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無人飛機,打印心臟,打印“人造肉”……近年來,3D打印技術席卷了全球。
近日,一個名為“3D打印與激光再制造”的高級研修班,在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工程科技學院開班。
該班原定招生名額50人,報名參加培訓的學員卻達167人。學員來自中航開樂專用車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車集團等知名企業和技術院校。
3D打印技術來襲,你了解多少?今日,潁州晚報記者就帶你一起去“嘗鮮”。
普及3D打印的使用技術
3 D打印技術作為一項前沿性、先導性的新興技術,對傳統制造業的工藝改造和新材料有著廣泛的影響。
經安徽省人社廳批準,阜陽市人社局和阜陽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安徽省2014年知識更新工程“3D打印與激光再制造”高級研修班。
據介紹,本次培訓班除了邀請3D打印行業的專家外,還邀請了三維掃描和三坐標測量技術應用行業專家進行演示。
現場安排的10臺3D打印機和三維掃描儀,讓學員零距離體驗從前端CAD設計、3D打印成品到三維檢測的全過程。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工程科技學院副院長楊輝稱,這次培訓主要面向企業技術研發人員、機械院校專業教師、行業技術人員。這是安徽省第一次組織這樣的培訓,在全國也不多見。
來自中航開樂專用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鼎銘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江淮汽車集團等企業的167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楊輝坦言,此次培訓的主要任務是普及3D打印技術,但報名人數之多讓他們始料未及,這主要源于3D打印技術的幾大優勢。
3D打印,企業研發進入新時代
據楊輝介紹,目前企業從事產品研發必須遵循設計、工藝、加工、組裝、試制、修正設計等一系列程序,研發周期特別長。
3D打印時代,研發人員只需在電腦上設計一張圖紙,就可以直接打印出產品。
這一過程不需要傳統的加工設備,因此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在傳統的制造業中,有些零件和產品是無法制造的,而3D打印并不存在這一問題。
以人的假肢為例,受假肢的空間和自由度等因素影響,有些技術一直無法突破。但是,根據仿生學的原理,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圖紙,然后直接打印出產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3D打印技術已用于傳統機械制造、航空航天、高端醫學等領域。
我國已打印出耳蝸、骨骼、牙齒等,與美國的合作中已打印出人的心臟。
3D開啟逆向工程時代
3D打印技術最為神奇之處在于,它顛覆了一件產品的研發程序。
據介紹,后3D打印時代,一家企業若想獲得一種產品的數據、參數,可能不需要求助科研單位。
工作人員只需利用激光三維掃描設備,對這種產品進行全方位掃描,電腦就能讀取相關的數據和參數,然后打印出產品。
隨后,工作人員可利用三坐標測量儀等設備,對打印出來的產品進行檢驗,對圖紙或電腦讀取的數據等進行修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而設計出更加優秀、更加完美的產品。
“逆向工程時代如果到來,很多領域的觀念可能被顛覆。”楊輝說。
3D打印技術并非萬能
“3D打印機不能打印所有的東西,每一種打印機只能使用對應的材料。”據楊輝介紹,目前國內的3D打印行業沒有統一的標準,打印機由各大院所根據自己的標準制定,打印不同的物品原理也不一樣。
打印塑料杯的3D打印機使用塑料作為原料,必須產生高溫,將塑料熔化;打印家具的打印機以木材為原料,主要使用膠水對木質進行粘合;打印鐵質器具的打印機,主要是利用激光熔化鐵粉。
無論哪一種3D打印機,目前都存在局限性和缺點,單從原料成本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據楊輝介紹,以前制造一個塑料齒輪,只需使用現成的模具,價格不過十幾元到幾十元之間。若使用3D打印機,成本至少提高10倍,鋼質齒輪甚至要提高100倍。
因此,目前3D打印技術更多地應用于高科技研發領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