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彩電大趨勢:4K成標配 激光顯示登場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電子報2014-09-09 我要評論(0 )   

    近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發布了一份名為《中國彩電新型顯示技術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的報告。報告預測,未來三年4K超高清在新興實用技術的助力下將進一...

            近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發布了一份名為《中國彩電新型顯示技術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的報告。報告預測,未來三年4K超高清在新興實用技術的助力下將進一步成為中國彩電的主流甚至是標配;而一直被認為是“下世代顯示技術”的OLED因為受制于一些關鍵技術、成本及良品率偏低等因素,到2017年才有望“走出窘境”;與此同時,激光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將借機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挑戰LCD、OLED的一股強大力量。

     

      4K超高清將成電視標配

     

      《白皮書》預計,到2017年4K電視國內銷售量將達到3400萬臺,滲透率將達到70%。

     

      “在彩電市場逐漸回歸正軌,趨于平淡的大環境下,4K電視進入牛市行情,4K市場將成為2014年成長最快的單一市場。”《白皮書》顯示。

     

      該報告援引第三方機構預測,2014年4K電視銷售規模將達到805萬臺,滲透率將達到18%。預計到2017年,4K電視在國內的銷售量將達到3400萬臺,滲透率將達到70%。因此,《白皮書》大膽地指出:4K超高清將成為電視標配。

     

      《白皮書》也認為“UHD電視目前還面臨內容較少,技術標準不完善等問題”,但認為“隨著電影制片商、視頻內容制造商積極開發4K 視頻資源,網絡4K內容得到極大豐富,韓國日本試播4K信號的成功,都對UHD產業生態鏈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預計到2015年4K片源問題會有所改善”。加之上游面板出貨力度的加大,UHD電視價格的走低,UHD大規模普及勢不可擋。

     

      OLED要到2017年才有出頭日

     

      隨著產線的擴充、良率的提升,OLED曲高和寡的窘境有望在2017年被打破。

     

      OLED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代表已被業內廣泛公認,但受制于一些關鍵技術、成本及良品率偏低等因素,無法順利地推進,目前我國 OLED市場尚屬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白皮書》預測,因面板供應資源單一,2014年出貨至中國大陸的OLED面板為6萬片左右,2014年底將出現低價 OLED面板,終端價格也將有機會走低。但事實上,《白皮書》的另一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6月,國內OLED電視累計銷售量僅為559臺。

     

      《白皮書》預測,未來2~3年將呈現OLED技術與當前主流TFT-LCD技術并行的狀態,預計2015年國內市場OLED電視將會達到20萬臺,2016年可望達到50萬臺。“隨著產線的擴充,良率的提升,以及市場推廣力度的增大,OLED曲高和寡的窘境有望在2017年被打破。”

     

      ULED狙擊OLED效果顯著

     

      截至6月,今年4月份才投入市場的ULED電視已經創下12525臺的銷售量。

     

      造成近期OLED電視在中國看衰的最主要原因是良品率低導致售價居高不下,而這給聰明的中國企業以機會。《白皮書》以“OLED破冰未果,ULED市場已引爆”來說明這一現象。

     

      ULED是海信對現行TFT-LCD液晶顯示技術與OLED顯示技術發展現狀評估后,在成熟的LCD技術基礎上對背光設計、高色域顯示、液晶驅動、核心畫質處理等技術進行再次創新后推出的一種產品。《白皮書》顯示,截至6月,今年4月份才投入市場的ULED電視已經在中國彩電市場創下12525臺的銷售量。其結論是“優秀的顯示技術及親民的價格,是廣大消費者認可的主要原因”。據悉,55英寸ULED電視2014年6月份均價僅為9953元,而同尺寸OLED電視均價為 29739元。

     

      此外,《白皮書》表示,“ULED電視本身并不存在上游面板資源方面限制”,且技術所有方也“愿意開放背光源技術”,一旦有“更多品牌的參與,能在市場推廣上形成推廣合力”。

     

      事實上,也有中國彩電企業提出了GLED、QLED等概念,但《白皮書》只以ULED為例指出了一些彩電企業通過技術提升強化對LCD電視的銷售,從事實上阻擊了OLED的發展。

     

      明年將是激光電視元年

     

      明年或將成為激光電視元年,激光電視對于65英寸以上市場具有較強的沖擊力。

     

      當傳統彩電廠商和互聯網企業正在搶占各自的市場空間時,另一些企業則相繼推出激光電視,以大尺寸和高畫質搶灘客廳市場。

     

      2014年,海信和長虹均表示過將推出激光電視,而且海信激光電視終于將于9月10日發布。

     

      《中國彩電新型顯示技術發展白皮書》認為,激光顯示是繼黑白顯示、彩色顯示、數字顯示之后的第四代顯示技術,它采用純激光光源,明暗環境下均可正常觀看,具備高色域、高亮度、100英寸或者更大屏幕、4米觀看距離、節能護眼、臨場感強、影音效果震撼、高性價比等特點。

     

      《白皮書》預計:隨著產業化的進一步推進,技術和市場的不斷成熟,成本價格降低,尤其是激光器成本的降低,激光電視進入家庭的時間也會大為提前,預計明年或將成為激光電視元年。激光電視對于65英寸以上市場具有較強的沖擊力,預測2015年65英寸以上市場激光電視的占有率將達到 2%。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