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再制造令廢舊油管重生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石油石化雜志2014-08-21 我要評論(0 )   

    徐濱士簡介 維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專家。1954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現任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全軍裝備維修表面...

      維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專家。1954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現任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全軍裝備維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長期從事維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研究,是我國表面工程學科和再制造工程學科的倡導者和開拓者之一。多次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出版專著20余部,制定國家標準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千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60余項。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經過再制造,廢舊油管可延長五年壽命,耐磨損等指標也有較大提升

      近幾年,因輸油管道泄漏而不斷發生的事故一再出現在公眾視野。油管不僅對社會民生具有重大影響,而且是石油石化行業能夠正常生產運行輸送的“血管”。

      但事實是,因常年受腐蝕和偏磨,輸油管道內壁和接頭螺紋很容易報廢,造成油井不出油、水井注不進等問題。除油管本身損失外,對油田產量造成較大影響,高額的修井作業費用也成為企業一大成本支出。

      如何在定期維護的基礎上,降低更換油管成本成為一大難題。“中國再制造之父”-8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徐濱士提出的再制造廢舊油管理念可延長石油管道使用壽命,令廢舊油管具有“自我修復”能力成為可能。

      為此,記者對徐濱士進行了專訪,進一步了解了再制造如何令中國的油管重獲新生,并在此基礎上為企業節約生產運行成本。

      中國石油石化:徐院士您好!您是否能先介紹一下再制造的概念?

      徐濱士:再制造是一種對廢舊產品實施高技術修復和改造的產業。它針對的是損壞或將報廢的產品及零部件,采用一系列相關的先進制造技術,使再制造產品質量達到或超過新品的質量和性能。我國再制造技術始于坦克配件的修復,并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國再制造新品標準不低于舊品的再制造理念。

      我國整個再制造體系可以用“兩型社會,五、六、七、八”來總結,“兩型社會”是指對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探索,“五、六、七、八”也就是再制造的成本只是新品的50%、同時節能60%、節材70%、對環境不良影響降低80%。再制造是一種既循環又經濟的戰略型新型產業。

      中國石油石化:據您了解,目前中國廢舊油管的情況是怎樣的?

      徐濱士:油管是石油行業的消耗品,每口油氣水井都需要消耗幾千米的油管,每年石油行業都要采購大量的新油管,報廢大量的舊油管。廢舊油管在油田堆積如山。中石油在國內的主要15個油田有井下油管近4.4億米,約合400多萬噸;中石化國內12個主要油田有井下油管逾2.2億米,約合200多萬噸。

      油管使用壽命最長可達20年,最短幾個月就會報廢,按照平均壽命10年計算,每年僅國內油田的廢舊油管數量就達到70多萬噸。同時,這些廢舊油管目前并沒有科學的處理方法,大部分廢舊油管都堆放在料場,造成極大的浪費。雖然有很小一部分廢舊油管回流市場但是價值已大大降低。

      中國石油石化:目前,我國對廢舊石油管道的再制造主要采取什么方法?

      徐濱士:經過我們研究發現,油管的磨損大多發生在油管表面,因此如何修復油管表面磨損是延長油管使用壽命、修復油管磨損通過再制造運用的主要方面。

      在表面工程理論和再制造理論的支持下,利用自蔓延高溫合成原理對廢舊油管進行再制造。在經過預處理的廢舊油管內部復合一層鋼玉陶瓷層,反應過程中生成的液態金屬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填充在廢舊油管腐蝕或磨損的缺陷處,恢復油管的幾何尺寸,經過標準的API生產線將其再制造為金屬陶瓷復合油管。這與傳統的舊油管修復技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自蔓延過程是將氧化鐵粉與鋁粉按比例混合,通過高速旋轉、點燃,生成物分層凝固,相當于一個保護層包裹在管壁內側,加強了管道抗腐蝕的能力,形成再制造金屬陶瓷內襯符合油管。

      目前,這項技術成果已經在今年5月通過了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的鑒定,在863高技術項目研究的基礎上,突破了長度和直線度這兩個制約陶瓷內襯復合鋼管發展和適用的世界性難題,成功將該技術應用到油管的修復上。#p#分頁標題#e#

      中國石油石化:這種自蔓延技術較傳統的廢舊油管修復技術有什么優勢?再制造后的廢舊油管性能怎么樣?

