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帝國學院的Hamlyn中心在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和技術創新方面處在最前沿。他們最近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款飛行3D打印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筑巢,并帶著重箱出入難以到達的地方,而且完全自主。
這個想法的靈感來自于一種用自己的唾液筑巢的鳥類雨燕。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空中機器人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Mirko Kovac、Adam Braithwaite和Graham Hunt的帶領下制造出了四旋翼的空中機器人,可以打印結構和筑巢。
這種飛行3D打印機器人的主要功能是在有挑戰性的環境中移除危險物品。要移除一個對象,這個飛行3D打印機器人首先打印出一種粘性物質粘在目標物體上。然后第二個機器人會在GPS和傳感器的引導下落在這種泡沫狀的粘性物質上。幾分鐘后,粘性物質硬化,第二個機器人再次起飛,這次是帶著結合在一起的目標物體一起飛走。這種無人機可用于從核設施中移除放射性廢物,或修復損壞的屋頂和建筑橋梁等。
據Kovac說,第二個四旋翼飛行機器人使用普通電池,但可以承載至少2.5公斤物品。他預計,將來按比例增大的版本可以最大承載40公斤物品。未來的機器人也可以配備一個燃料電池,可以使用太陽能為自己充電。
開發團隊的目標是增加這種無人機可執行任務的范圍,比如將其部署在更遠的距離。“特別是,通過自主構建充電平臺或監測站,擴大科學考察機器人在充滿挑戰的環境如熱帶雨林的作用范圍。”與Kovac一起工作的生態學家Thomas Creedy說。
Kovac計劃在5月9-10日的倫敦皇家藝術節上展示他們的飛行3D打印機器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