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是什么?當然是激光!這也是上世紀繼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之后,又一重大發明。生活,工業,醫療,航空,電子,生物醫藥……據統計,50%的行業要用到激光技術。想得到的地方,就可以用得到激光。激光每進入一個領域,就會產生一場革命。
去年,激光器從科學創新到工業“工具”取得進展,并認為現在是時候考慮開拓一些新型應用領域了,這些新興領域可能改善激光器市場長久以來“緩慢而穩定”的5%~6%年復合平均增長率(CAGR),使其以兩位數速度增長。
2013年度,全球激光器市場的銷售額達到88.06億美元,相比2012年度86.57億美元的銷售額增長了1.7%,但是仍低于上一年的預測數據增長3.5%,主要是因為光存儲市場的增長疲軟,其次,光刻、科研、軍事激光器市場銷售的增長緩慢。如果將這四個部分從2013年度數據中剔除,那么全球激光器市場的增長速率也會有7.5%。今年全球激光器市場銷售額將較2013年會增長6.0%,達到93.34億美元。
2013年,全球工業激光加工產業情況較為復雜:美國市場借助出口方面的出色表現有所增長;歐洲憑借德國的出口增長僅維持收支平衡;亞洲市場,東盟國家的增長抵消了中國的經濟放緩以及日本的零增長。2013年工業激光材料加工市場的收益增長了約3.6%,該領域的市場需求推動著全球激光加工市場的持續增長,主要業務涵蓋了打標、微加工和材料加工。
1、打標業務
2013年工業激光打標和雕刻約占激光總收益的14%,達到3.42億美元。其中光纖激光器占據了主要地位(約占66%),年增長率為13%。工業激光打標市場在2013年增長了6.7%,預計2014年的增長率將為7.4%,達到3.67億美元。
2、微加工業務
2013年在材料微加工領域中,金屬精密加工占據了領導地位,占激光總收益的24%,達到5.77億美元。其中,固態激光器仍然占據主要地位,收益所占比例為32%。
3、材料加工業務
材料加工占激光總收益的比例最大,主要體現在具有更高收益的高功率激光器用來加工10mm以上的各種厚度的金屬在激光整體收益中所占比例為61.6%,達到14.74億美元。
據專家介紹,2017年全球激光市場份額將超過11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將來自中國。目前,雖然德、美、日等國主宰國際市場,但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在激光產業方面占領一席之地。
我國激光加工產業可以分為四個比較大產業帶,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華中地區和環渤海地區。這五個產業帶側重點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機為主,長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設備為主,環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態激光為主,以武漢為首的華中地區則覆蓋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設備。這四大產業帶中,以華中地區尤其是武漢最具代表性,中國“光谷”的稱號便是有力的證明。武漢地區可以說見證了中國激光加工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整個歷程,是中國激光產業發展的縮影。以下,編輯將為您整理我國各個激光產業基地。
一、華中
武漢是中國激光技術發源地,聚集有200余家激光企業,產值、市場份額占據全國半壁江山。但是,武漢激光企業單個規模并不大。
目前,武漢的激光產業發展已形成“五大”片區,即江岸區,為中小功率激光企業;光谷大道,是激光產業長廊;光谷廟山,則是華工科技園區;青山區,鋼鐵激光焊接;沌口開發區,汽車激光焊接。
塊頭最大的當屬華工科技,去年營業收入僅17億元,其次是楚天激光、團結激光,產業規模都只有10億多元,第三梯隊則是像銳科激光這些產值過億但尚未達到10億的企業,最后大多數的激光企業產值均在1000萬元左右。
二、華東
2011年,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轉型發展戰略部署,進一步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部決定,在“十二五”期間,以國家高新區戰略升級為重點,堅持國家戰略與地方目標相統一,瞄準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目標,通過部省共建,整合國家和地方資源,在全國打造20個千億級創新型產業集群示范工程,并擬定在溫州建設中國(溫州)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
目前,溫州共有80余家激光與光電企業及一批相關應用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有30余家。全市激光與光電產業主要集中在市區及周邊的瑞安、蒼南、樂清、永嘉等地,2012年實現產值近300億元。單就激光行業而言,全市現有制造激光元器件、激光器及激光應用設備等生產企業20多家,2011年實現產值約10億元。
同時,為進一步加快光電產業集聚區發展,江蘇省也設立光電產業集聚區,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光電產業集聚區發展。現已在省內聚集多家激光設備企業。
三、華南
深圳激光企業主要集中在南山、寶安、龍崗三個區,包括大族激光、光韻達、聯贏激光、光大激光、木森科技、創鑫激光、瑞豐恒、奧瑞那、銘鐳激光、民升激光、迪能激光等。其中大族激光、光韻達屬于上市企業。僅大族激光2013年的業績就超過43億元,占深圳激光產業的40%多,今年預計突破50億,激光產業已進入成熟成長期。
去年底,寶安區區長王宏彬率隊到位于沙井街道的深圳市創鑫激光技術有限公司開展企業調研活動時就鼓勵企業科技創新,成立產業聯盟,在寶安打造激光產業園區。
四、西南
