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風水力發電
石定寰:風電已超過核電成中國第三大電源
來源:新浪財經2014-11-19
我要評論(0 )
由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與國際能源署共同主辦的2014第二屆中國未來能源論壇于11月14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能源產業的再升級。
由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與國際能源署共同主辦的“2014第二屆中國未來能源論壇”于11月14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能源產業的“再升級”。國務院參事、世界綠色設計論壇主席石定寰在發言時表示,除火電、水電以后,現在風電已經超過核電,是中國第三大電源,這里面大概有10%左右的棄風。
石定寰還指出,我覺得智能電網最終達到就是要把我們能源的供給端,來自不同的能源系統,但是消費端也是不穩定的,把這兩個不穩定的要通過智能電網,通過信息系統把它有效的連接起來,建立一個平衡,保證整個系統的有效平衡。
以下是文字實錄:
張超:
因為石老師一會兒要趕飛機,我先問石老師兩個問題。我是在2012年的時候,當時專訪過石老師,石老師是我國的可再生能源領域里的專家。當時石老師接受我們專訪有一個預見,是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達到50%,剛才李毅中部長也給了我們一個數字,去年大概只有9.2%,到2050年要占到50%,您現在還保留兩年前的預見嗎?2050年新增40%的目標,您覺得能夠實現嗎?如果能夠實現,您覺得我們需要做哪些事情?
石定寰:這個問題好,我個人仍然保留原來的預期。現在很多機構,包括韓所長正在帶領我們做一個到2050年中國再能源發展的路線圖,也是高比例的路線圖,高比例我們認為達到50不能,或者更高一點。對這一點我們有信心,盡管目前現在加起來接近10%,但是到2020年,完成我們的承諾,達到15%。按照前兩年剛剛公布的到2030年的數字要超過20%。按照這個發展速度,我們應該可以達到。
如果說在一二十年前,我們連現在這個比例都很難想到能達到。現在中國風電的發展,裝機容量,太陽能、光伏的裝機容量,再加上其他的再生能源,發展速度在全球是最快的,規模也是最大的。我們在過去十年是不可能想象中國再生能源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如果按照能源革命的要求推進,革命總是要革命出重大成果,如果沒有重大成果,沒有重大改變就不叫革命了。所以,中國能源革命必須把可再生能源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如果那個時候還仍然是現在煤炭占50%以上的格局,我認為我們的革命是沒有成功的,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必須要做到。
當然,做到這點是很艱巨的。到2050年幾十億噸的標準煤,有10多億噸,或者更高都來自于再生能源,任務還是很艱巨的。如果做到這點,第一個問題,我們從革命的思想上首先要轉變。就是要相信再生能源是我們這個世紀國際上世界能源革命的一個重要標志,而且在很多國家已經實現了。可以看看,很多國家目前已經在北歐、挪威,百分之百全靠水電,我們認為不可想象,怎么可能實現,但是它有辦法,很多國家已經在努力了。
所以,工業強國,工業大國德國,到2050年的目標是電力的80%要來自于可再生能源,60%的總體能源消耗要達到再生能源。現在它也是達到很高的比例了。這樣一個工業化的大國,它也向這個方向邁出了重要的步伐。我認為我們應該在觀念上樹立這樣一個信心,如果老用過去的傳統觀念束縛我們,我們永遠走不出這個困境。如果總是講,以煤為主,不可改變,永遠也改變不了,必須下決心,徹底改變現在以煤為主的信念,這是第一點。
第二、在整個國家,在這樣一個大的革命的思想推動下,國家的規劃,國家的政策法令,應該全面向這方面推進。德國的能源轉型實現以后,從政府的戰略,法律,政策,包括具體的各項措施,全面的綜合配套的去制定了,我想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我們的政策措施達不到綜合配套。
第三、科技創新是很重要的。從現在來看,我們再生能源剛剛發展,未來發展的潛力很大,創新剛剛開始。剛才國際能源署講我們現在要大幅度的提高對未來清潔能源的投入,這個投入首先是創新的投入,沒有創新就沒有革命的勝利,所以這個革命必須把科技創新放在重要的位置。另外,加大整個工作實際推進的力度,包括成果的轉化,產業化各項工作。我們認為抓住這個機遇,特別是結合新型城鎮化,新型農村的建設,這是很大的一個契機。我們現在是50%的城鎮化率,如果要提高到70%,還有20個百分點,如果按照常規的路子,每增加一個百分點要增加6000萬噸標準煤,如果20個百分點,增加10多億噸標準煤,如果標準煤全用煤炭,我們能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不可能。所以,必須走出新型城鎮化的路子。
剛才徐部長講,從交通上就要來做這個事情,電動化需要電力更好的解決,將來科技進步,智能化,今天討論的主題,智能電網應該是推進再生能源,能源革命重要的技術手段。沒有智能化,是很難實現的,在智能化上,將來可能是推進能源革命,把信息化和能源的清潔化、綠色化、低碳化緊密結合的重要手段,這也是符合我們國家“兩化融合”的重要要求,我覺得將來我們的信息業要大力的介入到能源革命當中。
張超:剛才畢亞雄先生致詞中說,比如現在可再生能源不到10%,但是比如水電已經有部分在棄水了,風電是10.7%,光伏是13.78%。但是這個數字通過不同的統計口徑還有別的說法,比如去年鼎盛的時候說風電1/3,甚至更多是在拋棄的。如果到2050年,真像您預期的那樣,50%都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會有多少的可再生能源是被棄掉的呢?
石定寰:按照現在的統計,這幾年由于電網也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所以,我們現在每年大概棄風不到10%。高的時候,曾經有過200億度,最近兩年已經在不斷下降,去年是100多億度,去年風電發電1400多億千瓦時,已經相當于我們國家的第三大電源了,除了火電、水電以后,現在風電已經超過核電,占了中國的第三大電源,這里面大概有10%左右的棄風。棄風隨著分布式的發展,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隨著政策的落實,我想棄風的落實我們希望逐步的降低。但是,如果一點不棄,可能一下做不到,但是大幅度的降低還是有可能的。
將來我們怎么來用呢?更多要靠分布式系統,因為再生能源,太陽能每個城市,每個農村都有太陽能,如果把周邊的自然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包括很多垃圾,城市產生的垃圾,這些垃圾實際上是城市資源。如果把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把分布式系統利用起來,建立起來,再把智能電網充分利用起來,我想是可以解決的。現在我們的再生能源,不光是建大型的電站,這個要很多電網的配合,分布式系統跟我們的建筑緊密結合。我們的建筑物本身就是個發電站,將來的發展不僅僅是節能,而且是要產生電力的。我們很多農業的設施大棚要結合,很多養魚、養殖要結合,甚至高速公路的路網建設,占了這么多地,還有基礎設施。所以,將來充分把這些設施結合起來,這個潛力還是很大的。
張超:您剛才無數提到,如果促進清潔能源的發展,包括將來減少棄風、棄水、棄光的現象,可能需要智能電網。您直接回到這個主題了。所以,請在座的諸位專家,諸位老師給我們在座的聽眾們普及一下
石定寰:我覺得智能電網最終達到就是要把我們發電端,能源的供給端,來自不同的能源系統,是不穩定的,風、太陽能都是不穩定的,但是用電端、消費端也是不穩定的,不可能一個人24小時到處用電,把這兩個不穩定的要通過智能電網,通過信息系統把它有效的連接起來,建立一個平衡,保證整個系統的有效平衡,這個我認為是智能電網最終達到的重要目標,最終達到穩定的、安全的、經濟的效果,方便的,讓老百姓更加能夠把電力充分的利用起來,我是這么理解。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