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新能源環境

    光伏產業開啟 “互聯網+” 新時代

    星之球激光 來源:企業觀察報2015-04-21 我要評論(0 )   

    4月1日,國內最大的光伏逆變器制造商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電源)發布公告稱,與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

    41,國內最大的光伏逆變器制造商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電源”)發布公告稱,與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在智慧光伏電站、能源互聯網、互聯網金融、云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等領域廣泛開展合作,以共同推進相關領域云服務業務的發展。 

    這一消息震驚了業內外。陽光電源副總裁趙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逆變器是光伏電站各種運行數據的一個集散地,這是光伏電站向能源互聯網變身的一個很好入口。”

    當下,除了民營資本,越來越多的國有資本開始鐘情于光伏電站,并開始用互聯網思維謀劃新的發展路徑。

    1年多時間,航天機電已10次公告,宣布投資及增資光伏電站項目,涉及總金額超過20億元。而國電光伏已聯合招商新能源集團旗下聯合光伏和網信金融(眾籌網)等在深圳啟動了光伏互聯金融戰略合作。

    諸多跡象表明,我國光伏產業“互聯網+”新時代已開啟…… 

     大數據讓光伏電站收益最大化 

    目前,陽光電源聯合阿里云推出了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這是他們的第四代電站運維管理系統,也是集團級光伏電站運維平臺。

    趙為介紹說,該系統平臺可管理總計100GW的光伏電站,支持地面、屋頂以及戶用各種類型的應用,非常適合擁有多個光伏電站的集團客戶。而且,由于使用該系統后,設備故障可以得到及時處理,組建能得到及時清洗,流程是自動化處理,電站持續優化,所以智慧光伏云每年預計可提升光伏電站收益3%7% 

    電站的實時數據對光伏電站業主來說是關鍵的商業信息,那么在實際操作中是否存在光伏電站業主不愿通過智慧光伏云與陽光電源和阿里云分享呢?

    “這個問題不用擔心。”趙為表示,阿里云是通過公安部安全認證的云平臺,還獲得了英國標準協會全球首張云安全國際認證金牌,近150家金融機構使用了阿里云計算服務。鐵路售票網站12306、中央政府采購網、中國氣象局、中國藥品監管網等均采用了阿里云計算服務。“連政府、金融這樣的單位都將數據放到了阿里云,可見其安全性”

    不僅僅是陽光電源,國內還有不少企業正通過各種方式期望借助大數據讓光伏電站產生最高效益。

    作為能源互聯網技術服務提供商的遠景能源,在去年12月末推出了名為“阿波羅”的第三方光伏電站管理云平臺。該平臺借助大數據和高性能計算技術,以云服務的方式為行業提供免費平臺,助力投資商、開發商全面管控新能源投資風險。

    目前,多家企業已經與遠景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阿波羅光伏云平臺的首批使用者。一位簽約阿波羅平臺的光伏開發商說:“阿波羅光伏平臺會領導一場革命,成為讓行業理性繁榮發展的利器。” 

    遠景能源光伏業務總經理孫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通過‘阿波羅’云平臺,讓光伏和風電成為全球最主流的能源,沒有之一。”

       光伏企業智能化飛躍

    2013年年底,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首先在公開論壇上宣傳了互聯網能源概念,稱能源業面臨互聯網的顛覆,實現互聯網能源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 

    20152月,央企國家電網加入了能源互聯網的布道大軍。董事長劉振亞的新書——《全球能源互聯網》中,一組數字引起了業界不少人的注意。 

    該書提出,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目標。屆時,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0%左右,每年可替代相當于240億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減排二氧化碳670億噸、二氧化硫5.8億噸,全球能源碳排放115億噸,僅為2009年的50%左右,可以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value="2" unitname="℃">2以內的目標。同時,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投資將超過100萬億美元。 

    或許是看到了這樣的發展趨向,當前,我國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已經開始發力,不斷加大融資力度,并借助互聯網走智能化、信息化道路了。 

    去年5月份,協鑫集團先后宣布了其與“中民投”合作建立100億元基金,并將分拆光伏電站業務借殼上市的港股公司——森泰集團正式更名為協鑫新能源的消息。

    業界認為,這意味著協鑫集團初步為光伏下游應用業務(地面電站及分布式)搭建了銀行貸款、上市公司兩個融資平臺,并試圖通過一種新的模式促進分布式光伏應用的拓展。

    今年321日,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協鑫工業研究院“六位一體”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滿負荷調試成功,正式開始投入運行。 

    “六位一體”是協鑫集團率先提出的能源微網模式,是指利用太陽能、天然氣、風能、低位熱能、LED及節能技術、儲能技術構建微型能源網,打造能源服務升級版。該能源微網能為消費者提供多重能源保障,比傳統能源系統利用效率提升40%以上。     

    在無錫新區國家級分布式能源示范區,協鑫集團利用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多種清潔能源技術,將各種綠色能源有機結合,滿足了商場、住宅、醫院、學校、工廠等不同用戶的冷、熱、電需求。

    互聯網金融破解融資難題 

    “在中國,能源互聯網最先落實的應該是堅強智能電網和分布式光伏。”邁哲華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咨詢總監曹寅這樣認為。 

    但是,從目前國內的光伏電站規模來看,分布式電站所占比例卻很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融資渠道差并且融資成本頗高。

    和歐美等國家的項目相比,我國光伏項目的融資利率一般要高出24倍。

    主要原因是,對于分布式光伏這樣的新興項目,我國金融系統的認知和接納能力有限,標準體系不夠健全也使得金融機構的參與存在操作層面的障礙,加之之前一些光伏電站建設中出現的各種質量問題,令融資機構對光伏項目更加慎重。

    互聯網金融的介入或許會讓光伏融資難的問題得到更好解決。

    去年2月,招商新能源集團旗下聯合光伏攜手國電光伏和網信金融(眾籌網)等在深圳共同啟動光伏互聯金融戰略合作,希冀通過互聯網眾籌的新模式在深圳前海新區聯合開發全球第一個兆瓦級的分布式太陽能電站項目,這是國內光伏電力行業與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次牽手。 

    聯合光伏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原介紹,光伏互聯金融的新模式是新能源電力行業的一次創新,旨在推動光伏電站行業長期可持續的發展,通過創新的互聯網方式讓全民共同參與到低碳減排的行動中來。 

    此外,SPI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股份公司董事長彭曉峰調查了多個發達市場的案例之后發現,太陽能資產評級跟國家的國債是一個級別。所以希望把給中國能帶來穩定收入的電力資產回報給老百姓,于是回國籌備國內首款以光伏電站為投資標的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綠能寶。上線兩個月的融資額就達將近2億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產業互聯網+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