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護眼熱”升溫:AMOLED、激光電視獲青睞

    星之球科技 來源:賽迪網2014-05-05 我要評論(0 )   

    5月5日消息,在近期結束的第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兩家顯示業界的新興廠商大放異彩,成了全場的焦點明星。來自上海的和輝光電有限公司點亮了全球第一片6寸手機用巨...

           5月5日消息,在近期結束的第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兩家顯示業界的新興廠商大放異彩,成了全場的焦點明星。來自上海的和輝光電有限公司點亮了全球第一片6寸手機用巨屏AMOLED;深圳的光峰華影公司攜全球首發的激光超大屏電視及巨型激光投影曲幕大氣登場。

    兩個本土公司,均以全球領先的技術見長,但和輝光電的AMOLED專注于中小屏研發,而光峰華影的激光電視則主攻超大屏領域。兩家公司在基于中國大陸市場的拓展上,似乎并無交集。然而,從兩家公司的技術賣點來看,確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直指LED的軟肋:不健康的成像方式已成為損傷人眼的最主要源由。而這也正是上至產業界下至普通消費者關注的原因-----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與低齡兒童首當其沖,正飽受各類液晶屏的視力傷害。

    AMOLED:消除危險的高能藍光

    隨著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大量普及,消費者的使用手持終端設備的日均時間越來越長,從年齡段來看也有逐年降低的趨勢。盡管大部分消費者都知道長時間瀏覽手機、PAD的屏幕,對眼睛不好。但對其危害了解并不多。根據多家醫學院的權威報告顯示,LED手機屏幕發出的高能藍光對眼睛傷害極大,長時間使用可能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這絕非聳人聽聞,而是有大量的臨床醫學案例支持的。相比之下,和輝光電的AMOLED顯示屏的護眼優勢則顯而易見,因為在435nm以下,和輝光電制造的AMOLED顯示屏基本不發光,從而有效的避免了高能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和輝光電的技術研究與新品開發的理念是,科技的進步絕不應該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在未來的日子里,受益于移動互聯網與數字技術的突飛猛進,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個人手持移動終端的使用將更為普及,它們在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應該保障人們的應用安全與健康。和輝光電致力于向產業界和終端消費者推介最為健康環保的新一代中小屏應用技術及產品,而顯然,AMOLED是最理想的選擇。

    激光電視:坐享百寸巨幕和近距離觀看兩不誤

    2013年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消費電子展上,采用ALPD核心技術的100吋激光電視“Fabulus炫幕”,被《Popular Science》評選為含金量最高的CES2013未來產品獎。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Fabulus炫幕在顯示產品的核心技術領域打破了歐美日韓一統天下的現狀。從2004年涉足這一領域算起,歷時十年,光峰華影董事長李屹博士和他創建的“Fabulus炫幕”品牌,終于憑借獨創的ALDP核心技術站在了激光電視領域的至高點。

     

    ALPD激光顯示技術將激光顯示技術推進到可以大規模商用的水平。同時,激光的光能轉化效率比LED提高兩倍。另外,通過熒光粉對激光能量的轉換,消除了激光原有的相干性和方向性對人眼的傷害,解決了安全性問題。激光電視采用冷光源,其使用年限高達20年,是LED液晶電視的兩倍以上。

    或許,這些生僻的專業術語消費者難以理解,但親身體驗過激光電視魅力的受眾,則會有最為直觀的感受?;诶淦?冷光源所構建的擬生態呈像環境,觀眾可欣賞到的圖像既細膩柔和,卻不刺眼。即使近距離觀賞也無礙。更讓人心動的是,這樣一款一百寸的巨幕激光電視,在視距只有3.5米的客廳中就可以愜意坐享,真正實現了把“IMAX影院搬回家”的夢想,這讓很多影音發燒友難抵誘惑。健康不傷眼,安心看大片,這同樣是LED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從AMOLED在中小屏市場走俏,激光電視在超大屏市場受寵,可以看出中國顯示設備市場的新動向。在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一味追求表面光鮮而忽視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再引領潮流,健康環保的時尚更獲都市人群的青睞。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