去年,眉山現代工業新城各園區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四五翻番”目標,創新“四種模式”,加快“四個轉變”,克服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下行壓力加大的困難,保持了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全面實現了“雙過半”。
在大環境非常嚴峻的形勢下,眉山現代工業新城各園區主動作為,工業企業保持了產銷兩旺、發展勢頭強勁的良好態勢,工業新城各項經濟指標大幅上漲,實現了強勢突破。
2013年上半年,彭山經開區引進了中國光谷激光(西南)生產基地。由湖北團結激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中國光谷激光(西南)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眉山市隆重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宋朝華,湖北團結激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斌,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黃躍,市政府秘書長肖忠良,彭山縣、市級相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出席簽約儀式。
中國光谷激光(西南)生產基地項目位于天府新區眉山區域彭山青龍片區,計劃總投資10億元,建設周期約36個月。項目內容為建設西南地區集激光加工、激光制品、激光示范中心、激光設備制造、零部件生產及激光西南運營總部為一體的綜合激光科技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產值及科工貿收入20億元/年,稅收6000萬元/年以上。
五、東北
鞍山高新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1年11月,該省作出舉全省之力發展激光產業的重大戰略決策,并確定鞍山高新區為園區承接地。激光園規劃面積36.77平方公里,由5個區域組成。激光園的發展定位是:以激光加工為生長點,以拓展激光應用為著力點,以發展高端裝備搶占制高點,以國際合作引領原創點,重點發展以激光器為主的元器件,以激光切割機、焊接機為代表的激光設備,光通訊,激光醫療,光機電軟一體化,以熔覆、毛化為主的激光加工應用等6大產業板塊。到2020年,激光園將建設成為產業規模超千億、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特色產業基地,從而使鞍山高新區成為創新之城、宜居之城。
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興東北老工業區,遼寧省做出了舉全省之力發展激光光電產業的重大戰略決策。發展以激光技術、光電子信息為引領的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該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沈北新區的沈陽光電信息產業園成立于2007年,是沈陽市委、市政府打造高科技產業全新制高點、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園區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研發孵化區、教育培訓區、科技產業區和生活配套區等四個功能區,重點發展以通訊電子為主導的信息光電子產業、以太陽能產品為主導的能源光電子產業、以軟件外包為主導的信息服務產業、以激光加工制造為主導的先進制造產業。通過5-10年建設,引進研發、生產、配套企業1000家,實現產值1000億元,著力打造國家級通訊產業基地,成為北方規模最大、環境最優的光電信息產業園。
六、西北
隨著近年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不斷整合、集聚,西安高新區已經成為新興產業集聚的高科技園區,西安成為全國矚目的新興產業城市。
西安高新區成立于1991年,是經國務院首批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新區,規劃面積307平方公里,現擁有各類企業18000多家,是陜西省最大的經濟增長極,被國家確定為要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六個高新區之一。 目前,西安以高新區做依托,集中財力發展半導體激光器件及應用,正在成為新興產業集聚區。
七、華北
內蒙古包頭裝備制造產業園區是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發展內蒙古六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包頭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六大產業基地的戰略部署定位建設的新型特色產業園區,擁有內蒙一機集團、北方重工集團等國家大型裝備制造業企業,具有強大的裝備制造加工能力,已經形成非公路礦用車、重型汽車、專用汽車、鐵路車輛、煤采機械、工程機械、冶金成套設備和履帶、輪式系列軍品等大型設備的制造網絡。擁有裝備制造業產業大軍5萬余人,電力和原材料資源十分豐富,已經初步形成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2012年青山區的裝備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850乙元。 近日,由北大工學院包頭研究院成功轉化、產品附加值高的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再制造等項目開工,對包頭市產業結構調整、建設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有著重要的意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