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幾年的高速增長,國內的智能機市場正成熟到趨向飽和的狀態,根據IDC對全球手機市場的追蹤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機市場出貨總量為9880萬部,同比下降4.3%,這也是一路高歌猛進的大陸手機市場六年來同比出貨量首次下滑。而品牌方面,蘋果以14.7%的份額在過去的第一季度國內市場當中占據第一位,小米、華為分別以13.7%和11.4%的份額分列二三位,而在去年占據靠前位置的三星和聯想份額有所下降。
近些年,隨著以小米、中興、華為、聯想、酷派...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強勢崛起,智能手機產業競爭日益激烈。除了硬件參數之外,新功能及新技術也成為智能手機差異化的利器,例如指紋識別技術的迅速普及。現如今,激光對焦技術也悄然成為智能手機廠商關注的焦點,各類機型先后也開始搭載激光對焦技術。

LG G3率先搭載激光對焦
其實LG從G2開始,便逐漸顯示出強大的整合軟硬件的實力。G2作為13年LG的旗艦機,受到了從行業到用戶的一致認可。而到了G3,LG更是將其優勢 繼續擴大。因此我們看到在G3上,LG G3采用了一塊相當優秀的超高清屏幕以及激光對焦這樣的殺手锏功能。并且G3還支持Qi無線充電、可拆卸電池、可擴展內存、以及紅外遠射遠程遙控電視功能。這樣實用的功能遠比那些噱頭要更有意義。

LG G3鏡頭部分
LG G3是全球首款采用激光自動對焦功能的手機。進入相機后,G3會從和攝像頭同側的一個窗口中發射出一道錐形激光光束,不斷的反復根據激光反射回來的時間長 短來判斷物體的距離,繼而完成對焦。這個系統的原理和蝙蝠的聲納系統類似,不過它采用的是紅外波長的激光,因此人的肉眼無法察覺。激光對焦會可以更快更準 確的對焦,并且在低光下可以拍出顏色更準確的照片。LG G3的對焦速度為276毫秒,甚至比人眨一下眼還要快。
LG G3采用激光對焦
而且G3采用混合對焦系統,在對焦時會對傳統對焦與激光對焦進行對比,混合對焦系統將優先考慮最有用的數據。激光更有助于在暗光條件下對附近物體進行對焦,而假如激光對焦失效,那么系統將切換到傳統的對焦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的高端旗艦機都在宣傳自己拍照的速度,但拍照是一個整個過程的體驗,而非僅僅是對焦按下快門的那么一瞬間。拍照的整體體驗是從點 擊拍照應用、進入取景界面、對焦成功、按下快門、處理照片這么一系列整個過程,只從對焦或者快門時間來宣揚拍照速度,難免有誤導用戶的嫌疑。
LG G4延續相機激光對焦
LG G4采用5.5英寸2K分辨率IPS Quantum顯示屏,屏占比為74.3%,關于這塊屏幕的顯示技術也是G4的亮點:分辨率2560×1440,像素密度538PPI,In-Cell Touch觸摸技術,號稱比普通IPS面板色彩還原度提升20%、亮度提升25%、對比度提升50%。
該機搭載高通驍龍808處理器,集成600MHz Adreno 418 GPU,輔以3GB RAM+32GB ROM。LG G4配備16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F1.8光圈)+8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雙色溫雙LED閃光燈,同時支持激光自動對焦。另外,該機內置3000mAh容量可拆卸電池,不支持快速充電。
新一加手機曝光:配激光對焦+指紋識別
Ubuntu團隊表示,新代一加手機最大改進之處,就是將裝備一顆激光對焦指紋識別Home鍵,至于外觀,該機正面設計類似于OPPO Find 7,這也就意味著手機的整體造型不會改變太多。
其他配置方面,搭載驍龍810處理器,3GB內存,預計將采用2K屏幕,并加入2.5D弧形玻璃,具體尺寸未定,但預計不會小于5.5寸。此外,攝像頭有望增加光學防抖,Hi-Fi音質也有望出現在這款新機上。至于定制化后蓋(比如竹子、磨砂巖、Babyskin),也將繼續提供。
OPPO R7 Plus曝光:搭八核芯/激光對焦
根據 GFXBench 的信息來看,R7 Plus將配備5.9英寸1080p顯示屏,搭載聯發科1.9GHz主頻的MT6795M八核處理器,擁有3GB RAM和32GB ROM,運行Android 5.0系統。
攝像頭方面,我們發現R7 Plus的前后攝像頭均為800萬像素,并且渲染圖中顯示,它的后置攝像頭有類似LG G3中的激光對焦系統和雙閃光燈,但究竟是什么還要等到發布會才能見分曉。
何為激光對焦?
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很高大上,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簡單的激光測距儀,也叫紅外測距儀(這里講的紅外是紅外波段激光,非紅外線)。具體原理很簡單,它利用紅外激光集中性強不易擴散的特性,通過記錄紅外從裝置發射出來,經過目標表面反射,最后再被測距儀接收到的時間差,來計算目標到測試儀器的距離。對相機而言,知道了目標的距離,對焦就可以很輕松的完成了。
激光測距并不是一個特別新的技術,早在1961年美國軍方就開始采用了。后來隨著技術普及和成本降低,逐漸在民用領域也廣泛都有使用,隨便在市場上都能買到。
小結:
據觀察,智能手機市場已經趨于飽和,而智能手機硬件產異化也越來越小,之后競爭的焦點將會轉向用戶體驗。激光對焦作為相機拍照輔助技術,在弱光下能夠帶來更好的拍照體驗和質量,有望在更多智能手機產品上普及。