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3年的一天,地中海上春光明媚。羅馬執政官馬塞盧斯率領一支60艘戰船的艦隊,攻向西西里島上的希臘城邦敘拉古。一群敘拉古士兵出現在城墻上,他們一致地晃動著手臂。突然,一道白光從城頭射向戰船,船被點燃了。然后是第二艘、第三艘……羅馬艦隊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這或許是歷史上最早關于把光作為武器的傳說,在今天,作為武器的激光已經成為改變未來戰爭模式的利器。就在最近,美軍宣稱要將激光武器搬上悍馬車,再次引發人們對“致命死光”的關注。
死光瞄向無人機
當《星球大戰》中天行者盧克駕駛著飛機穿梭在太空中,成功躲避道道致命的激光時,熒屏下的科學家一定在搖頭:這部偉大的科幻電影怎么到處都是無厘頭的想象?激光怎么會被躲過?
速度為每秒30萬公里的激光束,從發射到擊中目標所用的時間少到可以忽略,“瞄準即摧毀”絕不會讓天行者如此自由地在太空穿梭。而在現實中,美國人這一次將激光武器首先對準了高唱“在你的心上自由地飛翔”的無人機。 今年6月初,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簽訂多份開發車載激光防空武器的研制合同。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6月16日報道稱,這種被稱為輕型車載移動激光武器系統(GBAD)的大殺器將給企圖攻擊美軍的敵人帶來“大麻煩”。
一個不能行動的射手談不上恐怖,只有當他健步如飛、忽隱忽現出現在戰場的任一角落時,恐懼才會涌上敵人的心頭。如今,輕型車載移動激光武器系統就像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射手一樣,它的出現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曾經笨拙、體積龐大的激光武器,如果長出來飛毛腿,不再只能固定于一隅,這無疑擴大了激光武器的作戰半徑。除了無人機之外,小型艦只、高速飛行的迫擊炮彈、導彈和火箭彈等,都將在激光武器的威懾下直打寒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打擊速度快,命中精度高,又不需要耗費彈藥,除了消耗電能,幾乎沒有其他物質損耗——激光武器就像數碼相機一樣,一次性投入成本較大,但以后就不用膠卷了,“彈藥無限量”,還沒有化學裝藥和破片殺傷。
這一切讓激光武器看起來很美。
“你能看見擊中目標的效果,卻看不見光。”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電子武器系統項目主管麥克·齊夫認為,新型電磁武器將從根本上改變現代作戰方式。優越的性價比,對于軍費開支大幅削減的美軍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誘惑。
事實上,誘惑不是今天才有的。
星戰計劃大殺器
“要消滅這伙吃人的鯊魚!”從昏迷中醒來的馬太博士雙手顫抖,但毫不猶豫地摁下了那個紅色按鈕。一道光線射出,海上的潛艇四分五裂。
這是電影《珊瑚島上的死光》中接近尾聲的一個片段。在這部上影廠攝制于1980年的電影中,激光武器成為科幻主角。現在看來,這部電影的制作稍顯粗糙,但它所描繪的場景已經和現在的激光武器十分接近。
自從1960年激光正式面世以來,激光武器就被寄予厚望。高亮度激光束照射到目標上產生的高溫,會很快對照射部位造成永久性損傷,進而摧毀目標。
最初的激光武器系統是利用化學反應產生激光,其所使用的設備龐大,并需消耗大量化學燃料,而這種燃料經常都是有毒物質,相關人員要穿上防護服操作。
而固態激光器則是利用玻璃或陶瓷材料產生激光束,更小、更為緊湊,只要有能源輸入就能“發光”。當然,它所需要的能源也是非常巨大的。近些年來,固態激光器發射的激光才達到化學激光器的水平,適用于軍事領域。
1982年,英軍在馬島戰爭中使用“激光眩目瞄準具”照射阿根廷飛行員的眼睛,造成暫時性失明;1995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索馬里用“軍刀”203激光照射器驅散騷亂人群;1997年,美國利用“中紅外先進化學激光器”從地面攻擊一顆即將報廢的低軌道衛星,成功擊中衛星上的紅外傳感器;前蘇聯也曾用陸基激光武器使兩顆飛臨西伯利亞上空的美國衛星失效。
在冷戰期間出爐的美國“星球大戰”計劃中,部署在太空的激光炮被設想成攔截前蘇聯洲際導彈最重要的大殺器。按照當年的設計,整個系統由20顆搭載激光炮的衛星和10個軌道鏡組成,每顆衛星攻擊范圍能覆蓋地球表面積的1/10。
盡管“星球大戰”計劃隨著冷戰結束被取消,但美國每年仍向高功率激光武器項目投資數億美元。
美國導彈防御計劃的一部分,ABL機載激光武器在上世紀90年代啟動。在2010年2月11日的實驗中,安裝在波音747-400飛機大鼻子上的激光武器,兩分鐘內先后向兩枚火箭開火并擊落其中一枚。這是美軍激光武器首次完成導彈攔截試驗。
改變戰爭的模式
傳說中,消滅羅馬艦隊的阿基米德之鏡讓人們認識到光的威力,但那僅僅停留在傳說中。2010年公布的一段視頻,揭開了激光武器的神秘面紗,引起轟動。
這一年的7月19日,在英國范堡羅國際航空展開幕式上,美國大型國防合約商雷神公司公布了一段幾十秒的錄像:無人機在海面上飛過,突然間起火并發出強光,最后變成火球失控墜海。
錄像的內容源于兩個月前在美國加州秘密進行的一次實驗,試驗中4架3.2公里外正以時速482公里飛行的無人駕駛飛機被神秘武器擊中并損毀。擊中它們的正是艦載大功率固體激光武器,被稱為LaWS激光近防系統激光系統。
與過往裝配在飛機上進行測試的激光武器不同,這種激光武器使用新一代的“固態激光器”,而非藉由化學作用所產生的激光束。最新消息顯示,2014年夏天,美國海軍將首次固態激光器系統裝配到水面艦艇上。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刊物《簡氏防務周刊》編輯彼得·費爾斯特德稱,這種近戰激光武器系統是固態激光器在世界軍事領域應用的真正開始。
在信息化條件下的一體化聯合作戰中,激光武器可以在預警、防御、反導、測距、雷達、火力打擊中發揮重要作用。大型的激光武器則可以對敵重要能源樞紐、通信中樞、指揮機構和武器平臺等關鍵部位實施快速精確打擊。
美軍認為,若激光武器實現小型便攜化,能源供給充足,并順利實現單兵使用,將徹底改變傳統的火炮作戰樣式,世界軍事也將跨入定向能激光武器的新時代。
此外,美軍還計劃將激光武器搬到衛星或太空軌道上去,實現全球快速精確打擊,這也將改變世界軍事的面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