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召開學習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動員大會,啟動97項先行先試舉措,今年率先實施42項。
據悉,這份先行先試的清單涉及12類改革,將圍繞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行政體制創新、科技體制創新、金融制度創新、服務業擴大開放和完善稅收政策等七大任務展開,力度空前。
2009年,東湖高新區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相關人士認為,瞄準自貿區建設,將成為光谷創新之路的又一關鍵拐點。過去近30年,光谷從“地圖上被遺忘的兩厘米”,到躋身國家高新區綜合實力前三甲,靠的就是先行先試,大膽試錯和體制機制創新。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胡立山說,先行先試的核心是制度創新。行政管理、科技創新、金融創新等體制改革的先行先試,將在光谷518平方公里(含東湖綜合保稅區)范圍內開展,貿易便利化和相關行業準入的改革和先行先試,在東湖綜保區具體實施。
數據顯示,近4年,光谷企業總收入持續以年均30%的速度強勁增長,武漢市六大千億產業中,3個在光谷集結。去年,光谷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中關村。42所高校、100萬大學生和近3萬家企業,將成為光谷實施先行先試的強大后盾。
突破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瓶頸
光谷籌建國家中部技術轉移中心
光谷素以“批發教授”著稱,最不缺的就是成果??梢坏廊蚬餐y題也擺在光谷面前——成果雖多,卻大多在紙上,未成市場。昨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宣布籌建國家中部技術轉移中心,破解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瓶頸。
作為申建自貿區、開展先行先試的重要組成部分,該中心將肩負三大使命。首當其沖的是開展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試點,激活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此同時,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推動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走向國際市場,加快形成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國際網絡快速響應機制。最后,打造一個集技術交易、技術經紀、創新創業、科技金融服務等于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專業平臺,促進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務集成化和科技成果交易市場化。
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駱清銘表示,科技成果應由市場決定價值,生不出錢,再好的專利都是廢紙。
據了解,湖北是我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科技產出源頭,去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400億元,居中部第一。
法無禁止即可為
光谷10月底前試點“負面清單”
施行“非禁即入”、“法無禁止即可為”的“負面清單”管理,是上海自貿區最大特色之一。這一試點,也將在光谷展開。
據介紹,我省“負面清單”將于10月底前亮相,首批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襄陽高新區、宜昌高新區等3處試點;隨后在神農架林區、洪湖市兩個產業特色鮮明的地區施行。
相關負責人稱,凡是“負面清單”上沒有的事項,試點區域均可進行大膽嘗試,這將極大釋放該地投資潛力。
擴大開放助推貿易全球化
東湖綜保區有望成家門口國際超市
6月底,武漢優傳進口酒交易中心在東湖綜合保稅區成立,拉開東湖綜保區進口消費品大幕,除來自全球十幾個國家的上千款葡萄酒外,未來,這里還能買到進口水果、肉類、糧食等商品。
據了解,作為我省首個綜合保稅區,東湖綜保區自去年6月底封關運行一年來,核心業務多來自富士康、聯想這些工業制造進出口大戶。隨著大批進口消費品的到來,這里無疑將成為“家門口的國際超市”。
該進口酒交易中心內,上千款葡萄酒按不同的國家和產區分類,不僅有拉菲、拉圖、瑪歌等身價逾萬元的名酒,也有幾十元一瓶的進口葡萄酒,滿足不同消費需求。優傳酒業負責人孟俊平介紹,該公司已在全國40多個保稅區設立了連鎖機構,相比市面上的零售葡萄酒,在保稅區買酒不僅價格更低,還有海關、國檢等重重把關,消費者不怕買到假酒。
東湖綜保區負責人透露,武漢正在申報成為進口肉類、水果、糧食和種苗的指定口岸。一旦獲批,相關商品的價格在本地或大幅降低。美國車厘子這些洋水果,通常先運抵廣東等港口,再經內陸貨運到武漢,不止運費高,整個流通環節還要經手兩三道批發商,層層加價。一旦武漢成為水果指定口岸,車厘子可從美國港口直接海運抵達陽邏港,到綜保區卸貨,價格至少便宜三分之一。
據悉,東湖綜保區今年招商引資交易額預計達100億元,實現出口額2億美元、進口額4億美元,并引進不低于10家企業。為簡化流程,提高效率,綜保區將對進出應檢貨物及運輸工具實行“三個一”,即一次性檢驗檢疫、一次性衛生處理、一次性通關放行。在符合政策法規前提下,部分貨物可免于檢驗或降低檢驗頻次。
信用管理如同“緊箍咒”
企業一處失信將處處受限
政府簡政放權,企業“非禁即入”,創業者自由貿易……高度自由、開放的環境內,其實也將有很多“新規矩”、“軟政策”來約束著各方行為,信用平臺即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今年年底前,我省有望編制出臺《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搭建全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此前分散在工商、公檢法、銀行、交通等部門的相關信息,屆時將匯總到該平臺。
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以往想了解一個企業在各個領域的市場信譽情況很難。今后,該平臺將綜合70多個單位的信息,企業信譽如何一查便知。失信的企業、經營個體,一處失信或將處處受限。
據悉,光谷現有企業近3萬家,平均每個工作日誕生15家新公司。今后對新登記注冊的企業,雖可免去大量前置審批,但工商部門會“寬進嚴管”,強化信用管理,對未按規定公示相關信息,或公示內容隱瞞、弄虛作假的企業,將其載入經營異常名錄,提醒其履行公示義務;載入異常名錄超過3年仍未履行公示義務的企業,將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并通過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被列入嚴重違法名單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3年內不得擔任其他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將受到信用約束機制的相關限制。
先照后證不再讓企業跑斷腿
大半審批項可開業后再辦
注冊一家公司、投資一個項目,往往要跑10多個部門,蓋數十枚公章,才能獲得開業資格和項目開工許可。跑單位、蓋公章,一向屢遭創業者、企業詬病。#p#分頁標題#e#
