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醫院成為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區首家在骨科手術中引進3D打印技術的醫院。
利用3D打印技術,該院已成功為5名患者實施了手術。醫生通過3D打印患者的膝關節模型,提前模擬了手術所需了解的病理數據。從而為患者“制造”出了膝關節。
“3D打印模型能提高手術精確度,使用模型后更直觀地體現患者的病理狀態,優化醫生的手術方案。”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主任張勇說。
1:1打印出骨骼模型
依靠3D打印技術的“提前干預”,打印出骨骼模型,骨科手術可以“私人定制”了。近日,記者從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了解到,該科引進了一臺術前3D打印機,率先在全省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膝關節、髖關節等骨科手術中。
利用3D打印技術,該院已成功為5名患者實施了手術。
據了解,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區首家在骨科手術中引進3D打印技術的醫院。
“以往,當患者發生骨折之類的創傷后,醫生只能根據患者的X光片進行手術分型,但X光片的缺陷主要在于其平面化,因此往往需要醫生有一個立體空間的想象力,才能為接下來的手術做好鋪墊。”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主任張勇說。
有了3D打印技術后,醫院可以提前將患者CT掃描的數據傳入電腦,通過先進的3D打印機1:1打印出一個模型,真正實現私人定制。
手術“個性化定制”,更具精準度和前瞻性。醫生可通過這個模型實現模擬手術,術中應該在哪個部位安裝鋼板,鋼板的曲度多少,所有術中將遇到的問題均可提前進行演練,最終在實施手術時精準、迅速完成,大大縮減步驟,減少創傷,耗時較以往少了一半以上。
幾小時可打出骨骼模型
3D打印機長寬接近2米,旁邊有液晶顯示屏和許多按鈕,像一個大型的烤箱,上面有一扇能打開的小門。
手術之前,醫生將CT掃描出來的數據,通過軟件進行重建,形成三維圖像。并將打印材料注入機器,高溫熔化、成型、凝固、冷卻。幾個小時之后,醫院就可拿到打印產品。
有了提前打印出的患者骨頭模型,醫生可就術中應避開的人體組織、血管、神經等復雜關系進行提前演練,確保手術時更穩定和精準。另一方面,這也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術中不適、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據了解,私人定制流程共有四個步驟,并不復雜。首先,醫生將患者CT掃描的數據傳入電腦,通過軟件進行重建,形成三維圖像;之后將打印材料注入機器,高溫熔化、成型、凝固、冷卻;隨后,按1:1的比例打印出患者受損部位的模型。最后,醫生依據該模型設計手術方案,模擬手術安裝,預判手術進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