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20年代愛因斯坦曾發表了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廣義相對論,在該理論中愛因斯坦認為萬有引力是一種跟電磁波一樣的波動,稱為引力波。它是一種時空波動,通過觀測引力波可以以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宇宙。而對引力波的成功探測將論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存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提出使用激光干涉的方法來觀測來自宇宙中的引力波。作為引力波天文學研究的關鍵設備,激光干涉儀'>激光干涉儀引力波探測器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起來。自1992年以來,來自1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科學家開始建造激光干涉儀引力波探測天文臺,目前主要有美國ligo、意大利virgo、德國geo600和日本tama300。
“我國很多科研機構很早就開始引力波研究,但更多停留在基礎研究領域,直接觀測還是空白。”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莊松林表示,受觀測技術和條件限制,我國引力波研究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目前,國內已有不少科學家參與過國外的引力波天文臺建設,如果能聯合起來自主創新,并將其列入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盡快啟動,未來10到20年,我國的引力波天文臺有望拔地而起。”
目前,全球最新的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明年將在美國上線。這座最新建造的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耗資近3億美元,歷時十年建設。“中國要建造類似規模的引力波天文臺,需要克服眾多工程上的難題。整個制造過程需要真空工藝、光學制造、精密加工、控制設計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這將極大推動我國基礎工業的技術發展。”莊松林院士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