在先行先試的“先照后證”改革中,此前158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中的91項,有望從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從“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這意味著有一大半的生意和項目,今后拿到營業執照就可以做生意,暫時不用辦理各項許可證件。
在注冊登記手續上,我省將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改革,可實現企業一次申報、工商一窗受理、一網同步辦理、三證一次發放,大大縮短企業辦理時間。
7月底,省工商局開通全省網上登記系統,且已在襄陽、宜昌兩市開展電子營業執照試點,實行登記注冊電子化。明年,將初步建成全省企業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系統。屆時,企業人員坐在家中就可以辦理登記注冊。
四大板塊托舉光谷先行先試路線圖
據了解,東湖高新區先行先試清單,涉及行政審批與服務、科技創新、科技金融、擴大開放等4大板塊、12類改革、97項舉措。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打造體制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創業區;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打造產業區;深化對外開放,打造改革開放先行區。計劃通過1-2年的改革試驗,為湖北武漢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為成功申報中國內陸(湖北武漢)自貿區奠定基礎性條件。
行政審批與服務
【做什么】
為促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光谷將制定高新區項目投資負面清單,明確不能投資的領域和產業。除金融、保險等特殊監管領域外,工商登記一律實行“先照后證”,簡化手續。通過創新投資管理制度、深化行政管理與服務改革、建立事中事后監管模式等,促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國際同行規則的行政管理審批服務體系。
【怎么做】
工商登記施行“先照后證”;
探索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的審批登記管理模式;
將多個部門、多頭受理改為一個部門、一個窗口集中受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聯辦;
制定行政權力和服務、園區服務企業、街道服務百姓三大事項清單;
建立高新區信息共享平臺,政府部門之間、企業和政府之間信息共享;
采取信用監管,設立抽查和責任追溯制度,缺乏經營誠信的企業將公示上黑名單。
科技創新
【做什么】
以“科技十條”、“漢十條”和新“黃金十條”為支持,實施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試點,下放處置權、擴大收益權、探索所有權,并啟動建設國家中部技術轉移中心。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創新要素聚集、建立創新創業平臺體系,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怎么做】
出臺《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保護改革者,激勵創新者,擴大對外開放,建立與國際科技創新、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體系,并提供法制保障;
實施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試點,在全國率先開展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處置、收益權改革,下放處置權,擴大收益權,探索所有權;
實施“海外公民證”、“海外華裔證”和外籍高層次人才“綠卡”制度;
啟動建設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
推進產業(工業)技術研究院企業化、市場化、專業化運營;
探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行業協會運作新機制,推動聯盟確定法人地位。
科技金融
【做什么】
光谷將降低門檻,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起設立風險自擔的金融類機構,以激發民間資本活力,服務科技金融。通過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實現金融有序開放,激活民間資本活力,聚集金融要素資源、完善金融服務,打造國家級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怎么做】
鼓勵銀行機構設立科技貸款專營機構,試點設立可貸款、可投資的科技小額貸款公司;
成立光谷科技金融服務公司,設立武漢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開展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
開展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結匯管理方式改革試點;
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起設立風險自擔的民營銀行,吸引民間資本設立科技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
出臺促進民間資本金融業專項政策,加大對民間金融業務補貼和風險分擔。
擴大開放
【做什么】
東湖綜合保稅區將啟動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支持國內外快遞企業辦理國際快件屬地報關業務,逐步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專業服務和經營性教育培訓機構。通過拓展貿易服務功能、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等工作,改善和優化開放環境,實現開放驅動發展。
【怎么做】
啟動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爭取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獲批;
建設特色保稅展示交易平臺,將進口保稅商品的批發、展示、零售集中,打造可拓展的綜合性指定口岸;
建設大宗商品貿易平臺,開展化工品、有色金屬等貿易業務;
推行關檢合作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啟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
在全省范圍內率先試點“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監管模式;
逐步開展國內外快遞企業辦理國際快件屬地報關業務;
逐步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專業服務機構、經營性教育培訓機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