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San Jose舉行的美國先進科學協會一次會議上,內華達大學學臨床教授James Mah談到了他所領導的團隊正在進行的一個很有趣的研究項目,就是為每個美國士兵復制一個全數字化的虛擬身體,其數據將來自對于士兵整個身體的X光、核磁共振和超生波掃描。這具虛擬的身體可以作為士兵的數字化備份,當他在受傷或出現肢體損傷的情況下可以借助3D打印技術幫其打印出匹配的假肢。
其實這個專家團隊已經在使用一種虛擬手術臺,這是由一家名為Anatomage的公司開發的。在這個手術臺上的基本上都是虛擬的尸體,學生和醫務人員可以用它來練習人體解剖。這樣學生以及專業人員就不需要在一具真正的尸體上動手解剖。
“我們的想法是當一個人處于健康狀態時,我們對他進行醫療成像,這個數據可以在以后的某個時點用得上。”Mah解釋說:“當我們有士兵在戰場上受了傷,比如失去了四肢和或其他組織,如何在戰場上重建它們是一大挑戰。但是,如果我們有事先成像的數據,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將其發送過去,然后再用戰場上的3D打印機打印出骨骼。”
是的,您并沒有聽錯。Mah認為,士兵在正式服役之前可以通過各種成像技術進行3D掃描,然后將掃描后的數據存入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然后,當該士兵不幸受傷之后,它的身體數據可以很快地送到戰地醫生的面前,使其確切地看到這個受傷士兵原有的身體結構。
然后在此基礎上,這些精確的3D數據可以幫助醫生對受傷的士兵進行治療。它能夠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3D打印出受傷士兵某個器官或部位的精確模型,幫助醫生進行手術。二是甚至用鈦金屬等材料3D打印出實際的骨骼,為士兵安裝上去。這種技術實際上已經存在。
“戰場上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傷害,而不幸的是,醫治它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Mah說。“這種技術能夠使受傷的士兵能夠盡快地得到正確的治療。”
按照Mah的說法,最初這種技術很可能一開始只用于軍事。但預計不久之后,每個平民都能夠擁有自己的數字化備份,因為這項技術是如此容易實現。也許很快有一天,這一技術不僅將幫助我們3D打印供替換的骨頭,而且能夠幫助我們復制人體器官。
為自己創造一個數字化的備份,然后未來自己身上的某個“零件”壞掉之后再3D打印一個換上!這原本應該是出現在科幻小說里的場景已經離我們如此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