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工業制造

    中國制造業發展現狀分析:轉型升級非常關鍵

    Julie 來源:中國報告大廳2015-04-13 我要評論(0 )   

    隨著春節后企業開工增加,3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報50.1%,較今年2月回升0.2個百分點,重新回到榮枯線上方。中國制

         隨著春節后企業開工增加,3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報50.1%,較今年2月回升0.2個百分點,重新回到榮枯線上方。中國制造業發展現狀分析如下。
        “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成為今年兩會“熱詞”。代表委員在討論中認為,要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非常關鍵。

    低端化無法“超車”

    美國啟動“再工業化”,德國實施工業4.0,不同的戰略名稱傳遞出同樣的信息:制造業仍是各國競爭的焦點。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昔日的成本優勢不再,能否構筑新的比較優勢將深刻影響中國經濟的未來。在近日召開的2015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中國和工業4.0”成為企業家討論的熱點。
    “各國都在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進行戰略部署和技術攻關,力圖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毫無疑問,這些領域的競爭會日趨激烈。但是,我國要彎道超車,就要靠它。”賽迪智庫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程楠指出,我國對當前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低端化”現象應給予重視。

    她舉例說,國產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搬運、上下料、噴涂等對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環節,而焊接、裝配、潔凈等環節主要被外資企業生產的六軸及以上、多關節高端工業機器人所壟斷。就在這些國產機器人當中,大量的零部件還是從國外進口。“進口零部件再組裝,生產中低端機器人,發展新興產業走的還是傳統產業的老路。即便以后規模很大,我國機器人產業仍將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如果不能對此采取有效措施,我國將無法實現彎道超車。”

    從低成本轉向差別化競爭

    低成本優勢消失,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雙重壓力使我國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顯得更為急迫。中央黨校教授李繼文指出,我國必須調整傳統制造業的發展思路,必須從國際市場的低成本競爭轉向國際和國內市場的差別化競爭。他說:“未來的生產制造是要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發展,將使我國傳統制造業能夠根據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市場定位。差別化的市場將給我國傳統制造業創造更多的提升空間。”

    程楠認為,我國擁有龐大的傳統制造業基礎,并且已經形成了相應的產業生態體系。如果能夠充分挖潛開荒,傳統制造業同樣大有可為。“不能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傳統制造業的融合簡單等同于傳統制造業的自動化改造。單純的自動化改造,只是實現了大批量生產。”程楠告訴記者,關鍵在于我們能否通過智能轉型,實現產品設計、加工制造、運作管理、售后服務的全面升級,在傳統制造業中培育新的業態和模式。

          “世界經濟格局總是在變,企業總是要面臨各種壓力。做出最‘牛’的產品,這才是讓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天壕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作濤認為,在互聯網時代要做出最“牛”的產品,必須依托技術進步和互聯網平臺。只有在互聯網平臺上,企業才能把各細分環節最尖端的技術擰成一股繩,生產出價廉物美的產品,提供最優質的客戶體驗。
         
           “從工業化,到去工業化,再到再工業化,這是發達國家工業化由低到高的演進歷程。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在跨躍式發展進程中,民營經濟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有些民營企業缺少機器大工業階段的熏陶,其工業基礎并不很牢固。”李繼文指出,我國要跟上“再工業化”的步伐,必須多管齊下,不光要注重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還要加強對企業家和員工的培養。

    轉載請注明出處。

    智能轉型中國制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