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中國北車、中國南車簽訂的鐵路訂單中,城軌、高鐵類增速尤其明顯,中國高鐵已經與二三十個國家達成合作意向。從國家總理李克強對外推銷中國高鐵到與多個國家達成合作意向,中國高鐵迎來了新一輪的戰略機遇期,中國高鐵之所以會有如此矚目的成就,從學習到趕超到引領,就在于中國鐵路技術人員總是有一種不待揚鞭自奮蹄的時代緊迫感,在修建中不斷摸索總結,讓高鐵技術不斷刷新,確保了中國高鐵沖破瓶頸更快發展,現如今,已經修建鐵路達10萬公里,其中高鐵里程就達1萬公里。
今年以來,不僅國內鐵路建設突飛猛進,國外訂單也雪片飛來,中國鐵路迎來了發展春天,中國鐵路之所以能夠被世界認可,一來是因為國家總理李克強的不斷推薦,二來是因為中國高鐵自身過硬,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施工周期及價格上,中國高鐵都領先于各個國家,占盡了優勢,才會引來周邊國家青睞,繼而伸來合作橄欖枝,讓中國高鐵跑遍全球,影響世界。
7月25日,連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爾的高速鐵路二期工程實現全線貫通,這是中國企業在海外組織承攬實施的第一個電氣化高速鐵路項目。由此也拉開了中國高鐵在海外的戰場,4月的委內瑞拉,由中鐵一局施工的高鐵“第一軌”正式鋪下。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高鐵在南美實施的首個項目,線路全長471.5公里,設計時速220公里,合同金額高達75億美元。而如果算上動車組、地鐵、城際鐵路等鐵路項目,南美鐵路的“中國制造”身影已不鮮見。在7月剛剛落下帷幕的巴西世界杯上,僅里約熱內盧一地,安全性能世界領先的中國城軌列車就承擔了80%的運能。而在阿根廷,去年已有中國鐵路客車“登陸”。
中國高鐵已經在不斷發展中,成為一張響當當的外交名片,去年至今,從東南亞到歐洲,從非洲到拉美,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已在多次出訪中大力“推銷”中國高鐵。這樣高規格的“推銷員”,讓全世界都印象深刻。可以說,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裝備”,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外交新名片,正彰顯出中國在技術集成、產業配套、重大裝備、國際融資、國際貿易、國際關系協調等方面的綜合實力。當我們在電視上或者新聞里,看到非洲人民因為交通閉塞而生活貧困,甚至連飲用水都無法解決的時候,內心是不是感覺到同情,因為交通不便,這幾乎成為了許多貧困國家的通病,在修建鐵路方面,他們想的只能是用最少的錢來建最好的鐵路,中國鐵路恰巧可以做到這一點。任何事情都是靠實力來說話的,隨著中國與更多國家的合作不斷展開,會讓更多的國家關注起中國高鐵,讓中國高鐵走的更遠,惠及更多國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