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就在蒂姆·庫克剛剛接替喬布斯就任蘋果公司CEO一職時,蘋果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牽頭的五家環保組織,經過半年多時間調查,公布了一份蘋果在華供應鏈的污染地圖。數十家蘋果疑似供應商被點名通報,這個全球市值最大的電子帝國,終究龐大生產鏈上的污染問題,背上了電子垃圾制造者的鍋,也使其生產的靚麗產品蒙上一層灰色的面紗。
時隔數年,蘋果已經成長為世界上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突破7千億美元。曾經的惡名并沒有影響到蘋果的膨脹腳步,當其牽手中環股份首次進行海外新能源投資,進軍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的消息傳出時,蘋果更是改頭換面以環保先驅者的形象引爆光伏概念股。美國太陽能電力供應商 SunPower 4月16日對外宣布,他們將與蘋果合作在中國啟動一項新的大型太陽能工程,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樂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津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皆有參與。人的名樹的影,作為眾多參與者的一員,蘋果風頭一時改過了其他企業。這不禁讓筆者回憶起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為蘋果做出的硅谷“最有創新力和最激進”的環保公司評價。世事難料!蘋果真的改邪歸正了嗎?其在節能環保的決心有多大?我們不妨看一下近年來蘋果在太陽能應用的動作。
建“飛船”新總部:就近使用的太陽能電力
2012年3月,美國加州庫的比諾市在其官網上公示了蘋果總部的翻新計劃。蘋果的新總部計劃在2015年建成,蘋果新總部將保持神秘感,外部周圍用大量樹木包裹,其中大部分是杏樹,人們從外部很難看到整個建筑的全貌。興建中的新總部“Spaceship”(宇宙飛船),擴建的建筑主要由一個實地低碳能源中心供能,蘋果將會大量采用太陽能光伏設置進行發電,建筑頂層配備有光伏發電板,整棟建筑完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城市的供電網將會作為后備電力資源。落成后的總部屋頂將會是全美國最大的太陽能板裝置。
這是斯蒂夫喬布斯生前公開亮相中所發布的最后一個作品。蘋果CEO庫克曾表示,蘋果全新“飛船”總部是全球“最環保的建筑”。盡管外墻高筑、進度高度保密,這些傳統戰術顯然擋不住人們對蘋果(Apple)公司 “飛碟”新總部爆棚的好奇心。一位YouTube用戶操縱無人駕駛飛機飛越了尚未竣工的蘋果新總部,并用Gopro相機拍下了震撼的場景:目前,整個建筑的地基已經完全打好,圓形外墻圍砌到第二層,周圍的配套建設也正逐漸完善。和地面上的工程車輛相比,該建筑宛如科幻電影中的太空船基地,宏偉而遼闊。
從蘋果提交的項目計劃書來看,他們將在大樓整體采用智能系統,合理控溫、采光和控制空氣濕度。主建筑采用太陽能板,蘋果希望能從太陽能和天然氣獲取70%的能源,可謂世界上同等規模的建筑中最環保的項目。除了節能,蘋果還計劃大面積綠化和種植果園花園,80%的面積都是綠化,融入大自然。
實際上,太陽能新總部只是蘋果直接使用太陽能電力的一部分案例。如蘋果(Apple)公司早前決定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新的廠房制作藍寶石玻璃組件,該工廠就是全面使用太陽能供電。蘋果在美國的254家零售店中,有接近一半使用可再生能源提供電力。2015年2月2日,蘋果宣布在未來十年中,將投資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一座全球數據中心,作為蘋果全球網絡的指揮中心。這是蘋果公司最大手筆的投資之一。蘋果方面稱,這個超級數據中心將與其他數據中心一樣,100%靠可再生能源運作,其中大部分能源來自附近的一個太陽能農場。
First Solar+SunPower:與光伏巨頭合作
