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首臺發往太空的3D打印機通過NASA所有測試

    星之球激光 來源:天公社2014-06-24 我要評論(0 )   

    不久前,一臺3D打印機通過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最后一道檢測程序,從而為其八月份的國際空間站之旅掃清了道路。 6月12日,NASA馬歇爾太空中心的官員證實,經過該機...

           不久前,一臺3D打印機通過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最后一道檢測程序,從而為其八月份的國際空間站之旅掃清了道路。

    6月12日,NASA馬歇爾太空中心的官員證實,經過該機構的一系列試驗,這臺桌面3D打印機能夠滿足空間站軌道實驗室的所有使用要求。據了解,這臺3D打印機是總部位于加州的初創公司Made in Space與NASA合作開發的。

     “NASA可以提供有關如何達到苛刻的空間認證以及安全和操作方面要求的關鍵指導,而Made in Space則把這些要求融入其3D打印機的設計中去。”NASA 3D打印項目經理Niki Werkheiser在聲明中說。

    “最后的結果是,這臺3D打印機出色地通過了測試。”Werkheiser補充道,“Made In Space現在不但擁有了符合空間飛行要求的3D打印產品,而且獲得了從無到有設計、制造和測試此類產品全過程的第一手經驗。”

    這臺3D打印機現在確認即將搭乘下一班貨運飛船飛向國際空間站。執行這一任務的是私營公司SpaceX的龍飛船和NASA的獵鷹9號火箭。這一“航班”預計將于8月份發射,但最終日期尚未確定。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官員說,馬歇爾太空中心的測試人員測試了多項指標:從3D打印機經受發射時超大加速度的能力,到它與空間站接口的兼容能力。工程師們同時也對這臺3D打印機在地球上打印的一系列3D打印作品進行了測試,同樣的對象還會在空間站軌道實驗室里再打印一次,以便研究人員進行對比。

    這臺3D打印機使用擠出式增材制造技術逐層打印聚合物、金屬和其他原材料。該技術可使空間探索更便宜、更高效,倡導者說,可以大幅減少宇航員對來自地球的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需求。

    當這臺3D打印機登上空間站后,會被安裝在微重力科學儲物箱(MSG,Microgravity Science Glovebox)里,它會打印出一組21個測試零部件和工具,這些最終將被送回地球進行分析。

    雖然這次活動的初始目的是驗證在微重力環境中的增材制造工藝,但NASA的3D打印項目人員還打算再向前邁進一步,去證明一些零部件的可用性。而當實驗結束后, Made in Space 計劃在國際空間站上安裝一臺永久的3D打印機。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