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械制造

    馮飛:“中國制造2025”解決五大問題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先進制造2015-03-09 我要評論(0 )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馮飛9日表示,中國制造2025跟世界工業4.0比有異曲同工之處。創新驅動、質量優先、綠色發展、結構優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馮飛9日表示,“中國制造2025”跟世界工業4.0比有異曲同工之處。創新驅動、質量優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以人為本構成了我們中國制造2025的一個全景,主線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馮飛表示,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來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跟德國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德國的工業4.0也是關注裝備,我們也是關注裝備,而且是高端的裝備。德國工業4.0關注的是互聯網應用,我們也在互聯網應用方面走出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來,所以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也體現我們的特點,階段性的一些條件,同時還體現我們的優勢。
    360截圖20150309192229031
      馮飛還表示,制定和實施中國制造2025,對于中國制造業乃至中國經濟的發展都是一件大事。在2025當中主要還是集中在近期十年要做什么,就是要躋身到制造業強國的行列當中。主要是解決五個方面問題。
      一是創新驅動,就是要解決中國制造這樣一種發展方式,要轉到創新驅動發展軌道上,解決一些重大的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
      第二個是要質量為先,也就是說兩方面含義,一方面含義是提高制造業的發展質量,二是發展質量和品牌。
      第三是要解決綠色發展問題,中國制造業在全社會能源消耗當中占到70%,制造業的綠色發展、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影響到全局,同時也是通過制造業的節能減排來促進制造業的創新發展。
      第四是結構優化。所謂結構優化有兩個方面,一是從一般的制造業來看,現在確實存在產能過剩,但是我們的高端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產業鏈要提升,我們在全球產業分工當中一直處在低端的位置上,能源消耗、單位增加值所產生這些消耗源于我們價值鏈比較低端。
      第五是人才為本,就是說要培育與制造強國發展目標相適應的人才,包括高端人才,也包括大量具有高技能能力的技術工人。這些方面構成了我們中國制造2025的一個全景,主線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