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快就能像正常人一樣自己穿衣服了。”一位臉頰紅潤的中年婦女高興地說著。她叫冷彩鳳,20多年來她身患一種怪病,身高不僅逐年變矮,而且雙腿雙臂嚴重變形,就連每天穿衣服都要有人幫忙。
20年前身高1米6 現在1米5
冷彩鳳,今年48歲,九臺市葦子溝人。20多年前,冷彩鳳患上了一種怪病,原本1.6米的身高,竟然隨著年歲的增加而逐漸變矮。冷彩鳳說:“前幾年,不知道是啥原因我的身高由1.6米變成1.5米,難道是我老了,骨頭都縮了?”
就在冷彩鳳感覺身高逐漸變矮的同時,她感覺雙膝、雙肘等關節也在發生著變化,“關節每天都很疼,我的腿變形得最嚴重,走路都費勁。”
不止是雙膝、雙腿也發生了變化。近兩年,冷彩鳳就連穿、脫衣服都不能獨自完成,必須依靠家人。
3D打印關節 可精確到患者原生骨骼尺寸
去年,冷彩鳳在吉大二院骨科醫院接受了雙側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現在她已可以自由行走了。
吉大二院骨科醫院主治醫師陳炳鵬說:“冷彩鳳患的是全身多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雙肘關節破壞特別嚴重,采用常規假體關節,手術過程中很難匹配,效果不好。”
“骨科醫院院長王金成考慮采用3D打印的雙側肘關節,為患者進行手術。”陳炳鵬說:“3D打印的雙側肘關節都是私人訂制的,我們為患者進行骨骼三維CT檢查,將數據傳送給假體制作廠家,廠家將數據輸入電腦,利用鈦粉逐層微量地根據患者實際數據做出與人骨等比例的模型,可精確到與患者原生骨骼一樣的尺寸精度。”
陳炳鵬說:“3D打印關節除了可與患者的骨骼尺寸一致外,還有一個不可替代的優點,就是在手術前,可以利用患者1:1的骨骼模型,將3D打印關節在體外進行操作,不再像過去要在手術過程中逐步進行現場研配,極大地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患者痛苦和手術風險。”
3D打印雙側肘關節置換術 在全國屬首例
14日,冷彩鳳接受了3D打印雙側肘關節置換術,手術很成功。
陳炳鵬說:“骨科醫院院長王金成采用3D打印技術成功為患者置換雙側肘關節,這在全國可以說是首例。目前,在國內已有采用3D打印技術置換骨盆、肩關節、膝關節等成功案例,但用于肘關節置換的吉大二院骨科醫院是國內首例。”
昨日,記者在病房內見到了冷彩鳳,她的雙肘纏著白色的繃帶,剛做完手術還不能活動。冷彩鳳十分激動,“再過一周我就可以出院了,恢復一段時間,我的雙肘就和正常人一樣了。”
什么是3D打印?3D打印產業發展概況如何?
3D打印是與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結合的數字化革命,是一種開放的設計、制造、服務形態,它對傳統的設計方式、制造模式改變是其真正價值所在。
從國內外3D答應產業發展特征來看,目前企業發展以收購方式來擴大規模,增強企業實力,但在盈利能力相對較差,主要由于技術研發和人才投入占了運營成本非 常大的比例。特別隨著前期投資的降溫,在接下來時間,將進入一個比較理性的階段,因此在下一階段如何集中資源優勢、提升實際技術水平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
為了盡快提升認識高度,認清3D打印引起的設計服務模式、制造模式與體系的變革。ALAT 2014中國(深圳)3D打印產業與技術展覽會集合官學媒各方力量,旨在為參會學者以及企業人員提供一個高水平、 廣范圍的學術研究和技術應用交流平臺,共同探討3D打印技術全球最新發展趨勢、對傳統制造業的影響、中國政府對3D打印的政策引導、我國3D打印技術研究 與應用現狀及市場需求、提高對3D打印制造相關軟件、工藝、材料、裝備、應用、標準及產業化及其整合的數字化制造體系相關認識。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