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激光干涉儀引力波探測天文臺建設腳步應加快

    來源:科技日報2014-11-12 我要評論(0 )   

    科學界目前普遍認為,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4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后不到次方秒的時間里,宇宙以快到無法想象的速度急劇

     科學界目前普遍認為,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4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后不到次方秒的時間里,宇宙以快到無法想象的速度急劇膨脹,留下層層時空/“漣漪”—原初引力波。為了能直接觀測到引力波,發達國家紛紛建造引力波天文臺。10月13日舉行的第247期東方科技論壇,與會專家一致呼吁,中國應該盡快啟動自己的引力波觀測器計劃,將引力波天文臺建造納入國家級大科學工程的一部分。

      在20世紀20年代愛因斯坦曾發表了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廣義相對論,在該理論中愛因斯坦認為萬有引力是一種跟電磁波一樣的波動,稱為引力波。它是一種時空波動,通過觀測引力波可以以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宇宙。而對引力波的成功探測將論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存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提出使用激光干涉的方法來觀測來自宇宙中的引力波。作為引力波天文學研究的關鍵設備,激光干涉儀'>激光干涉儀引力波探測器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起來。自1992年以來,來自1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科學家開始建造激光干涉儀引力波探測天文臺,目前主要有美國ligo、意大利virgo、德國geo600和日本tama300。

      “我國很多科研機構很早就開始引力波研究,但更多停留在基礎研究領域,直接觀測還是空白。”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莊松林表示,受觀測技術和條件限制,我國引力波研究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目前,國內已有不少科學家參與過國外的引力波天文臺建設,如果能聯合起來自主創新,并將其列入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盡快啟動,未來10到20年,我國的引力波天文臺有望拔地而起。”

      目前,全球最新的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明年將在美國上線。這座最新建造的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耗資近3億美元,歷時十年建設。“中國要建造類似規模的引力波天文臺,需要克服眾多工程上的難題。整個制造過程需要真空工藝、光學制造、精密加工、控制設計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這將極大推動我國基礎工業的技術發展。”莊松林院士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