實際上,蘋果與巨頭聯手直接投資興建大型地面電站要比4月16日的消息發出前還要早。2015年2月11日,蘋果宣布8.5億美元聯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共建美國最大的太陽能農場,規模達到了280MW,蘋果由此獲得130MW的電力,這筆交易將為加州的蘋果商店、辦公室、總部和數據中心提供足夠的電力。該項目將于2015年中旬開工建設,將于2016年底竣工。
這項交易被評為史上最大太陽能采購交易,被認為是蘋果最有遠見的一項投資。業內普遍認為這就是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此前宣稱的“最大、最大膽、最雄心勃勃的項目”。據了解,該電站選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總投資額8.5億美元,使用期限為25年,2015年中旬開工預計次年竣工,整體工程面積12平方公里,其年發電量130兆瓦,可供應加州60000戶居民日常用電使用。在庫克宣布8.5億美元投資計劃后,蘋果公司股價一路上漲創下122.02美元新高,以7110億美元的身價成功登頂“全球首家市值破7000億美元大關企業”寶座,就連合作方First Solar股價都被抬升,一路小跑上升4.77%達至每股48.54美元,最終盤后上漲3%。
對于美國光伏業另一個巨頭SunPower 4月16日對外宣布的電站建設計劃,則可視為蘋果公司開始進軍海外新能源產業的一個舉措。據蘋果公司環境事務副總裁、前美國環保署署長麗莎·杰克森透露,Apple Inc全資間接持有的子公司Apple Operations(蘋果運營公司)正與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四川晟天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阿壩州紅原環聚生態能源有限公司”和“阿壩州若爾蓋環聚生態能源有限公司”。兩個公司的項目分別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和若爾蓋縣,項目每年將產生高達8000萬千瓦時的清潔能源,大致相當于61000個中國家庭的供電量。
與光伏巨頭的聯手合作,不僅讓蘋果有更成熟的技術方案可供采用,同時也在光伏業界狠狠刷了一把聲望。
藍寶石+太陽能發電:概念產品環保噱頭
在這個謠言滿天飛的時代,有時候一個噱頭或者一個新概念就能創造神話,iPhone 6就是一個例子。2014年8月6日,國外科技媒體Re/code發布消息稱,蘋果將于9月9日舉行iPhone6相關產品發布會,一度被認為是跨時代的iPhone6承載了太多人的技術夢想與期待:太陽能充電、藍寶石屏幕、激光鍵盤……凡此總總。終究,iPhone6沒有成為真正影響整個世界的產品。
然而,在太陽能充電概念上,蘋果并非沒有踐行努力。據科技博客AppleInsider報道,2013年美國專利和商標局(USPTO)授予蘋果一項太陽能技術專利,這一專利有望幫助蘋果在短期內實現向iPhone、MacBook等設備進行太陽能供電。
據USPTO公布的專利文件顯示,該專利名稱為“電子設備接收適配器和太陽能電源管理系統”(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for accepting adapter and solar power in electronic devices)。蘋果此前申請了多項關于太陽能技術的專利,不過周四公布的這項專利可以在近期實現應用。蘋果在這項專利中所利用的技術大都早已存在,只不過更重要的是其利用了當前的組件來進行生產。雖然該技術最終沒有被整合到iPhone系列手機上,然而1月7日,薄膜組件開發商Ascent Solar卻宣布將攜手旗下EnerPlex 系列消費產品,正式對外推出適用于iPhone 6的Surfr太陽能充電外殼,可算是圓了果粉們的太陽能充電夢。
總結:蘋果及庫克在新能源領域投資的帶頭作用不應被否認,然而,其投資背后的最大驅動力也相當清楚:蘋果投資太陽能并非只是單純為了人類社會的未來,所有這一切都因為“這是一樁好買賣”,即俗稱的經濟利益是根本驅動力。“我們將在節省開支方面有大動作”,也許這句話才是庫克波瀾不驚的談話中最重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