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淺析:中國激光產業發展態勢

    星之球科技 來源:大漢激光2015-03-23 我要評論(0 )   

    激光這個令國人喜憂參半的高科技領域,研發水平幾乎與世界同步,但產業化水平卻相距甚遠。眾多專家學者疾呼:進入新世紀,中國激

         激光這個令國人喜憂參半的高科技領域,研發水平幾乎與世界同步,但產業化水平卻相距甚遠。眾多專家學者疾呼:進入新世紀,中國激光產業正處于逆水行舟的關鍵時刻,只有積極推進產業化,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才能快速發展,稍有遲緩即會重蹈電子產業受制于人的覆轍。
     
        40多年來,我國激光技術的基礎研究始終緊跟國際頂尖水平。1960年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誕生于美國貝爾實驗室。僅一年,我國第一臺激光器在長春光機所問世。美國出版的權威學術刊物《國際光學工程學會匯報》上,幾乎每期都有1/4的論文是中國人發表的,然而產業化卻沒有那么風光了。截至2000年底,過我激光加工總產值2億余元,僅占全球銷售總額的1%左右;了國內的高檔激光器,激光成套設備市場長期被國外產品占領。以激光Nd:YAG用于激光打標就極為紅火。世界知名激光制造廠家如:Trumpf、Rorin-sinar、Coherent等在臺灣均設置了代理機構,或設置分理處,與當地組裝廠共同保證IC業件增長的激光需求。
     
         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好、能量高和單色性好等一系列優點,自問世以來就受到科研領域的高度重視。幾個技術推動了諸多領域的迅猛發展,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目前已走進千家萬戶,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如激光打印、掃描、CD、VCD、DVD光盤、光纖通信等。 其工業應用可分為:切割約占32%;雕刻占30%;焊接占13%;微加工占13%;打孔占4%;其它占8%。用于激光加工的激光器主要有三類:CO2、YAG、光纖。但隨著半導體激光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二極管激光器、二極管泵浦全固體化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和超短脈沖激光器必然進入材料加工業,特別在微細加工中的應用增長更快。激光工業應用的行業包括機械制造、紡織、醫療器械、汽車、航空航天、電子電器、治金、包裝、工藝裝飾燈;在發達國家的加工業中,已經逐步進入“光加工”時代。一些國際性大公司積極采用激光加工技術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如西門子公司在它的一條流水線上就采用了400多臺激光器。我國激光加工市場前景廣闊,平均以每年20%-30%速度遞增。但在激光加工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整體化、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與國外差距較大,這是制約我國激光加工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所在,國家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加速我國激光加工產業化的進程和發展。
     
         國家科技部提出的“十五”激光項目設想是抓住激光技術發展中的新機遇,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和科研體制改革帶來的有利條件,以激光加工技術為重點,在“攻關鍵技術、抓示范應用、建推廣體系”這三個有機結合的層次上,重點解決激光長夜花的關鍵技術、制造業中急需的激光加工集成裝備以及幾個技術推廣應用的服務體系等,使我國激光加工朝高穩定、整體化、智能化、柔性化方向發展,進而促進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和激光產業的發展。
     
        激光加工時21世紀最具有競爭力的先進加工技術,它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我國激光長夜的發展前景將會更加璀璨輝煌!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