家激動不已,認為這個可互動的、能將3D效果動態呈現的裝置代表了3D打印的未來。

     

      可互動的視覺化3D效果

      inFORM是由麻省理工大學主持研究的一個科研項目,利用Kinect 傳感器、針幕、投影儀和相關的聯動裝置組成的3D 動態交互系統。這個系統打破了“互動化將走向虛擬不歸路”的言論,“針幕”的每一根“針”都跟一個數控馬達連在一起。“針幕”就是 inFORM 的輸入屏幕(同時也是輸出器件),只不過它實現的是一種可見可觸的真實塑形功能。無論現場還是遠程, inFORM 都允許用戶通過控制“針幕”上針的起伏塑造動態的 3D 模型,或者通過“針幕”運動帶動物體運動。其實,按照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inFORM是一種參與成型的可視化過程。

      該“針幕”的運動形態很像“人浪”,請想象一下北京奧運開幕式上有規律的人龍起伏群體造型藝術。不僅現場的用戶可以通過手勢觸摸或按壓“針幕”進行 3D 塑形,即使在地球另一端的遠程用戶,也可借助 Kinect 攝像頭體感操作,甚至將手橫穿入感應狀態下的動態造型中,操作“針幕”。當然,inFORM允許輸出保留相應的數字文件。雖然目前的“針幕”太過粗糙,建造的模型效果不甚理想,但如果一旦將“針幕”大小細致到幾毫米甚至幾微米,那么模型的精細度和可控度將大大提高,產生不可思議的動態成效。

      “我們使用兩個Kinects——一個Kinect安裝在使用者那里,他可以通過兩個視頻屏幕看到自己模型的動態效果和其他參與者。這個Kinect可以被安裝在天花板上,用來捕捉任何進入該Kinect感應區域的手勢或者其他任何物品,它的數據會被實時傳到inFORM的‘針幕’表面,產生3D動態效果。這些動態效果甚至可以用2D顏色在inFORM‘針幕’上加以區別。另一臺kinect則被放置在inFORM裝置上空,用于捕捉‘針幕’效果。這樣,使用者就可以和‘針幕’進行互動,制作想要的模型效果。”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的Follmer教授如此解釋inFORM的工作原理,他也是該項目的負責人之一。

      由于inFORM展示出來的效果實在太過神奇,簡直像是在變魔術,很多在YouTube上觀看此視頻的人甚至懷疑這是一個玩笑。“我們可以保證這個視頻是一個100%的真實演示,它沒有一絲一毫的人為干涉。”Follmer強調。

     

    inFORM 允許用戶通過控制“針幕”上針的起伏塑造動態的 3D 模型,或者通過“針幕”帶動物體運動

      3D打印的2.0版本

      這項新興的技術雖然處于研究階段,它的成本和應用規模尚未得到控制和印證,但該項目成員對它在未來的實際應用充滿了信心。科技界也對此興奮不已,在3D打印剛剛蓬勃興盛的當下,inFORM手勢打印可能會對3D打印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3D打印雖然早在一百年前就已被發現,但形成應用、投入生產,還是近幾年的事。3D打印利用逐層打印的方式,軟件通過電腦輔助設計技術(CAD)完成一系列數字切片,并將這些切片的信息傳送到3D打印機上,后者會將連續的薄型層面堆疊起來,直到一個固態物體成型。3D打印機與傳統打印機最大的區別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從繁多的塑料到金屬、陶瓷以及橡膠類物質,大可以盡情想象。有些打印機還能結合不同介質,令打印出來的物體一頭堅硬而另一頭柔軟。

      3D打印使得企業在生產部件的時候不再考慮生產工藝問題,任何復雜形狀的設計均可以通過3D打印機來實現。它無需機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物體, 從而極大地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這是一個等待被開拓的廣闊市場,《時代》周刊甚至將3D打印產業列為“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約40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了一倍。其中美國的市場規模最大,為15億美元;其次是歐洲,為10億美元;中國則為3億美元。據研究機構Wohlers Associates預測,2015年該產業將達到50億美元,并預計在2021年達到108億美元。

      inFORM對3D打印的幫助,在于“可視化”、“可互動”。如果公司對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效果沒有把握,而涉及打印的材料又價值高昂,那么,通過inFORM,就可以預先形成3D打印的模型,并且反復修改,直至滿意,然后通過inFORM輸出的數字文件,打印3D成品。這樣就避免了反復的成品修改和材料浪費,讓3D打印低成本化。“可互動”則讓遠程建模變得非常容易,這個過程甚至可以在遙遠的航空飛機上完成。舉個例子,2013年6月,美國“太空制造”公司宣布,將于明年為國際空間站提供一臺3D打印機,供宇航員在軌生產零部件,無需再從地球運輸零部件。如果碰到需要實時解決的模塊問題,就可以通過遠在地球的工程師連線inFORM進行解決。

     

      虛擬交互的實體未來

      這種全新的交互方式會對哪些行業產生影響?答案是所有需要造型的行業。土木工程師、地理學家、產品設計師、城市規劃專家等,都有可能利用這種更接近原子世界的交互方式創建 3D 原型、探討分享設計思路。內外科手術仿真也是它將來可能介入的領域。它遠程控制桌面物體的功能也很有想象力,比如桌游。

      Follmer表示,inFORM已經在地理數據、地形模型和建筑構造中取得了一定進展。“建筑設計師可以通過觀看實體的3D模型來更好地相互理解、討論他們的設計。我們正在和MIT的Changing Places小組進行這方面的合作。”

      更奇妙的是,MIT該項目的媒體實驗室已經開始開發inFORM的新版本,這個版本將允許兩人在“針幕”上進行互動, “這會讓雙向的遠程溝通更為便捷”,Follmer如此認為。#p#分頁標題#e#

      InFORM讓虛擬互動走向了實體交互的可能。在未來,如果你想和愛人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戒指,可以兩個人共同設計,在inFORM上創造出理想的戒指模型,再利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沒有比這更酷的事情了。

    inFORM手勢打印

         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約40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了一倍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