      徐濱士:傳統的油管修復工藝一般包括:分選-清洗-校直-探傷-車螺紋-換接箍-試壓-通徑。從工藝路線圖上看,傳統油管修復過程僅僅就是單純的舊油管分選過程,油管腐蝕、磨損造成的幾何缺陷根本沒有得到修復。在初選、探傷、試壓、通徑環節中都面臨著產品報廢,有可能導致前面所有工序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根據我國倡導的再制造標準不低于新品的理念,經過再制造的油管,在耐磨損、防蠟、防垢的性能上均有較大提升。

      再制造為油田造福利

      中國石油石化:再制造概念在國內已發展了十余年。您認為,再制造技術會為廢舊油管帶來什么?

      徐濱士:廢舊油管再制造可以解決前面提到的廢舊油管處置問題,從循環經濟角度而言,還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管道腐蝕泄漏造成的污染事故,并通過節能減排降低環境污染風險。同時,再制造技術也為企業帶來低成本運營。再制造1噸廢舊油管,可令生產企業盈利1000元;對油田企業來說則盤活了報廢資產,再制造油管的壽命是普通新油管5倍以上,1噸廢舊油管可間接節省油管費用53000元,意味著少煉5噸鋼,節約標準煤4.3噸,節水27.5噸,減排二氧化碳10噸。

      中國石油石化:目前這個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情況如何?

      徐濱士:2007年,該項技術已經廣泛參與到吉林油田、長慶油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延長油田的廢舊油管再制造項目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以吉林油田為例,將9505噸廢舊油管再制造成7967噸金屬陶瓷復合油管,在7個采油廠300多口油水井中應用3年多未發現腐蝕、磨損、結垢,使用壽命是新油管的5倍以上。按N80油管0.76萬元/噸計算,7967噸再制造油管長期使用可為油田節省投資24220萬元。

      中國石油石化:在石油石化行業中,還有哪些環節可以開發使用再制造技術?

      徐濱士:廢舊采油設備中含有大量寶貴資源和有害物質,“用之為寶、棄之為害”。目前,該類產品的回收利用率低、拆解分類技術含量低、再制造技術使用率低。國內缺乏相關的再制造企業,從而導致材料、資源的大量浪費和環境的嚴重污染。

      開展石油裝備再制造潛力巨大、勢在必行,以石油輸油管路、抽油管、柱塞、減速機為代表的機械裝備均可開展再制造。

      例如,采用納米電刷鍍技術對柱塞表面進行再制造修復,采用等離子熔覆技術對減速機箱體進行再制造修復,利用激光熔覆技術對減速機齒輪箱進行再制造修復,利用自蔓延技術對油管內壁進行再制造修復。

      徐濱士觀點

      我國再制造技術始于坦克配件的修復,并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國再制造新品標準不低于舊品的再制造理念。

      從循環經濟角度而言,再制造技術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管道腐蝕泄漏造成的污染事故,并通過節能減排降低環境污染風險。

      在表面工程理論和再制造理論的支持下,利用自蔓延高溫合成原理對廢舊油管進行再制造。

      再制造1噸廢舊油管,可令生產企業盈利1000元;對油田企業來說則盤活了報廢資產,再制造油管的壽命是普通新油管5倍以上,1噸廢舊油管可間接節省油管費用53000元。

      開展石油裝備再制造潛力巨大、勢在必行,以石油輸油管路、抽油管、柱塞、減速機為代表的機械裝備均可開展再制造。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