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5)日下午,江蘇省質監局發布《2014年第一季度LED照明產品質量分析報告》,LED燈總體抽檢合格率僅達到60%。除此之外,質監部門在抽檢中發現,一些劣質節能燈可能存在使用“地溝粉”(回收的廢粉)進行加工的違規做法,這些劣質燈不僅燈光昏暗,還傷視力。
抽檢情況
本次監督抽查共103批次,其中生產領域產品質量監督抽查53批次,市售產品質量風險監測50批次,基本涵蓋了市場上銷售的主流品種和品牌。
生產領域抽查的53批次,基本覆蓋了南京、常州、蘇州、無錫、揚州、南通、鎮江、泰州等主產區,產品涉及LED道路燈具、LED投光燈、LED隧道燈具、LED筒燈、LED天花燈、LED吸頂燈、LED工礦燈具、LED球泡燈等室內、室外照明產品,合格47批次,合格率88.7%。
市售產品質量風險監測的50批次,覆蓋了南通、無錫、蘇州、常州、揚州、鹽城地區的大中型建材、裝修、燈具市場。產品涉及LED筒燈、LED天花燈、LED射燈、LED吸頂燈、LED工礦燈具、LED球泡燈等主要室內照明產品,其中合格15批次,合格率30%,存在較多質量問題。
而在節能燈的抽檢中,總共85個批次的產品59批次合格,總體合格率為69.4%。生產領域的節能燈共抽查35批次,合格率為94.3%。而市場上銷售的節能燈情況不盡如人意,抽檢的50個批次中,只有26個批次合格,合格率為52%,剛過一半。
查出問題:劣質節能燈可能使用“地溝粉”
這次抽查中,中山市歐點照明有限公司、中山市古鎮庭壹軒照明電器廠等企業生產的20個批次產品初始光效不合格。劉鈺說,初始光效講的是“節能燈亮不亮,節能燈節能不節能”的問題,一般來說,初始光效的值越高,燈越亮,也越節能。
劉鈺說,在抽查中,他們曾遇到推銷“地溝粉”的人員,這或許能為初始光效不合格找到答案。
劉鈺介紹,“地溝粉”就是回收的廢粉,一些企業還會使用廉價的普通鹵粉,但實際上,正規的生產過程中應該使用的是合標準要求的“三基色”稀土熒光粉。據稱,小企業為了追求低價而壓縮成本,所以就會使用“地溝粉”,“我們遇到的地溝粉推銷人員來自浙江,他們說使用地溝粉已經是一種潛規則了。”劉鈺說,“地溝粉”導致初始光效不合格,不僅燈光昏暗,傷視力,而且壽命很短,既不節電也不省錢。
部分LED燈檢出藍光危害
LED的監督抽查中,發現有5批次產品存在1類藍光危害。其中,抽查的江蘇地產LED照明產品光生物安全性均合格。據悉,LED燈的光譜中一般沒有紫外線和紅外線,但其中的藍光成分在一定條件下會對人的視網神經產生傷害。
一般來說,對LED藍光1類危害(低危險)而言,一般使用距離大于1.5米,或非長時間使用(一般小于2-3小時)均對人身無危害。
部分節能燈功率“虛高”
劉鈺告訴記者,評價一種照明產品是否節能等性能指標通常用燈功率、電光功率轉換效率、照明效果等指標來評價。
據介紹,這次抽檢中,有21批次產品的燈功率不合格,存在“虛標”的情況。劉鈺介紹,一些企業會故意將低功率的燈標稱為高功率燈來銷售,目的是將小功率的燈賣高功率燈的價錢,從中牟利,這樣就會讓消費者花冤枉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