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軍工航天新聞
解放軍一精銳部隊番號公開 使用大規模激光系統
星之球科技 來源:鳳凰網2015-02-26
我要評論(0 )
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2月20日發表題為《朱日和之狼中國藍軍已成氣候》的文章。作者加里李在文章中說,2014年5月31日至7月28日間
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2月20日發表題為《朱日和之狼——中國“藍軍”已成氣候》的文章。
作者加里·李在文章中說,2014年5月31日至7月28日間,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大規模軍事演習“跨越-2014·朱日和”。“跨越”軍事演習是一種常規演習,重點是在不熟悉的地區快速部署大批部隊,進行對抗性操練。然而2014年的演習在規模、參演部隊組成、訓練強度和對手本質等方面與以往有所差異。
文章說,來自七大軍區的七支勁旅開赴北京軍區的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參演。在六次演練中,“紅軍”以慘重代價僅取得一場勝利。“紅軍”的慘敗實際上反映了解放軍訓練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一個與中國首支專業化模擬“藍軍”部隊密切相關的新時期。
參演的“紅軍”自抵達后便受到模擬攻擊,在整個演習過程中遭受核襲擊、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的襲擊以及空中襲擊。“藍軍”在空中和炮火方面占有絕對優勢,并具有“紅軍”不具備的先進偵察能力。大多數參演“紅軍”部隊在與“藍軍”交鋒前已經折損了30%到50%的兵力,部分“紅軍”在演習結束后甚至減員70%。解放軍從未面對過這樣的對手、經受過類似的考驗,“跨越-2014·朱日和”演習震動了解放軍各級軍官。
“藍軍”全新轉型
位于內蒙古荒漠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自1957年起便是中國裝甲部隊的重要訓練基地。然而,該部隊直到2007年才從單一的靶場發展為綜合訓練中心。此前的“藍軍”部隊多是短期輪換,模仿蘇聯部隊,即冷戰時期中國的主要地面部隊對手。盡管蘇聯于1991年解體,但這一情況直到21世紀初仍然沒有變化。2012年后,中國領導人決定在軍內進行改革,建設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軍隊,解放軍的轉型自此有了更強的動力。
這支神秘的假想敵“藍軍”實際上是第13集團軍的機步195旅。該部似乎在2013年重新集訓過,并在2014年1月啟動。
雖然這支部隊配備的是59式主戰坦克和63式裝甲運兵車等過時武器,但它的優勢在于多兵種協同應戰能力。此外它還擁有與美國軍隊使用的多用途綜合激光交戰訓練系統類似的大規模激光系統,可模擬M1坦克和“布拉德利”步兵戰車等設備。雖然官方媒體從未承認,但公開證據似乎表明這一部隊有時用到與美國旅級戰斗隊相似的理念,這意味著195旅是一支公認的致命對手。
未來有待探索
“跨越-2014·朱日和”軍事演習的目的非同凡響。從戰略上來說,這一演習旨在撼動解放軍在和平時期的自滿情緒,直面應戰、取勝的首要任務。從實戰角度而言,這場演習掀掉了在熟悉地區作戰的保護毯,迫使軍隊在非自己選擇的地點應戰戰術迥異的敵軍。從戰術上說,各部隊發現了在遭受持續攻擊和電子干擾下操作己方武器設備的困難,令各級官兵不得不隨機應變進行攻擊。從政治上說——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目標——便是去除了軍演中規避風險的因素。不允許歧視假想敵“藍軍”,并鼓勵報道失利結果。
2014年應戰195旅的不僅是常規部隊。朱日和2014年全年舉行了20余場軍演,包括8月的上海合作組織“和平使命-2014”演習和來自海軍陸戰隊的演習訓練。解放軍顯然熱切希望在舒適區之外檢驗所有戰隊的實戰能力。據稱今年將有來自7大軍區的11個旅赴朱日和參加“跨越-2015”軍事演習。與去年不同,演習“一戰定勝負”模式改為三個回合連續實施,也許是為了給“紅軍”更多時間考察敵方不足、克敵制勝。
然而,這種重在實戰的新型訓練方法是否能夠全面反映解放軍未來可能遇到的種種威脅仍然存有疑問。例如,人們尚不確定是否未來所有的交戰都會涉及核、化學、生物襲擊;演習中缺少反叛亂訓練也是顯而易見的。朱日和的“藍軍”表明,大規模機械化戰爭也許已經走到了盡頭,但解放軍的規劃者還未回答大規模機械化戰爭將被什么形式所取代的問題。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